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7章 德儒升任司隶官

“叔祖,方才您说朝中出了大事,要与我商议?”

崔林先是示意崔谅安坐,喝了口茶后,这才开口道:

“不错,我叫你来,正是想将这两件大事告诉你,然后听听你的看法。”

“却不知朝中出了什么大事?”

崔谅忙活了大半天,口渴的厉害,他咕咚一声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后,急忙询问起了事情的原委。

崔林四下巡视一番,确认无人后,这才压低了声音对崔谅说道:

“今岁关中无雨,百姓所种的庄稼大多旱死,听说雍州那边,已经有百姓饿死了!我还听说,陛下打算派遣一位宗室重臣携带钱粮前去关中赈灾!”

崔谅听了这番话后,心中惊诧无比,他略作思考后,立即就想到了赈灾的人选:

“曹子丹大将军有驻守关中的经验,而且听说很快就要西赴长安抵御蜀军北犯,陛下既然想安排宗室重臣来负责此次赈灾,那这个赈灾使定是曹大将军无疑了!”

崔林见从孙一点就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还有一个消息,是从东南边境扬州那边传来的!”

崔谅前世不仅喜爱看《三国演义》的书籍和影视剧,更是常年钻研《三国志》中的魏志,对三国时代历年发生过的大小事件都非常熟悉,他一听崔林说出扬州二字,不假思索便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赚曹休!”

崔谅话刚出口,顿时就后悔自己嘴太快,只见崔林一脸诧异的凑近问道:

“谅儿,你怎么知道是曹文烈大司马传来的消息?”

崔谅自然不会把自己是穿越者的事告知崔林,因此急忙开口敷衍崔林道:

“叔祖,谅儿只不过是胡乱猜测罢了。”

崔林点了点头,又告诫崔谅道:

“你小子,以后切忌直呼朝中大员的名讳!”

“谅儿记下了!”

崔林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你方才猜的一点也不错,这第二件大事,正是从东南扬州曹大司马那边传过来的一个消息:说是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屡受吴主孙权和东吴大将陆逊的排挤打压,因此想要弃暗投明、降我大魏,曹大司马意欲亲率大军接应周鲂,一举过江、直捣建业!”

崔谅早就知道‘周鲂断发赚曹休’的故事,非常明白这其实是孙权、陆逊、周鲂等孙吴君臣联合出演的一场大戏。

他更是清楚的知道,曹休南下之后,会在石亭一带遇到吴军的埋伏,遭遇他人生中的第一场也是最后一场大败。

崔林正在等崔谅说出自己的看法。

崔谅思索了好一会儿后,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虽然说‘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但毕竟那些即将战死边疆的大魏儿郎都是无辜的,倘若在知晓结局的情况下还选择不闻不问,崔谅自问还做不到这般绝情冷血。

再者,倘若自己能够救下曹休,让他继续在庙堂上制衡司马懿的话,那多年后司马家也许就不会一家独大,待曹魏积攒实力、一统天下后,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像大汉一样强盛的新朝代,到时候,岂不是就能阻止五胡乱华、永嘉之乱了么?

崔谅思虑已定,虎目之中顿时散发出了清澈的光芒:

“叔祖,谅儿以为,这必定是吴人的诡计、绝不可信!倘若那孙权真的猜忌周鲂,又怎么可能继续让他镇守鄱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叔祖最好向陛下提个醒!”

崔林闻言后,前思后想,沉吟了片刻,觉得崔谅说的话的确非常有道理,他点了点头:

“谅儿言之有理,我今夜就写一封反对曹大司马南下接应周鲂的奏表!”

崔谅点了点头,忽然想起自己还有点事没有处理完,他拜辞了崔林后,就立即来到了自己在城东南青明门内泰昌坊永安里的宅院。

春安、夏安、秋安、冬安四个家丁见崔谅回了家,齐刷刷恭候在崔谅面前躬身行礼道:

“拜见家主!”

崔谅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起身。这四人是叔祖亲自为自己挑选的家丁,不仅年轻、干练、识字、机敏,而且绝对忠诚可靠。

崔谅在一进院的回廊处坐了下来,然后招了招手,示意四人走上前来,紧接着他开口吩咐四人道:

“取纸笔来!”

四人闻言,立即搬来了一只小案、取来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并磨好了墨,然后乖乖的退到了一丈之外看不清笔墨字迹的地方恭候了起来。

崔谅拿起狼毫,蘸了墨,按照崔林先前的吩咐,写了一封看似寻常,实则全是暗语的信件。

这封信,正是他写给自己的新附庸——公孙云和宋伯雷二人的。

信的内容,大致是叫公孙、宋二人在麾下那些洛阳游侠、流民当中,寻找二十个绝对可靠的人,来充当为自己打理农田、耕作庄园的田驺部曲。

写完这封信后,崔谅又写了一封寄给陇西郡牛魁、马驳二人的帛书,并加盖了自己的官印,大致意思是自己已升任为了曹大将军的骑兵掾,叫他们二人和胡鸿、苟芒、姚柯回几个带着剩余的几十个亲兵部曲,启程来洛阳的洛南坞堡。

“你们四个上前来!”

崔谅话音刚落,春夏秋冬四人便疾步来到了崔谅的身旁:

“家主有何吩咐?”

“春安,你带着这封信,把它交到洛阳城青青苑内的说书人宋老头那里去,记着,你交信时,一定要问一问宋老头:他先前答应过的‘宋襄公’这段故事,打算什么时候开讲!

送完以后,再去驿站将这封帛书交给城西驿站,叫他们送去陇西郡的郡兵司马寓所!”

“好的家主,春安这就去办!”

崔谅方才所说的,也是崔氏家族与公孙、宋二人的接头暗语,‘宋襄公’三个字,拆开来刚好就是宋氏、公孙氏、襄助的意思,只要那说书人一听到这句话,就会立即查看信件,确保信件中藏有暗语后,他就会将这封信收起来,然后再去一个谁都不会关注的地方去见公孙云和宋伯雷。

这整个过程之中,众人不会多说一句话,但所有的事情却一定会完完全全的按主家崔氏的意思办好。

崔谅点了点头,又吩咐其他人道:

“夏安,你带着我这份地契,去洛水南的崔氏坞堡,告诉堡中人,伊洛之南的那二十顷荒地,现在由崔大鸿胪的从孙,也就是我接管了,我们需要在那边开辟修建一个新的小坞堡,叫他们派些本家的部曲来帮帮忙,另外,再向他们借一些足量的粟米种子,就说,等明年收了粮,我们双倍一定奉还。新坞堡的名字,就叫作崔氏洛南坞吧!”

“是,家主!”

汉末以来,战争频繁,百姓十不存一,因此就连洛阳周围也有许多无人耕种的荒田。

如果是前汉全盛时期、人口充裕之时,即便崔谅有扩展田土的权利,他恐怕也搜寻不到这二十顷荒田。

夏安领命去了以后,崔谅又对秋安、冬安吩咐道:

“过段时间,我有可能就要随曹大将军西赴雍州了,家中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了,记得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些礼物,多去我叔祖、还有昌陵侯府走动拜访!”

“好的家主,我们记下了!”

——————

式乾殿内,皇帝将崔林那篇奏表看了又看,心里依旧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毕竟过江灭吴这样激动人心的大事,对于年轻气盛的他来讲,实在是一个诱惑力十足的计划。

很快,受到天子召唤的崔林就赶到了式乾殿外,侍者将其引领进殿之后,皇帝立即主动的对崔林说道:

“卿昨日的奏疏,朕看了好几遍,依旧没个头绪,咱们还是聊聊别的事情罢!”

崔林跪倒在丹墀前,朝着皇帝行了个标标准准的儒家大礼后,声朗气清的回复天子道:

“臣请陛下示下!”

曹叡满意的点了点头,朝着身边的内侍摆了摆手,那内侍示意,立即就引着崔林坐到了凉席之上,然后退出大殿关上了雕花殿门。

“德儒(崔林)啊,最近朝中兴起了一股不正之风,你可知晓?”

崔林一向谨慎小心,因此没有胡乱猜测,而是顿首询问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曹叡笑了笑道:

“德儒还是这一副如履薄冰的老样子,也罢,今天咱们君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罢。先帝在时,朝中就已有个别狂生散布着蔑视儒典的狂悖之论。朕登基以来,这股不正之风更是甚嚣尘上!”

崔林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就明白了天子的心思,他并未开口,而是继续听天子说道:

“儒门典籍、儒家义理,乃是治理天下的不二宝器,倘若被别有用心之人随意诋毁篡改,那咱们的大魏岂不是要翻了天!

卿之兄长崔琰崔季珪,乃是大儒郑玄嫡传弟子,曾是河北儒宗之首,算是不可多得的柱石重臣,只可惜朕彼时年幼、人微言轻,无法营救季珪公,以至其未得善终,朕一直引以为憾事!

所幸,天不绝贤才于大魏,朕还有卿这样博学通儒、公忠体国的耿直忠臣!”

崔林听了天子的话后,深受感动,只见他红着眼眶匍匐在丹墀之下,抽泣着答谢天子道:

“陛下之恩,天高海深,臣虽万死亦不能报皇恩之万一!”

曹叡看了崔林的反应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微笑着继续说道:

“卿不必行此大礼,快快平身!朕意欲整肃朝堂风气,正需要你这样的骨鲠忠臣!从今日起,卿便升任为二品司隶校尉,好好替朕监察百官、整肃朝堂、治理司州,可好?”

崔林原本是三品大鸿胪,虽然官阶不低,但却并无实权,如今他一跃成为监察百官、执掌中州的司隶校尉,一时之间心中震撼无比。

只见他再次朝着天子叩首行礼道:

“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必不负陛下对臣的厚望!”

——————

【《魏齐春秋》:魏明帝时,群臣浮华,私下皆崇老庄而薄孔儒,明帝遂拔擢崔德儒、司马仲达等儒门名士以抑退之。】

时为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东吴黄武七年。22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