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侄子建文,朱雄英你不能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8章 见翰林院编修吴沉,先生以后请不要提拔小方

“派两个人在边上看着,徐英,明天一早就陪本王入宫禀告父皇。”

朱柏甚至要提前准备好,万一有人来刺杀漳浦的打算。

虽然从目前的种种局势来看,漳浦等北方学子在国子监的遭遇,只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歧视,还没有明确划分为浙东士绅对北方文人的针对。

可是朱柏脑子里的方法论总是在要求自己,把一切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全部联系起来。

好家伙,洪武三十年南方士绅的试探造就了南北榜案。

这个苗头今天已经有了。

而朱元璋去世后文官们对建文帝的把控也能从如今吕氏对朱允炆的教导之中可见端倪。

这还等什么,自然是要把这些危险全部扼杀在摇篮之中。

实在不行,老朱的“全砍了”之法,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罪过罪过,自己又极端了。

朱柏没有了在国子监读书的兴趣,让侍卫们准备好行囊,径直去了隔壁翰林院。

那里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文人,虽然是官员,但不在六部之中,没多少权力,更像是官方的文册机构,涉及不到具体的政治事务。

所以理论上翰林院的人都纯粹一点,历朝历代有些科举的状元也不会直接任官,而是在翰林院再精进几年,直接调任侍郎之位,几乎仅在尚书之下了。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帮翰林院调任出来做官的人,政治素养和手段可都不咋地。

经常被已经成体系的文官集团当做挡箭牌或者出头鸟,用来试探皇权。

唉,今天要见到的那位翰林院编修吴沉,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的人。

吴沉早年曾经发表过一些论点,被老朱赏识过。

入翰林院的时候名字被人写错了,大家都劝他算了吧,这家伙来一句不能让皇上看错的名字,这不就是欺君之罪?

然后耿直地面见朱元璋说了这件事。

老朱就喜欢这种直肠子,直来直去没什么,别骗人就好。

只是你第一次这么搞,领导很欣赏。

但是每次都这么直肠子,天天给老朱上奏折指出各种问题,久了老朱也烦。

于是这几年来吴沉在翰林院也起起落落,因为自己的耿直性格,经常让上级不高兴,如今任职编修的职位,正好是朱柏所需要的。

他需要一个这样性格的人来帮自己整理各种资料,按照自己所列的表格填入。

至于朱柏是怎么了解到吴沉这个人的,额,此时应该被称为小方的方孝孺,就是后面被这位吴沉推举入京的。

后世有人做过可能会被诛十族的地狱笑话视频,就提到了这位对方孝孺有知遇之恩的吴沉。

咳咳、还好吴沉在洪武年间就去世了,要是真赶上朱棣诛十族,他们这算是老师学生的关系,大概也会被纳入其中吧。

吴沉见到朱柏的时候,也是披头散发,倒不是漳浦那样被推搡的,而是因为下班了,洗漱洗漱准备睡觉。

如今时代的晚上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算是个读书人,那些凿壁偷光或者顶着月光看书的人,都是典型事例,不能当做广泛群众对待。

“下官翰林院编修吴沉,见过湘王殿下!”

瞧瞧,在翰林院就算是个官员了,隔壁国子监的学正们可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都藏不住情绪。

朱柏感慨道:

“本王前来叨扰,实属无奈。”

他大概讲了讲隔壁发生的事情,吴沉的性格自然受不了这些龌龊,但经过几年仕途打磨,他除了表示谴责之外,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就如同朱柏告诉漳浦的话一样,你提出了问题,但目光所及没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就是当前所有人最讨厌的。

吴沉在老朱面前吃过瘪,如今也看见有个后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还是一样的无能为力,避免哀伤起来。

看着吴沉的神色变化,朱柏觉得此时端来几瓶酒下去,这老先生不得写个什么文章诗句出来,说不定还能进后世的教科书。

朱柏宽慰道:

“吴大人对此心生忧虑,可见是真的心系我大明文人学子。明日本王便将此事禀告父皇,只是双方各执一词,还需要大人小心判断,不必为此忧愁太多。”

“本王相信父皇会给出一个公正的处置,今天还是容留本王在翰林院有一处厢房,帮本王整理一下这些书册。”

吴沉拱手行礼,一板一眼地,道:

“下官已经接到通知,对应的典籍资料早就准备完毕。”

朱柏欣喜道:

“那便开始吧,有了吴大人的助力,本王想要寻求书中真理的道路,必能再进一步!”

朱柏还是很喜欢吴沉的性格的,这个合适的工具人能够节省自己很多时间。

在两人勘误编纂之余,朱柏还旁敲侧击暗示了一下,让这位老先生以后如果遇见了姓方的有才后生,就别推荐人家进京了,让自生自灭啊不是,让顺理成章地走正常文人进步的道路。

免得揠苗助长,一家老小被物理意义上连根拔起。

吴沉只管点头称是,他现在忙着沉浸于朱柏交给自己的整理方法,兴奋地清点着这些典籍之中能够列入表格和册子的内容。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归纳知识的方法,不由得喜不自胜。

要不是朱柏在自己身边,他恨不得此刻手舞足蹈起来,把这些和前朝有关的书全部丢到一边,转身去用这种方法来总结自己正在攻读的那些书籍。

一定能够给日渐停止的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得到突破,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答案!

所以朱柏每次一开口要扯点闲事缓解一下,吴沉就表现得十分敷衍,就好像这个工作不是给朱柏做,而是为自己做一样。

朱柏估算了一下典籍的归纳进度,估计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这还只是粗略的数据,精校下来又得几天。

说起来,自己可以从翰林院还有国子监之中招纳牛马,啊不是,招纳合适的人才来帮自己。

要推动时代的进步,这种归纳总结的方法就不能只留在自己手中。

让技术方法广泛普及,才是正道。

两人今天一直忙到深夜才休息,第二天一早朱柏还得提前去宫里等朝会结束,就禀告国子监的事宜。

翰林院安排的厢房隔壁,就是庞明安排人分别看守的李自问和漳浦两人。

李自问今晚睡得好不好他不知道,漳浦倒是安然入睡,看起来放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