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幸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生的道路才不至于走得迷茫

早上刷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动态:「一脚陷进了毕业工作以来最深的一次自我怀疑,需要时间自己重组再理解」

很巧,看到这句话之前,我也正琢磨着怎么形容最近的状态:于是写下了这段话:

重度自我怀疑,拒绝无效社交。

人因痛苦而思考,因思考而成长,因成长而进步。

现在的处境是三年前安逸的结果,三年后的自己不能重蹈覆辙。

朋友说,我现在的困境,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两种极致体验,什么都想要和什么都不想要。

什么都想要并非都是贪心不足,什么都不要也不一定是清心寡欲,他们只是不知道想要什么,要少了怕吃亏,要多了怕负重。

换句话讲,贪心不足与清心寡欲总比不知道想要什么要好得多,因为不管是想要得多还是少,至少都有自己的目标,不至于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

2、去年过生日的时候,朋友问我想吃什么蛋糕。就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却足足让我烦心了一下午:好久都没有吃过蛋糕了,加上这次是过生日,当然要慎重选择,一定要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蛋糕。可是想了一下午,我都没有想好,最后还是给了「随便」这个敷衍的结果,加上一下午的烦恼。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蛋糕,可选择性真的是太多了:是买鲜奶的还是巧克力的还是水果的,是买6寸的还是要买个8寸的或是10寸的,蛋糕买哪家的?去克里斯汀还是元祖,或者是不是去味多美买个便宜的,毕竟大家都不是真的很想吃蛋糕...

除了蛋糕本身,又有太多其他的问题需要考虑:这个蛋糕是我们几个人吃还是需要跟其他几个朋友分享,那我们又要给哪几个朋友分享,他们中会不会有人不吃巧克力?然后朋友的人数和喜好又影响前面蛋糕本身的选择。接着还有什么时候去订,什么时候去拿,然后在拿着去餐厅的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意外」..

归根结底,还是可选择性太多,可选择的参数越多,衍生出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就越多,太多条路让人眼花缭乱,就像一个在交叉路口手足无措的迷路者,越是着急就越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若此时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就像是每个人加在自己身上的重担,负担越重,越不敢轻易前行,然后便是止步不前,甚至走回头路。

3、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输不是因为能力的缺失,只是情绪的影响。一件事情可能很复杂,甚至刚接收到信息的时候一头雾水,就像是面对一个缠在一起的耳机线,心情烦躁的时候觉得耳机线怎么也解不开,然后用力一扯,最后丢在桌上,雪上加霜。可是面对同样的情况,在万般无聊的时候,我们会慢慢地理好耳机线,一圈一圈地缠绕进耳机盒内,盖好盒盖,然后找个合适的位置放好。甚至,会无聊到把手头已经整理好的耳机线继续缠绕..然后继续理好...

然后就是要做减法,放弃不必要的条件。仍然是买蛋糕的事情,抛开所有自己附加的因素,仅仅是买一个蛋糕,买一个便宜的蛋糕,价格越便宜越好,于是答案便清晰地显示在面前:于是,很轻松地在味多美买了一个6寸的鲜奶的蛋糕,68元,不用考虑是不是要跟哪些好友分享,不用考虑好友的喜好,不用考虑路上的各种意外,因为就68元,大不了不吃就是了,毕竟本身就不是为了吃蛋糕。

所以情绪和适当的放弃很重要,当面对一个再复杂的问题,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冷静思考,分清步骤,避开过多的不必要的因素影响,大多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4、晚上跟一个朋友聊天,朋友最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左右为难。整个聊天持续了近40分钟,最后达成一致的观点是:不必太关注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过得舒服,回归初心才是生活的意义。我很喜欢「舒服」这个词语,相较于开心,舒服,给人一种持续性平淡及自由的感觉,开心好像往往都是一瞬间的。很多时候,平淡也是一种幸福,并且来之不易。

我们经常会为了旁人的一句指责不开心许久,也会为了所谓的朋友的冷落而自责,甚至因为路人的一个眼光满脸通红..于是,我们开始合群,学会讨好,随大流,就像活在面具下的小丑,时间长了,连自己都已经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5、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做一个独立的人,一种从内到外的生存状态:

心智健全,不需要依附他人;

保持经济独立,有自己的新年和追求,能自己做主。

自信,有自己做事的准则,行动自由。

做事情不仰人鼻息,常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不慑服于权威。

自省。

6、最后,附上很久以前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如果某个重大决策在降低人生流动性的同时没有提升愉悦感,这一定不是一个好决定。

比如:装修好房子却没有去住,和不喜欢的人结婚生子。

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