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概念界定

(一)人口流动

1.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人口流动”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特殊人口现象。段成荣(2006)认为在国外的研究中,流动与迁移不是分开研究的,只有“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流动”是我国的独特现象。但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迁移和流动是分开的。国际人口科学联盟主持编写的《多重语言人口学辞典》中将“人口迁移”定义为:在一个地区单位同另一个地区单位之间进行的地区移动或者空间移动的一种形式,通常它包括了从原住地或迁出地迁到目的地或迁入地的永久性住地变动(IUSSP,1982)。结合已有研究,本书所指的“人口流动”的含义是:人们出于经济利益原因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到另外一个地方,离开户口登记地6个月以上的社会经济现象。中国目前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人口城乡流动与人口区域间的流动。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移动的目的不同。“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居住地的变动,是跨越一定地区的人口移动行为。而“人口流动”的目的中居住地变动只是其中之一,“人口流动”可以是既动且迁,也可以是动而不迁。从这个角度看,“人口流动”大于“人口迁移”的范畴。因此,本书在后面的论述中将“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表述统一理解为“人口流动”的概念。

2.人口流动与流动人口

本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人口流动”,但对“人口流动”的研究中不得不提到“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人口学、社会学研究对象,而“人口流动”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高洪,2003)。“流动人口”是在中国特殊户籍制度下的产物,学界对“流动人口”没有统一的定义。按照我国人口普查时下的定义,根据已有研究,本研究“流动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与现居住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而且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王桂新,2012)。城镇统计这部分人口为常住人口,如果按户籍统计则归为农村人口。本研究在对人口流动预测上涉及“常住人口”,现将“常住人口”界定为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有研究将“流动人口”分为“经济型流动人口”和“非经济型流动人口”。“经济型流动人口”主要以从事非农生产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如服务员、建筑工、合同工、商贩等;“非经济型流动人口”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目的,只是短期行为,如旅游、探亲、公务、中转等。改革开放前,由于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非经济型流动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客观上作为经济要素的劳动力也以市场为配置方向,同时政府逐步对人口流动不再严格限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出,形成了庞大的经济型流动人口。本研究分析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的问题,因此后文中所指的“流动人口”为“经济型流动人口”。

(二)传统农区

耿明斋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致力于传统农区的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研究。对于传统农区的界定本书借用耿明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关于传统农区的梳理。耿明斋在1996年出版的《平原农业区工业化道路研究》中首次对“平原农业区”进行了界定,区位上包括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所在的腹地,而且具有地处内陆、农业条件优、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本意识强等突出特点。随后耿明斋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将这一区域表述为“欠发达平原农区”。后来王理(2006)深入研究之后,进一步精确描述这一区域的特点为“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基数大而产业结构落后、农业占主导的经济落后的平原”,并概括为“传统平原农业区”。运用GIS技术从行政区域上进行了划分,包括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随后王理在《制度转型与传统农区工业化》中将这一区域概括为“传统农区”。与此同时很多相关学者也提出了“传统农区”的概念,这一概念在区域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传统农区”概念也在不断扩展外延,宋伟(2009)通过研究界定“传统农区”特征为人口负担大、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高、资本与资源较为缺乏、城镇化滞后同时剩余劳动力多等。张建秋(2012)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传统农区”再次进行梳理,并分析指出河南省作为传统农区的典型特征。本书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学习与借鉴,总结出“传统农区”特指:第一,这里的人思想上延续农本观念与传统思想比较严重,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第二,农业具有比较优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业没有区位优势,产业结构落后,经济不发达。第三,自然资源与资本比较缺乏,人口基数大,传统人口输出地,城镇化滞后的平原。行政范围初步划定为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其中包括260个行政县。河南省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二元结构突出的典型传统农区代表。本书对于传统农区的研究就以河南省作为典型代表。

(三)城镇化模式

国内对于城镇化模式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90年代末得到丰富发展。我国对于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归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城镇化模式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一些学者通过对社会转变过程中城镇化的研究,指出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动力机制下的发展状况的特征(简新华、刘传江,2001)。姚士谋(2004)从全局出发指出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方向以及动力在长远角度上的预测。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模式应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发展所采取的政策,狭义的城镇化模式是战略上的计划安排(曹宗平,2005)。随后周英(2006)在总结前人有关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城镇化模式是在社会经济变革中,不断动态演进的城镇化表现出来的方向、内容与动力机制的总和。而赵光瑞(2007)通过对全球城镇化模式的梳理,指出城镇化模式是一个区域在城镇化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要素流动、社会体制和工业模式等。随后盛广耀(2008)在对城镇化模式的相关概念总结分析后,指出城镇化模式与一定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和发展特征相联系,涉及城镇化规律、特征、动力机制、演变与影响因素等。有学者对于城镇化模式强调总体概念,简新华(2010)指出城镇化模式就是发展道路,而且不同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实现城镇化的动力、原则就应该不一样。这些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城镇化模式的概述基本揭示了城镇化模式的本质。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将城镇化模式界定为某个区域基于特定时期要素流动聚集规律、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工业发展状况分析与总结,对其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规划与概括。本书对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基于要素流动集聚理论,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进行预测与总结,静态方面指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与规模结构,动态方面指城镇化要素流动聚集的趋势、市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