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母的六大迷思
本书先从父母当下最常见的六大迷思切入,带父母审视六个重要养育问题:教育内卷是中国特色吗?“讲道理”一定好过“打屁股”吗?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最重要呢?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吗?提升学习成绩主要靠多练习吗?素质教育就是不讲成绩吗?
迷思一:教育内卷是中国特色吗?
在《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Primates of Park Avenue)一书中,作者对美国纽约上东区妈妈们的学区房争夺战、入学大战和家委会较量,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其实,如果把书中的背景换成北京的海淀区或者上海的徐汇区,情节几乎可以不用改动。在中国大城市的教育高地,父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抢夺和在养育上的投入与美国别无二致。无独有偶,印度的大热影片《起跑线》(Hindi Medium)也描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入学大战,只不过是发生在印度的孟买。
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养育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例如,与1975年相比,美国的父母2005年在孩子养育上平均每周要多投入6小时,相当于每天增加了将近1小时的养育时间。同样,荷兰的母亲每周花在养育上的时间增加了4小时,父亲也多花了3小时;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父母花在养育上的时间都有增加。
为什么父母在养育上的投入有如此显著的增加?其实这种变化并非源自个别父母的意愿,也不是因为同侪之间的裹挟,而是由于时代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不同工作岗位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加剧,而这种待遇的不平等又与受教育水平紧密相关。尤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显著高于仅受过高中教育的劳动者。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Love, Money & Parenting)一书中,两位美国教育经济学教授分析,是教育投入回报率的提高导致了父母对抚养子女的重视程度的上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部分人都能顺利找到一份收入差不多的工作,因此,父母都不怎么为子女的教育操心,也很少逼迫孩子学习,或者公开炫耀孩子学业上的成就。然而现在,父母越来越相信孩子未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成果,密集养育方式和“直升机父母”(1)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追溯我们上一代成长的社会环境,他们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逼迫他们努力学习。因为那时候人们的职业选择很有限,不同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不明显,人们也没有经济条件在子女教育上高投入。而现在,收入不平衡加剧,教育回报率增高,以及家庭中子女人数减少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父母越来越担心孩子的学业表现,试图通过增加时间、精力、金钱等各方面的养育投入保障孩子的学业成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一再“双减”,父母还是会感到焦虑。
这也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在芬兰、瑞典等国家,孩子们的童年更加轻松、愉快,因为这些国家普遍社会收入差距较小。放眼全球,随着社会收入差距的逐渐增大,德国和瑞士的考试和选拔方式已经开始让父母无法“躺平”了;在英国,父母和学校的管控也正在变得越来越严;在美国、印度、法国这些竞争一贯激烈的地方,密集养育方式非常普遍。而中国也遍布着相信教育回报、愿意在养育上投注时间和精力的父母。
除了经济原因,不同的文化传统、政治环境和教育制度也会影响父母的养育投入。一般来说,在像芬兰、瑞典这样学校教育水平差异越小的国家,父母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小,越倾向于采用非密集的养育方式,成为放任型父母。反之,在拥有常春藤盟校的美国、设置了211和985大学的中国,父母抢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甚至延伸至小学、中学,这些国家的父母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采取密集养育方式。
中国的父母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母亲。她们甚至自诩为一个“新物种”——“中年老母”(2)。然而,教育内卷并非中国特色。力所能及地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教育,是全世界明智的父母都会做的事。父母只有承认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包括金钱、时间、精力)是必须的,不再牢骚满腹、愤愤不平时,才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思考和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教育投入。
迷思二:“讲道理”一定好过“打屁股”吗?
养育方式和养育投入一样,受不同时代的制约。在18世纪以前,父母大多信奉孩子必须顺从父母的权威。据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观察,在1770年之前,给出养育建议的200位人士之中仅有3位没有建议父亲打孩子。可能在有些父母自己的儿时记忆中,挨打挨骂也是家常便饭。
然而,这一局面被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打破了。他在著作《爱弥儿》(Émile)中提出成人要避免干涉孩子的自由和幸福,应该尊重和顺应孩子发展的天性和规律;成人的任务不过是为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当孩子犯错时,成人应该予以纠正,但干预的方式应该是建设性的、友好的,而不应是惩罚性的。这些在《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这类当代养育畅销书中的主要观点,其实早在1762年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在此之后,大批教育家,包括蒙台梭利、福禄贝尔、杜威、马斯洛、罗杰斯、陶行知、陈鹤琴,以及中国当下养育书籍的作者们普遍持有类似观点。这类观点所代表的思想在教育学中被统称为“人本主义”,核心是提倡以人为本,要求理解和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势而为。它对应的往往是宽松的、注重和孩子讲道理的养育方式。
用今天流行的养育概念来说,人本主义出现后,整个社会的专断型养育逐渐被放任型养育和权威型养育取代了。尤其是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得到了心理学的支持。自弗洛伊德提出“抑制”理论开始,众多的心理学家指出,强加给孩子的严格自律要求会给孩子的情感与行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类担忧又在当代众多良莠不齐的养育文章中被进一步夸大,造成了父母对专断型养育副作用的深切担忧。
然而,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流行真的是因为专断型养育本身有多么不好,给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身心伤害吗?我曾经在一个校长培训班做讲座,一位校长提出疑惑: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经常被父母责罚,但是我们的身心还挺健康,还特别勤奋、上进、抗挫折能力强,而现在我们强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却越发脆弱,说不得、骂不得,稍有一点儿问题就会情绪崩溃?
其实,发展心理学对专断型养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心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社会特有的。在现代社会中,独断专行的父母是少数,但想一想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的成长年代,由于专断型养育是主流,他们很少会因为偶尔挨了一巴掌就认为受到了羞辱和虐待。
现在的孩子不再接受简单粗暴的责罚,不是孩子变脆弱了,而是现代社会的亲子交流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专断型养育的式微,并不完全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养育方式存在局限性,其中也有深厚的经济根源,尤其受到人才需求变化、收入水平差异、经济发展形势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前,社会阶层难以逾越。孩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要与父母一起生活,所有家庭成员通过紧密协作为家庭提供服务。这时候,孩子的服从显得尤为重要,独立和质疑的精神反倒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生存危机。
然而在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社会分工变细,社会流动加剧,成年后的子女会远离父母求学和工作,不再子承父业。于是培养一个人的独立精神和自主能力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工业、农业之外的第三产业,如服务业和娱乐业的兴盛,让人们逐渐重视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而不再强调按部就班。
在此时代背景下,专断型养育被普遍认为会限制孩子的选择,阻碍孩子的探索,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内在潜能,因而遭到人们的抛弃。社会风气也由打骂孩子司空见惯转为一边倒地反对体罚了。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的作者总结道: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句古老的谚语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育儿的自然方式。体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无论是“打屁股”“扇巴掌”“掴耳光““挨板子”“抽皮带”还是“挥鞭子”,并且一度成为家庭和学校里教育孩子的常规手段。
…………
对于体罚的态度仅仅在几代人中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更久远的年代,家长认为体罚没有任何问题,并且采取了当时专家们推荐的“铁腕”方针。来自各个阶层的父母们认为坚持他们的权威是家长责任的一部分。那种应该说服孩子相信成年人所说的是正确的想法对于我们的祖父母来说听起来很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奇怪。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只是孩子,他们年龄太小,无法理解,但一旦长大,他们就会感激父母的严格教养。(3)
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间,赞同打屁股的父母的比例在全球普遍下降,尤其在受过更多教育的父母中,支持体罚的比例就更低。
(这是因为)在技术发展较慢、职业流动性差的社会,大多数孩子遵循了子承父业的职业选择模式。这使得父母可以教授子女需要掌握的知识并直接控制子女。此外,子女从脱离父母的掌控中收获甚少而且往往损失很大。在这样的社会中,服从相比独立性和想象力更被高度重视。低技术变化率以及低职业流动性是整个前工业化时期所有社会的特征。相比之下,在高职业流动性和高社会流动性的现代经济体中,孩子从独立中获益更多。因此,专断型教养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变得不那么有用。相应地,我们观察到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受欢迎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4)
此外,经济形势和家庭收入也同样影响着养育方式。总体来说,经济形势越好,养育密集程度越低,父母对子女的管控越少;反之,经济形势越差,则养育密集程度越高,父母对子女的管控越多。
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的失业率和收入差距达到历史低点,放任型养育大行其道,因为对社会充满安全感的父母相信孩子一离开学校就能找到工作,无须太过担心。而在经济形势不佳、就业压力增大的当下,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的著作《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让欧美父母开始思考不同管教方式的差异与优劣。
尤其是中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在历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中都表现优异,这种国际对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他文化背景的父母放弃放任自流的养育方式,转而采用更加严格的养育方式来保障孩子学业上的成功。
由此可见,“讲道理”固然好,“打屁股”也不见得就一定会造成孩子的身心问题。只是,在父母认为打骂孩子没有问题的时代,孩子往往有很多自由时光和童年玩伴,现在却只剩下课业与考试。如果这时父母还不能理解、宽慰,反而一味地打骂、苛责,那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迷思三: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最重要呢?
父母养育理念同样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影响。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 WVS)(5)发现: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的父母,往往会强调勤奋的重要性;而在收入差距较小的国家,父母则更重视独立性和想象力。例如,认为勤奋是一种重要美德的父母,在美国的比例为65%,但在北欧国家这一比例低至11%~17%,即便以努力勤勉著称的德国人,也只有低于30%的父母赞赏勤奋的品质。与此相对,北欧的父母高度重视独立性和想象力,接近80%的父母认为独立性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50%左右的父母认为想象力很重要。而在一贯崇尚自由和创意的美国,重视想象力的父母仅有30%左右。
但有意思的是,美国有不到60%的父母将独立性视作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低于我国接近80%的比例。这也说明中国正在纠偏父母过度养育的问题,新一代的中国父母对独立性的认可已经跻身世界最前列,仅仅低于一些北欧国家和日本、德国,远超荷兰、加拿大、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
社会阶层也同样影响着养育理念。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提倡“贵族精神”和精致生活的论调,父母花大价钱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甚至上一些所谓的“名媛淑女培训班”来规范孩子的言行举止。但如果我们没有对“贵族精神”的清醒认识和对自身家庭教育诉求的理性分析,这种培养方式可能是相当不明智的。
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里,作者总结了“有钱有闲”阶层和工薪阶层养育理念的差异及原因:
由于努力工作不会在未来带来高额的经济回报,贵族父母几乎没有动力给孩子灌输职业道德。做相反的事反而会有回报,即教导孩子享受优雅的休闲活动,比如让男孩打猎或让女孩学习音乐。这样的休闲技能之后会在提升社会阶级和择偶上发挥作用。……在孩子应该学的内容上给出了相反的策略——工人阶级是勤奋和克己,而贵族则是优雅从容的品味。……贵族不仅教导孩子享受休闲,而且缺少对耐心和节俭的重视。(6)
除了经济激励和社会阶层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也显著影响着教育价值观。研究表明,在OECD(7)国家,受教育程度越低的父母越强调服从的重要性,而拥有本科以上教育程度的父母却不太可能认为服从是一个需要灌输给孩子的重要观念。
虽然表面上看,父母可以自己决定重点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但实际上,父母的养育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所以,“直升机父母”不应该成为一个贬义词,我们也不必为自己是“直升机父母”而感到愧疚和焦虑,它不过是当前时代形势下父母权衡后的选择罢了。
迷思四: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吗?
我曾经特别推崇教育家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认为父母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任何样子。就像在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源氏公子在小女孩紫姬10岁时收养了她,将其按照自己心中理想女性的标准加以培养,最终将紫姬塑造成了一名“完美女性”。
然而在现实中,孩子并不是被动的教育加工对象,他的成长受到遗传特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的性情、志趣和偏好。
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孩子明明有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吃穿用度,以及几乎一模一样的受教育模式,但哪怕是同卵双胞胎,也可能性格迥异、喜好不同。
同样能够说明问题的是,《虎妈战歌》的作者蔡美儿按照一套精心设计、严密控制的养育方式的确培养出了学业出众的孩子;而中国农村大字不识,或许也不太过问孩子学习的母亲,依然能够养育出考上清华、北大的高才生。
一方面,父母应该尽力提升自己,关爱孩子;另一方面,如果因为性格或压力的原因,父母不能在养育中时时刻刻保持好脾气,那也并非一定会产生严重危害。在孩子身上,父母能够控制的其实很有限,而孩子拥有的可能性远超父母的想象。
迷思五:提升学习成绩主要靠多练习吗?
虽然人类直到现在也没能完全破译学习发生的“黑匣子”,但教育学和心理学在不断的探索中还是得出了许多对养育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John D. Bransford)等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How People Learn)中提到了两个学习科学的经典实验。
关于养育的小实验 两种不同环境下生长的老鼠
研究者把老鼠分成了两组。实验组的老鼠被放置在一个杂居环境中,该环境充满物品,能为老鼠探究和玩耍提供充足的机会。物品每天都被替换和重新摆放。环境重新布置时,老鼠则被安置到另一环境中,那里同样摆满了杂物。因此,与纽约市下水道中或堪萨斯州田野里的老鼠一样,这些老鼠具备相当丰富的体验。
另一对照组的老鼠则被放进一个典型的实验室环境中,在空荡荡的笼子里独自生活,或一两只一起生活。对于老鼠来说,这个环境显然是单调而又缺乏真实生活情境的。
这两种场景有助于确定环境是如何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如何影响认知结构正常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观察当动物被剥夺关键体验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两组老鼠开始学习后,在复杂环境中长大的老鼠一开始就比其他老鼠少犯错误,它们也能很快学会不犯错误。在这一意义上,它们比在单调环境长大的老鼠更聪明。如果给予正面的奖励,它们在应对复杂任务时比单独关在笼子中的老鼠表现得更加突出。显然,体验改变了老鼠的大脑:在复杂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它们视觉皮质中每个神经细胞的突触数目比在笼子里的老鼠高出20%~25%。这说明,当老鼠体验时,它们的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添加了新的连接——一种不局限于早期发育的现象。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体验可以让生物体大脑中的神经细胞突触在主动学习中变多,即复杂的环境与丰富的体验是培养聪明而且适应性强的孩子的关键。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实验。
关于养育的小实验 四种不同任务驱动下的老鼠
什么样的活动能使大脑产生变化?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人们比较了四组老鼠。第一组老鼠学习跨越可增高的障碍物,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训练后,这些“杂技演员”能十分出色地完成任务;第二组老鼠为“强制练习者”,每天踩一次脚踏车,先踩3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再踩30分钟;第三组老鼠为“自愿练习者”,自由接触挂在笼子上的活动轮子;第四组老鼠为控制组,即“笼中的马铃薯”,不进行任何练习。
在这种实验条件下,老鼠的血管容量和每个神经细胞的突触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与“笼中的马铃薯”或“杂技演员”相比,“强制练习者”和“自愿练习者”的血管密度较高,说明学习技能并不涉及明显的活动量。但当测量每个神经细胞的突触数目时,“杂技演员”的结果是最出色的。说明学习能增加突触的数目而练习则不能。因此,不同种类的经验以不同方式制约大脑的发育。突触数目和血管密度是影响大脑的适应性的两种重要元素,但它们的形成是由不同的生理机制和不同的行为事件驱动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机械练习虽然能够增加大脑皮质的重量和厚度,强化某些大脑功能,却不会增加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触数目。由此可见,虽然机械练习有它的必要性,但我们更应该重视培养孩子主动探究的精神。
以上两个学习科学实验的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国家基础教育“双减”和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政策。如果孩子缺乏真实丰富的生活实践,沦为虚拟问题的答题机器,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则会受到极大的抑制。这种现象无论是对其自身长大以后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弊大于利。
迷思六:素质教育就是不讲成绩吗?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常常一到体育课时间,正想去操场玩,班主任就进来宣布,当天的体育课被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测验或者习题讲解。我们这一代习以为常的现象,在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已经很难发生了。传统“副科”音、体、美的地位大幅提升,“主科”和“副科”的界限被打破了,语、数、外不能占用音、体、美的课堂时间。不仅如此,体育在中考中的分值逐步增大,衡量学生和学校表现的小学省级调研考试中出现了艺术综合类考试……这些现象反映出的首先是人才需求的变化,其次则是人们对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
美国知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曾经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分类原则:从认识维度来看,教学目标从低阶到高阶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从知识维度来看,教学目标从低阶到高阶依次是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8)。
如果用这个分类原则做分析,传统的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和测验,强调的是对事实、概念和程序进行记忆、理解和练习,只锻炼了孩子低阶和中阶的思维。而在强调复杂、变化和创意的后工业时代,社会更需要拥有元认知,能够运用反思、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在传统的语、数、外学科的讲授式教学中较难培养,这也是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Ken Robinson)爵士在TED的一系列演讲,如《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中反复强调的。
所以,与“双减”政策几乎同时出现的是国家对“五育并举”与核心素养的倡导。跨学科、融学科、项目式和主题式学习逐渐为学校重视。2022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出台,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进入培养核心素养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考进一步革新,开始向着分类招生、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方向发展。“教育指挥棒”引导着教学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培养人才在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各类小报、科技成果、绘画作品等非典型性作业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已经在“新高考”的命题趋势中显现出来,各个中小学也对课堂教学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化学考试让学生设计污水处理方案,考察他们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地理课会组织学生筹备农业产品发布会;历史课会要求学生绘制古代的边防图……
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川省金堂中学的一节高中地理课。新高考政策出台后,金堂中学作为当地高考成绩最好的学校之一,率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原有的知识讲授和强化练习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教材考点和真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课标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金堂中学的刘伟老师设计了一场模拟的“乡村农产品推介会”,以此让学生了解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各项因素。
首先,刘老师让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活动:在网络上对金堂脐橙种植进行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线路;分组实地走访金堂县三溪镇,了解脐橙的生长习性和脐橙种植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据调查结果填写调查问卷;访问果农和政府相关人员,了解脐橙的销售状况、提升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措施;同时根据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相关的地理问题进行访谈,做好访谈记录;等等。
接着,在正式教学中,刘老师先播放了视频《游城市森林公园,品富美金堂柑橘》,然后让学生分组汇报了他们的前期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扮演推介会主持人,学生则分小组扮演村长、收购商和村民。“村长”要负责介绍金堂脐橙的基本情况;“收购商”要现场考察金堂脐橙,提出和农产品、市场相关的问题,并基于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等,洽谈收购合作事宜;“村民”要负责解答收购商提出的问题,尽最大可能把自己的农产品推销出去。
虽然只是一场模拟的产品推介会,但是代表不同立场的学生团队唇枪舌剑,讨论的内容十分专业。例如,扮演收购商的学生团队提出了很多现实问题:农业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金堂脐橙种植规模大,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合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金堂脐橙采摘旺季时是否有充足劳动力?脐橙易腐烂变质,运输条件是否便利?市场条件如何?如遇柑橘滞销,是否有解决办法?
据此,扮演村民的学生团队提供了详尽的图文资料,讲解了金堂的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条件、水源条件、交通线路图;他们分享了对金堂脐橙的营养价值和出口欧盟的新闻报道,还分析了储存金堂脐橙的留树保鲜技术。所有学生在推介会后整合了一张思维导图,内容涉及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由此,他们显然没有死记硬背农业区位因素这一知识点,却已对它的综合运用了然于胸。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去看待和应对这种重视综合素养和高阶思维的考核呢?我认为父母应该做好两手准备:
首先是知识准备。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看到高阶思维是以低阶思维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要追求的不是让孩子“只玩不学”,而是让孩子“在玩中学”。不仅语、数、外等学科的基础不能丢,音、体、美的知识性内容也必须掌握。因为只要有考试,就肯定有应试,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哪门科目需要牢固掌握的知识点,都要不打折扣地掌握。
“双减”之下尤其要警惕由于练习量不够而导致的知识掌握不牢。任何知识的掌握都需要以一定的记忆和练习为基础,所以如果学校布置的作业不足以让孩子牢固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解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话,父母可以在家准备一些教辅练习。注意是练习不是“刷题”,“刷题”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父母应该做的是有针对性地让孩子多练习没有掌握的同类型题目,直到孩子牢固掌握为止。
有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判断孩子还没有掌握哪些知识点,其实只要花点时间看看孩子带回来的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即可。负责任的老师会尽量为每个学生答疑解惑,查漏补缺,但很多时候老师无法面面俱到,需要父母花点心思,甚至“面批面改”,即面对面地进行批改。实证调研的数据显示,在所有教学策略中,对提升学业成绩最有帮助的就是“面批面改”。有余力的父母可以每天抽半个小时分析孩子的错题并借机让孩子巩固知识。
其次是素质准备。很多父母提高孩子素质的方法就是送孩子去音、体、美培训班,那请扪心自问,送他去培训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备考,例如孩子在学校的体育课上练习不足,需要在课外提升技能,则无可厚非。但更多的情况是,培训班因为教材、课程标准与体制内考核的内容都不匹配,并不能帮助孩子备考。
事实上,现在的学校教学改革强调的是跨学科融合,即让孩子把各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以解决实际的复杂问题。这方面父母可以大显身手,小到让孩子参与美化家里的环境,或规划一次外出旅行;大到让孩子展示他的某样作品,或描述他的职业构想,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锻炼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要让孩子提升素质,迎接未来。父母应该帮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形成应对复杂环境的高阶思维,才是正确的选择!
本章探讨了父母常见的六大迷思,由此发现父母的养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周遭环境的影响,而孩子也并不会对父母施加的影响照单全收。这样的认知结果似乎会让人感到沮丧,但未尝不让父母大大地松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如果父母能够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则只需安心地尽自己的本分,然后静待花开。
养育干货笔记
· 父母理所应当重视和投资孩子的教育。
· 不提倡“打屁股”,是因为“讲道理”的养育方式更符合时代要求。
· 父母对孩子命运的影响和控制都很有限。
· 要让孩子在真实生活和复杂情境中锻炼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