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论:逻辑脉络与案例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

1.2.1 区域及其特性

1.2.1.1 区域具有系统性和尺度性特征

区域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划定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魏后凯,2006)。一方面,区域是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具有明确的边界范围;另一方面,区域作为观念的产物,也可能只有模糊的边界。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区域往往是一个实体概念。

区域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类型。首先,区域具有显著的系统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学者认识到,区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希罗多德通过对非洲一带人物、环境、历史和地理的描述,有力地展现了人物、地点和家园的交互作用(希罗多德,2010)。拉采尔和白兰士等基于对德国、法国乡村的研究,认为一个有着稳定的农业耕作、居住和土地使用的模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长期的平衡关系(比希瓦普利亚·桑亚尔等,2019)。赫特纳认为,地域的特性表现为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紧密结合,且两者不可分割(阿尔夫雷德·赫特纳,2009)。阿努钦提出区域的地理环境由无机要素、有机要素和社会要素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构成了统一整体(阿努钦,1994)。同时,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区域一定会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李春芬,1995);区域与地理体系及其毗邻区域的空间联系能更好地反映区域的个性与独特性(鲁西奇,1996)。其次,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尺度性。哈特向在论述划区的基本方式时,倾向于“划分大区和小区”,并高度关注区域的“等级”和“序列”问题(理查德·哈特向,2009)。郑度等将自然区划的路径归纳为“自下而上的空间聚类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区域分割方法”(郑度等,2008)。基于不同的尺度,区域所呈现的独特性可能不同,区域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亦会发生相应变化,并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最后,区域具有显著的属性特征。区域拥有温度、水分、地形、植被、人口、经济等多种要素,并且往往存在一种或若干种居于主导地位的要素,并对其他要素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各要素的规模、结构等属性,学者可对区域进行类型划分,而所划分出的不同类型子区域有助于迅速把握区域的独特性。根据要素功能的差异,区域往往可以划分为生态区、经济区、行政区等。同时,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发挥相应的功能,一个区域往往同时具备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而不同区域尤其是空间上相近的区域在功能上往往形成一个复杂并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亚历山大·B.墨菲,2020)。因此,区域间存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上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区域自身或与周边区域一并构成了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并且保持不同区域间的生态、经济、社会、技术等特征的交叉融合。

1.2.1.2 区域的经济系统性

区域往往有较为明确的边界或过渡地带,尤其是行政区域,其边界十分清晰。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间的经济活动通过工作网络、资金网络、市场网络密切关联,经济系统往往跨越单一的行政区域。诸多经济活动一方面扎根于所在区域,另一方面深度嵌入高度专业化的跨区域经济网络(包括生产链条、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等)。区域内经济活动以“流空间”为支撑,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节点(如城市、厂区等)参与生产分工,不断强化各种空间尺度的生产网络。在此背景下,构建开放、广阔、紧密的经济网络对于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流”的“捕获”能力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区域单元通过基础设施网络的快速扩张在“流空间”中获得“中心流”的区位,同时不断提升城市节点的价值,以节点支配“流”要素,进而支配区域发展(马向明,2020)。

1.2.1.3 区域的生态系统性

在传统的发展理念中,环境保护的重心只聚焦于个别物种或个别地区,而从生态系统视角来看,每片树林、每条河流、每块草地都是复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区域往往也是一个生态单元,其边界比较模糊,并且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性质(彼得·卡尔索普、威廉·富尔顿,2018)。生态要素间的天然关系决定了不同区域在地理环境上的相互联系。在现实中,区域间往往需要协同开展空气、水污染治理,以协调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在区域空间结构中,生态区域和经济区域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区域发展的复杂系统。因而,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审视区域发展十分必要,生态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将波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1.2.1.4 区域的社会系统性

个人、群体、社区、街区等要素构成区域的社会系统。区域内的居民具有社会联系,其联系的紧密程度并不相同。居民、社区、街区之间相互依赖,特别是交通、供水等公共设施为其提供了联系的基本纽带。区域内部的民生、就业、贫富差距、犯罪等社会问题往往超出了区域的空间范围,而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对区域综合功能的发挥产生严重制约,甚至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失,引发经济衰退(彼得·卡尔索普、威廉·富尔顿,2018)。由于社会问题超出了区域范围,区域间需要协作来完成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事务处理。

1.2.2 区域分化与理性应对

1.2.2.1 区域分化的必然性

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区域往往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和水平,形成显著的区域分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自然的异质性被转化为社会组织中的质和量的差异,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状态和位置(尼尔·史密斯,2021)。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造成区域发展的先天基础差异。二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地理区位不同,对自身的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三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各区域基于自身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获得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效应,其受政府战略、本土文化等多方面驱动。四是在外部发展环境(尤其是在技术变革、全球化、气候变化等)的作用下,不同区域所受冲击和影响不同,其自身响应和应对策略也存在较大差异。

1.2.2.2 区域分化的复杂性

自然条件与经济开发起步比较相近的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速度也会产生差异,甚至演进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模式,呈现不同的发展格局。在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各种因素并不相同;同样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能不同。例如,在中国传统社会,并不是每一个地区人口的繁盛都一定能带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人口的增长使商品经济繁荣,使之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可能进一步加剧生存资源的匮乏、群体的冲突和区域经济的衰退。同样,对大部分地区来说,农耕技术的改进确实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另外一些地区,其可能意味着人类破坏自然能力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鲁西奇,2014)。

1.2.2.3 区域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有三个根源:一是自然的多样性;二是人群的多样性;三是人群对多样性自然的适应、应对与抉择的多样性。景观的多样性影响了区域发展进程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起步有早、晚之别,发展有快、慢之分,道路有顺直与曲折之不同,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异。因此,区域的发展,并非一条单一的轨迹,不同的区域都可能具有与其区域特性相对应的发展脉络(鲁西奇,2014)。

综上所述,不同的区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规模与结构不同,其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的发挥必然不同,加之外部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因此,区域分化是在区域发展规律作用下的必然现象,并且表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一方面,区域内部各子单元呈现“在共同发展中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分化程度不断加剧,使发展失去平衡性。过度分化将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影响和空间效应。为了应对过度分化带来的不平衡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区域特性的不同决定了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集聚适合自身的发展要素,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探索适合的发展目标、路径、模式,走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