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生态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遗产廊道是20世纪80年代源自美国的一种在较大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措施,它对遗产的保护采取的是区域而非局部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廊道的产生和发展、概念及特征、遗产廊道旅游发展模式以及遗产廊道构建的典型案例分析。

2.2.1.1 国外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遗产廊道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遗产廊道的产生和概念、遗产廊道的规划与发展以及案例研究等。

(1)遗产廊道的产生和概念。

遗产廊道的产生主要源于绿道。20世纪50年代,怀特率先提出绿道概念,指出绿道主要指中到大尺度的线性开放空间。Fabos(1995)提出,绿道主要指包含连接城乡以及巨型循环系统等要点的生命网络。Ahern(2002)将绿道界定为能提高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休闲空间的绿色自然通道。Charles(1993)认为,绿道是能连接开敞空间、自然保护区和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它能够提升环境质量和开展户外娱乐。上述学者对绿道的研究,有一些已经颇具遗产廊道的雏形,为遗产廊道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绿道的兴起,遗产区域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产廊道的概念应运而生。遗产廊道是绿色廊道与遗产区域的综合体、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形式,为相关线性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6-89.

(2)遗产廊道的规划与发展。

Mean(2003)研究了遗产廊道的区域规划。Godin(2001)从对遗产廊道的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Westa(2007)提出了廊道教育计划。Johnson(2010)研究了遗产区域的经济效益。Daniel(2017)对美国国家遗产区域管理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Marschall(2012)对德班依南达遗产路线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参与对旅游和文化遗产地管理十分重要。Ginting(2016)研究了印尼棉兰市历史走廊的自我效能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

(3)遗产廊道的案例研究。

国外学者对美国伊利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等遗产廊道进行了案例研究。1984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条国家遗产廊道——伊利诺斯与密歇根运河,这条遗产廊道在遗产保护和旅游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Deborah(2009)深入分析了美国伊利运河遗产廊道。Donohoe(2012)对加拿大里多运河进行了案例研究。

2.2.1.2 国内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遗产廊道的研究始于2001年,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遗产廊道旅游开发、遗产廊道构建等方面。

(1)文化遗产保护。

赵兵兵和陈伯超(2011)提出,从廊道整体层面上制定遗产与生态保护、遗产宣传利用、控制性开发导则等,从各遗产点上制定遗产单体与遗产群落的保护设计、景观环境保护设计、游道设计导则等,将辽宁清朝文化遗产廊道分为线性区域—城市—遗产群—遗产节点—建、构筑物五个层次来提出保护建议赵兵兵,陈伯超.辽宁满清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遗产廊道”保护模式的应用[J].华中建筑,2011,29(5):156-158.。席岳婷(2012)提出,青海段唐蕃古道的保护应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保护:宏观层面的关键词是文化、灵魂、寻踪,作为文化线路衍生拓展唐蕃古道;中观层面的关键词是大美青海的“核”要素、资源整“合”、慢行“和”谐理念,作为遗产廊道与风景道相辅相成的唐蕃古道;微观层面的关键词是特色、记忆、共鸣,作为遗产节点彰显景观特色与秩序的唐蕃古道席岳婷.基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下唐蕃古道(青海段)保护与开发策略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2(1):47-51.

(2)遗产廊道旅游开发。

学者们对遗产廊道结合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旅游竞合模式、品牌塑造与区域营销等。李创新(2009)提出,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要以空间结构为基础,以政府协作、产业合作为两翼,以利益共享为龙头,从而实现多赢,并以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李创新,马耀峰,李振亭,等.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研究: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9):841-844.。柯彬彬(2017)运用RMP分析方法将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结合起来研究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现状,提炼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廊道旅游产品有宗教旅游产品、节事活动旅游产品、海内外青少年留学产品、休闲旅游产品四大类,之后提出廊道旅游要重视资源整合和线路整合柯彬彬,张镒.文化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泉州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17(6):72-78.

李飞(2010)探讨了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形成的动力机制,具体研究了以茶马古道为代表的科考推动型廊道、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型廊道、以京杭大运河为代表的遗产保护型廊道、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工程推动型廊道,并提出营销建议李飞,宋金平,马继刚.廊道遗产旅游品牌塑造与区域营销研究[J].商业研究,2010(11):140-144.。此外,王婧(2015)对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沿线古镇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王婧.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运河沿线古镇的旅游发展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王荣红(2017)从旅游者评价视角对遗产廊道进行了研究,拓展了遗产廊道的应用范围和研究视角王荣红,谢泽氡,王成.基于旅游者评价的世界遗产地旅游廊道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J].学术探索,2017(12):93-96.

(3)遗产廊道构建。

第一,以线性资源为纽带进行构建。王丽萍(2012)从“点、线、面”三个结构层次构建了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示范区王丽萍.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视野下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朱强(2009)构建的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是以时间为线索,将京杭大运河历史分为6个时期,每个时期进行五个主题的解说:一是历史名人,二是重大历史事件,三是运河土地利用变迁,四是产业类型变化,五是兴办主体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北京大学,2007.。王肖宇(2009)认为,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应该是一个时间链和空间链,它以“清文化”为主题,记载满族从崛起到定鼎北京,清朝文化的发祥、成长和融合的历史过程的线性的遗产区域。在此基础上,把以清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廊道又细分为四个次级主线的文化遗产区域:一是明清战争文化遗产,二是清帝东巡文化遗产,三是藏传佛教文化遗产,四是满汉交融文化遗产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第二,通过资源整合构建遗产廊道。方伟洁(2018)根据永昌古道自身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提出永昌古道廊道空间建构体系为文化产业走廊、民族团结走廊、自然生态走廊方伟洁.文化线路遗产永昌古道廊道空间的建构[J].保山学院学报,2018,37(1):47-51.。乔大山(2007)论证了构建“漓江遗产廊道”的可行性乔大山,冯兵,翟慧敏.桂林遗产保护规划新方法初探:构建漓江遗产廊道[J].旅游学刊,2007(11):28-31.。乔大山(2009)根据漓江遗产廊道由四个主要节点区域组成的现状情况,提出每个节点区域的解说系统应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乔大山.漓江遗产廊道构建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