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旧石器基础
尽管与新石器文化的衔接情况尚不十分清楚,但浙江省旧石器文化遗址十分丰富。
据现有资料,浙江境内正式发掘出土第四纪更新世遗物,始于民国十八年(1929)。
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王恭睦于此年夏天在江山龙嘴洞发掘,获取野猪、鹿、熊、豪猪、犀牛、象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受到业界关注。(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衢州、建德、杭州留下等地洞穴内陆续发现一些第四纪动物化石。(2)
1974年,在建德县李家乡(今属建德市李家镇)乌龟洞上层发现一枚晚期智人的右上犬齿化石,以及大熊猫、水牛等11种中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化石,年代为晚更新世后一阶段,绝对年代不超过距今5万年。乌龟洞下层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属晚更新世早期。同年,在建德豪猪洞、樟村洞、昂畈村后洞及余杭凤凰山发现了一些晚更新世动物化石,但没有发现同时期的人工遗物。(3)
1983年,临安华严洞出土一批晚更新世早一阶段的动物化石,计有红面猴、豪猪、大熊猫、中国犀、水鹿、东方剑齿象等。(4)
这些动物化石的生存年代全部属于晚更新世阶段,距今大约在12.6万—1.2万年。这些洞穴分布在浙西山地,受展布方向与华夏构造线相一致的灰岩岩层控制,岩溶洞穴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从常山的球川、江山的老虎山开始,经淳安、衢州市衢江区、建德、桐庐、富阳、杭州市西湖区的灵山和南高峰、临安、余杭、德清、长兴、安吉等地。
200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苕溪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在安吉、长兴两县发现31处旧石器地点(5),填补浙江境内无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空白。随后经过不断的野外调查,先后在湖州(6)、临安(7)、浦江(8)、建德(9)、桐庐(10)、龙游(11)、德清(12)、嵊州(13)等市、县(市、区)发现了100余处旧石器地点,涉及东西苕溪、曹娥江、钱塘江及其支流分水江、浦阳江、衢江等流域。同时为配合基本建设,先后发掘安吉上马坎(14),长兴七里亭(15)、银锭岗(16)、合溪洞(17)、王家山(18)、紫金山(19)、上山岗(20),嵊州蓝山庙(21)等遗址(图1-2)。
目前,旧石器考古调查与发掘在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等流域和舟山群岛开展,主要在湖州、杭州、衢州和舟山地区,以及金华、宁波、绍兴地区的少数县(市)。工作区域内地貌以山地峡谷为主,低丘及盆地主要分布于浙北地区,而洞穴呈带状分布。山地峡谷坡度较陡,不易保留第四纪堆积;低丘、盆地地势平缓,第四纪堆积厚。
上述地质特征与旧石器地点的分布密切关联,旷野地点主要分布在浙北地区安吉、长兴的河流阶地和低丘土岗,而德清和湖州的旷野地点主要分布在天目山脉向浙北平原过渡地带的低丘和阶地上,临安、建德、桐庐、龙游、浦江等地的旷野地点分布在河流阶地与低丘之上。以山地为主的县(市、区)只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堆积,比如江山、开化、衢江等地。桐庐、建德两地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堆积和旷野地点均有发现。曹娥江流域的嵊州,发现数处旧石器地点,多分布于低丘及盆地。舟山地区的陆域尚未发现旧石器地点,金塘海域内打捞的一批动植物化石,在若干件标本上发现清楚的人工痕迹,标本年代不排除早至晚更新世。(22)
金华地区除浦江外、绍兴地区除嵊州外,其他县(市、区)未经调查。余姚、慈溪经调查,未发现旧石器地点,宁波地区其他县(市、区)有待今后工作。温州、丽水、台州地区尚未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这三个地区有否存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堆积、旧石器时代洞穴或旷野遗址,期待今后的工作成果。
从发掘与调查获得石制品的特征观察,苕溪流域、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的石制品总体上趋于一致,同属南方砾石工业。
总体观察,苕溪流域石制品组合,除银锭岗上文化层、紫金山、下齐岭等3处外,其余当为典型的南方砾石工业。大多数石制品粗大而厚重,岩性多样,用锤击法生产石片和修理工具,石器以砍砸器、手镐、手斧、石球、球形器等重型工具为主,刮削器、尖状器等小型工具不多,石器毛坯以块状者占优。这些特征与邻近的安徽水阳江流域、江苏茅山地区的标本相近,“皖、苏、浙三省邻接的地区可能会因存在相近的石制品组合而被划归南方主工业的同一亚工业区”(23)。但是七里亭上文化层和王家山遗址的石制品小型化趋势明显,当与南方旧石器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步,也可能与环境变化相关联。
紫金山遗址、银锭岗遗址上文化层、下齐岭(24)等3个地点处在一个小的地理单元内,即煤山盆地及周边低丘,其石制品以燧石为主要原料,以刮削器、尖状器等小型工具占石器总量的多数。银锭岗上文化层运用砸击法生产石片和修理工具,表现出与其他遗址不同的文化特征,显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围绕长兴煤山盆地的文化趋于复杂化,拓展了我们对文化类型的认识。
钱塘江上游龙游境内及曹娥江流域嵊州境内发现的石制品,其个体形态与苕溪流域的比较,相对较小,可能是原料采办的关系。但因工作未及深入,其差异的真实原因待解。
经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基本建立浙江境内旧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七里亭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经古地磁测年,为距今100万年前,这是浙江境内最早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最晚的遗址当为长兴的合溪洞遗址,其年代距今约3万年。
(1) 王恭睦:《浙江江山龙嘴洞之洞穴沉积》,《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第一号,1931年。
(2) 裴文中、邱中郎:《浙江留下洞穴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57年第1期;黄正维、孟子江:《浙江哺乳动物化石新产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年第1期。
(3) 韩德芬、张森水:《建德发现的一枚人的犬齿化石及浙江第四纪哺乳动物新资料》,《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年第4期;张森水:《遗憾与快慰——忆建德人牙发现始末》,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省文物局编:《文物之邦显辉煌——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纪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张明华:《浙江西天目山华严洞的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84年第2期。
(5) 张森水、高星、徐新民:《浙江旧石器调查报告》,《人类学学报》2003年第2期;徐新民:《长兴县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
(7) 徐新民:《临安旧石器调查简报》,《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 张智强、徐新民:《浦江县发现的一个旧石器地点》,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四十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
(10) 徐新民、赵志楠、陈淑珍:《桐庐县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四十二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
(12) 德清县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旧石器调查简报》,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六十一辑)》,中国书店2016年版。
(1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
(14) 张森水、徐新民、邱宏亮等:《浙江安吉上马坎遗址石制品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第4期;徐新民:《浙江旧石器考古综述》,《东南文化》2008年第2期;徐新民:《安吉上马坎遗址发掘告一段落》,《浙江文物》2005年第6期。
(1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七里亭与银锭岗——浙江旧石器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编著:《七里亭与银锭岗——浙江旧石器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 徐新民、梁奕建:《浙江长兴合溪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25日。
(18) 胡秋凉、徐新民:《长兴县新发现的一个旧石器地点》,浙江省博物馆编:《东方博物(第五十二辑)》,中国书店2014年版;徐新民、梅亚龙:《长兴王家山遗址试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十辑)》,文物出版社2015年版。
(19)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目前正在整理中。
(20)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目前正在整理中。
(2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目前正在整理中。
(22) 胡连荣主编:《舟山海底哺乳动物化石与古人生存环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23) 张森水、徐新民、邱宏亮等:《浙江安吉上马坎遗址石制品研究》,《人类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4)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