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经济思想篇
从中原到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耿明斋教授学术思想简评
宋丙涛[1]
一、人类文明转型背景下的学术思考
如果历史正如著名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评价那样——“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我们也可以对真正的学者思考给出一句评价——“一切真正的学者思考都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对经济学下一个结论:“一切经济学都是发展经济学。”
当然,不同时期的学者会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所面临的挑战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或选择不同的角度切入。同样,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经济学家,他们对发展问题的思考也会表现为不同的面向,甚至呈现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尽管耿明斋教授在不同时期关注过不同的问题,如政治经济、资本市场、企业改制、地方发展、城市聚合等,但他所关注的始终都是发展经济学关心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因此,耿明斋教授的学术贡献仍然属于对发展经济学的探索与发展。并且,这种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根据现实需要选择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正是中国传统儒家士人“心怀天下”责任心的一种传承,也是关注人的发展的目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中国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与那些教条的“理论”经济学或纯粹的模型经济学相比,耿明斋教授的学术贡献更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耿明斋教授大学毕业后就选定了经济发展的学习研究方向,并长期耕耘于这个领域,其思考维度与高度始终是人类文明的关切,始终是人类文明演化中制度变迁的视野。尽管耿明斋教授的研究课题从早期的体制改革实践到后来的企业股份制尝试,从中期的城市化路径探索到后来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研究,研究的具体领域与课题题目不断发展变化,但耿明斋教授对传统农区的关注却相当笃定,对传统文明转型的思考也从未改变。
在学院学科方向的凝练上,耿明斋教授始终坚持把学院学科放在全人类文明变迁的背景下进行思考,把经济学教学研究放在东西方文明比较与华夏文明复兴的视角下去选择安排。坚持以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研究为主攻方向,力图以更大的历史视野揭示出1000多年来深受传统体制束缚的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演变与西欧经济工业化变迁的差异原因、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经验教训,力图对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途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研究触及了有关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方面最基础和最具争议的层面,也为今后的中国,特别是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制度转型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正是基于这一宏大的目标与宽阔的视域,耿明斋教授对中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才会有与旧金山大湾区的比较,才会有对东京都市圈的借鉴,才会有对产业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思考。他意识到,如何尽快地将这些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纳入工业化文明的进程中去,不仅对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文明转换的研究意义非凡。因此,尽管耿明斋教授的学术思考基本属于经济学的探索,但这样的思考同样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现代化转型路径探索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认为耿明斋教授的学术思考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中国贡献
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耿明斋教授的学术思考都不过是经济学领域的一朵浪花。只不过,作为现代经济学“科学化”转型与学科化分类的一个结果,不仅以市场为核心的模型正在成为经济学的标志,而且以“通论”为标志的研究似乎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正轨”。无论是令人羡慕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是国内各类名满天下的大师级学术奖励,鼓励的都是标新立异、“成家成派”的理论体系。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其实都是发展经济学,所有的发展经济学其实都是试图解决某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政策建议。今天大家都以之为现代经济学学术之源的古典经济学,其实也是英国当时的学术精英对英国崛起过程中遇到的重商主义战略的一个反思,是解决英国商业市场经济转型问题的现实思考,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梳理。同样,作为后起之秀与早期追赶型市场经济的探索,德国的历史学派与美国的旧制度学派的所谓创新,其实也是各自国家的学者对自己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一个现实思考,并因为其具有现实意义而成为“一家之言”。
很显然,即使同为发达的西方国家或者早期的市场经济国家,因历史与地理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思考,进而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学术贡献。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现代经济发展注定会成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不仅会因为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而成为人类文明与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中国的转型也会因为拥有独一无二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历史而显得格外不同。因此,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思考现实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经济学发展的学术前沿。特别地,正是因为广土众民的国情,区域经济学才会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研究领域,国家与地区的关系才会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学术问题;正是因为历史悠久的传承,制度变迁与文化比较才会成为中国学者特别关注的话题,才会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领域。
耿明斋教授的学术研究升华成形就是从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领域切入的。河南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学重镇的一员,耿明斋教授进入创新型研究与开拓型探索的起点,就是河南省的发展需要与中原崛起的历史使命。河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聚集地,作为传统农区的典型,自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密码所在,当然也是中国学者对经济学贡献自己思考的最佳观察地与试验场。正是基于这些背景,耿明斋教授经济学研究的突破就是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与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转型开始的。无论是“郑汴一体化”的建议,还是制造业产业发展的规划,耿明斋教授的问题导向型研究与问题解决型思考,不仅赢得了省部级领导的赞扬,也赢得了关注中国发展问题的社会科学院、国内外著名学术机构同行的认可。我们相信,本书中其他各位同学、同事、同行对耿明斋教授学术思想从各个侧面的总结,未来一定会对经济学的学习者产生有益的影响,也会对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耿明斋教授的学术思考尽管表现为区域问题的具体建议,却仍具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性意义,尽管没有通论性表述,但未必没有普适性意义。这既是耿明斋教授个人对当代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关注中国具体问题的政界精英与学术翘楚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中国当代学者对人类发展与经济学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对于那些尚未进入发展跑道,或根本不愿意进入发展跑道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或精英而言,首先关注自己当下的问题,从具体的挑战应对开始思考经济问题,或许同样是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很可能是中国发展经验、中国学者思考带给全人类的真正贡献。
三、发展经济学的中原实践
当然,对于那些试图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一二的欠发达地区的学者而言,中国的贡献很可能是被当作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来看待的。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学应该怎么研究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但迄今为止,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经济学的高地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书本到现实、从模型到案例、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发展经济学的诞生,既是国际政治竞争的结果,也是现代经济学模型外推的产物。其早期的出现大体不外乎两种源流:一种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而有意支持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思考,对象主要是中东欧与中南美的许多国家;另一种是西方资本家与经济学家按照资本扩张模型的逻辑构建的市场经济扩张的路径,是资本决定论在现实经济中的一种尝试与实践。然而,无论是以联合国、世界银行为依托的国际经济援助与开发的努力,还是以跨国公司为依托的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与投资,实际上都没有获得设想中的效果。相反,以东亚的儒家文化为依托的自发性增长路径的探索反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奇特的风景,成就了青木昌彦一代发展经济学大师的美名。同时,在亚洲的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传统文明的发祥地,张培刚先生与阿玛蒂亚·森教授的思考同样奠定了欠发达地区学术精英在发展经济学探索中的核心地位。
很显然,鉴于话语体系与价值观的差异,欧美之外的学者的贡献很难进入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殿堂,但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发展正是在这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才取得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欠发达地区学者的加入,发展经济学才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何况,正如前文所言,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其实也是从自己早期的发展路径摸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不是从理论模型中投资理论推出的资本加劳动策略的应用,若按此规范标准,这些早期的斯密、李嘉图思想也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思想。不过,就真实经济发展过程的解读与理解而言,从规范的学科分类要求来看,或许亚洲学者的贡献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
正是基于这个角度,以耿明斋教授为代表的中原学者与区域经济学家,立足于现实观察、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才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才是中原学者对发展经济学本身的贡献。耿明斋教授的思考,立足于大国治理背景下的城乡关系,坚持传统文明与农耕资源为发展的历史起点,放眼全球的现代经济发展目标,为中原欠发达传统农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与咨询报告。正是出于服务欠发达农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耿明斋教授的研究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学派的束缚,更不拘泥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切从发展的需要出发,一切从问题的解决出发,从而探索出一种独特的经济学研究路径,也贡献了一些颇具理论价值的发展经济学命题。
正是因为中原地区的独特文化背景与区位资源条件,耿明斋教授的思考很可能对于许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那些区位与资源条件不理想、传统文化负担较重的地区而言,或许更有指导或借鉴价值。正是因为中原地区的体量与农耕经济的基础,这些看似不成体系的探索很可能正是耿明斋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也是中原模式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耿明斋教授的多年耕耘既是发展经济学在中原地区的实践尝试,也是中原学者对发展经济学的支持与贡献。而鉴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基本上是一种拿来模式的发达经济的简单模仿,也许中原模式的贡献才是中国经济对发展经济学的最大贡献,耿明斋教授的学术思考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1] 宋丙涛教授现在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