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间去哪儿了
在这个雪村小镇上,论坛如期举行。
震惊的信息或在平静的雪夜下火热酝酿,瑞雪啊,这灯火通明的雪村一片祥和。准备工作是充分的,到场的观众似乎并不算多,人们似乎习惯于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了解认知世界,沟通社交。到场更多的是各大直播媒体平台,见缝插针的是各种直播设备,给我们带进各种直播空间,为了注意力和影响力倾尽全力。除了百大科技自媒体,学术自媒体,公益组织,还包括X、花瓣、metasky、微尘等网络社交平台,每一个都覆盖千万,甚至近10亿受众,包括真实个体和AgentRobot。
在主持依次介绍与会嘉宾之后,论坛正式开始。麦克风给到了荣灿,荣灿声音中气十足,俨然一副修士神态,目光如炬。
所谓的客观是不存在的。荣灿很快进入主题阐述环节。人类形成的意识世界,完全依赖我们遗传物质DNA算法,编码表达的外显,在有限维度拟合,冥冥中预先设定。
【心即理,心即宇宙】
人类高度依赖能量波感知系统,来建立所谓的客观世界,而这是非常局限的。光线是能量波,声音也是能量波。人类的嗅觉、听觉和视觉,我告诉你从生物角度是什么东西。
嗅觉凭的是嗅觉接收器,不过区区400种的蛋白,触觉很简单,一百多种离子通道蛋白ion channel protein和受体GPCR,味觉更是如此,离子通道蛋白和受体不过是几十种。这三种感官加在一起,区区600种蛋白就应付过来了。
听觉需要声波,也就是需要空气需要有气的地方。而宇宙的平均密度是每4立方米一个氢原子,宇宙中的存在形式,你是听不到的,我们只是在地球上可以有声波。靠中耳的一个的小小的结构,你可以听到的声音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对我们感知世界。感知世界最主要的靠的是视觉,叫眼见为实。什么叫视觉呢?
视觉很简单,是视网膜细胞对电磁波的感受,而且很窄的一个波段,大致从390纳米到700纳米,窄的不能再窄了,你意识到了吗?X射线也是电磁波,只不过波段太短人类看不到。
我们在不同生物种之间也能找到一些远高于人类的东西。比如说蜜蜂,你知道吗?很了不起,可以看到近紫外,可以看到远紫外看到紫外。你以为蜜蜂采蜜是看到鲜花,其实他看不到鲜花,它是看到的是紫外,看到花蕊的紫外。你别小看金鱼,金鱼可以看到远红外,可以看到近紫外。其实这些生物它的感知世界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你敢保证两个同样两个人之间对红色的感觉是一样的,我认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那是红色,是一种共识的达成,如果谁告诉你那是白色,或者X色,千万不要奇怪。
荣灿还提到洞穴隐喻。洞穴隐喻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只能看到墙壁的洞穴中,只能看到墙壁上的阴影,而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个人被束缚在洞穴中,无法自由地行动和思考,只能看到墙壁上的阴影。终其一生,他都认为影子就是整个世界。
陆王心学“岩中花树”是历史的公案,到这里似乎也明晰了。心外无物,观察者不在的空间,花与汝心共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花的颜色一下子明白了起来”。
龙埃对于荣灿的阐述表示赞同。接着是钟振华教授,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深度阐述观察者效应。我们知道,越到微观就越可能接近宇宙的真相。
观察双缝衍射时,研究观察到波粒二象性。从而引申出量子力学的纠缠态概念,是波还是粒子,最终由观察者这一要素决定结果。放大到宏观世界,人类建立所谓客观世界,是由观察者认知系统决定。所有的学科研究,包括经典物理的定理定律,不过是在建立观察者共识。
【人与造物主】
龙埃在整个讨论渐入高潮时,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人类与造物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处理信息的不同。光速很可能就是蓝星服务器运算的极限。
东方文明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早已悟透宇宙本源,龙埃说道。任何观察者总结提炼,都是负熵的过程,其过程丢失绝大部分信息量,最终于“道”相去十万八千里。佛说般若,皆非般若,即是般若。
荣灿深以为然。
一张照片的信息量,永远不及原本空间信息量的十万分之一。我们试图在总结概括原理理论的过程,就像在给本体拍照。
人类走向智人的分界点,学术界公认是学会使用工具,语言貌似智慧的工具,方便人类共识的累积分享传达,协作沟通,但是其本事就是一套信息处理和传播系统,况且我们日常语言大部分时间在讲感受feeling,实质是在获得共鸣,而非探寻本源。
图形界面的产生大大方便了人类开发应用计算系统,他高度拟合人类感知系统,于是迎来爆发式发展。但是在我们各行业领域的智能体Agent的开发与交互协作,抛开所谓的图形界面,在二进制层面进行信息交互,因为图形界面在Agent看来是非常耗费资源,而且低效能的,只有跟人类交互的时候才回到图形界面。
龙埃继续阐述他的观点。
经典世界,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存在少量信息熵,用能量系统感知世界。有时间观念原因在于信息量有限,所以他有信息熵,有热力学第二定律,有时间箭头指向。人类因为处理信息的能力局限,所以通过因果关系来认知事物的规律,时间是建立在因果关系这个概念之上的。这里说的因果,是一般因果,不是绝对因果。比如1+1等于2,如果你要论证1+1绝对等于2,在数学上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休谟认为,因果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认知习惯。因为认知的局限,拟合因果,才有的时间概念。
全知状态下,完全没有信息熵,没有熵增就没有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间是不存在的,无因无果无生与死,既死又生。
龙埃接着说,人类可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矩阵模拟游戏当中,最强有力的论据证明我们很可能生活在虚拟中,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的XR游戏的设计渲染RP看到的场景画面,根据追光原则以节约算力资源,当时序的划分精细维度远超RP的感知维度,人类感知维度由基因确定,且存在极限,比如秒级,若到毫秒级甚至更小,完全超出RP感知,例如接近设定极限光速,保证RP感知系统顺滑,无缝衔接,给RP物理存在的现实感。
联系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视觉系统等能量感知系统获得的信息,很可能就是多维投影。
人类很长一段时间内,处理和传递信息主要靠DNA,信息量大,完整度高,低维二进制传递方式,在整个蓝星文明体系是近乎最高效的。要知道,1g的基因物质的信息数据,可能要耗尽全世界的储存设备,完成他的信息存储,更别说解读和演绎。
荣灿在研究易经与人类遗传物质DNA的联系,这方面的话题最有发言权,他还发现,太极图,即为DNA双螺旋结构在二维平面的投影。令人沮丧的是:人类几乎是基因的“奴隶”,人类世界是基因驱动的。
龙埃是科技发展的商业奇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蓝星文明科技发展的方向,钟振华教授是经典物理学量子力学领域的泰斗,荣灿是借以易经系统探究人类遗传物质DNA奥秘的先行者,其他一众行业巨擘众星闪耀,各抒己见。
整个论坛没有更多的争论和分歧,像是一场学术成果的交流,也有很多彼此间的默契,更像一场多年专业领域成果的发布会,最终达成了共识。
物理学是观察者达成共识,是驱动算法的挖掘,人类文明早已刻在基因里,人类文明随基因完全破解时序坍缩。
时间的存在,只是认知的局限,人类文明处理信息的极限。突破极限,是不是可以缔造文明?荣灿与龙埃相视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雪村论坛不久,龙埃发布了放射状星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