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幸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不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贩卖焦虑

中午的时候,读者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不到十二个小时,文章已被转推94次,246人点赞,无数人在文章下面评论,评论尽是对父母的愧疚之意:

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了。

感觉中国的父母都是为孩子而活,特别是农村孩子的父母更是如此,他们没怎么读书,也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没日没夜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微薄的工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的艰辛,也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在他们的心目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子女多攒一点钱。作为子女的我们深感惭愧,一辈子都无以为报,趁父母还健在,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好好为自己活一回..

文章分享了几个小故事:

家境普通的朋友的尚在念大学的弟弟,还没有任何收入,却拿着父母的钱出国旅游,肆无忌惮地吃着30块钱一块的哈密瓜解渴,只因拒绝喝矿泉水。

家境贫穷的女孩,嫌弃单位盒饭难吃午饭经常下馆子,外加一杯外卖奶茶,去旅游景点也是出手阔绰,各种买买买。

诚然,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太多的学生跟初入职场的新人,都处于刚好解决温饱的状态,一边是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一边是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现状,啃老成了满足需求的最简单方便的一条通道。加上父母无私的付出,在极大地满足了子女欲望的同时,也助长了子女们不劳而获的不正风气。

可是,在文章的中后端,作者笔锋一转,文章的主题瞬间从父母与子女现状的对比变成「父母不该给与孩子太多,要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先不提作者是如何将观点转移到上述的这段话上,仅是以上两句,便存在逻辑的问题,下面是作者的原话:

如果你不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作者将上段第三句话去掉,剩余部分:“如果你不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这样的观点没有问题,可是作者加上了这句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整个观点便是面目全非。

父母替孩子做太多,是造成孩子受之无愧,不懂感恩的必要条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孩子之所以会成为作者口中的白眼狼是各种复杂原因导致的,就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就很好地推翻了作者的观点,苏家给与苏明玉的物质及精神关注最少,所以明玉一度与苏家断绝亲情关系,尽管明玉在事业上功成名就,尽管最后一家四口重归于好,那也是明玉内心深处的善良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并无法说明给与地越少,孩子就越孝顺,越懂得感恩。

《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原文作者却一度将自己置于道德的最高点,用着两个毫无关联的观念贩卖焦虑,引发所以读者对父母无私的歌颂以及对自身的否定。不想探讨作者眼中的苟且跟诗和远方究竟是如何,就如此观念的引导作用影响便不容小觑,大篇幅的文字却没有说清楚,父母到底不应该替孩子做什么:

是父母不应该在下雨的时候去学校接送孩子,要培养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

还是没有必要为孩子的学习去奔波,相信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优秀。

还是不需要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细心呵护,毕竟小病小灾也没有生命危险...

中年焦虑、教育焦虑,单身焦虑、流感焦虑......好像人人都在焦虑,人人都想成为成功套现15亿的主角,人人都想成为不用工作却依然能够活得潇洒的那一个,可是生活,生活,本生就是一场孤独的修炼,其中的酸甜苦楚只有自己才能亲自体会,就像你自己永远无法理解别人的生活,即使是你身边最亲密的人。

前几天跟老何吃饭的时候,聊到他为什么来BJ,聊到了大家最近的生活,老何说:“其实没有必要跟别人对比,自己过得舒服才是最好的。”

我很认同这句话。

往往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我们开始规划自己怎么去做:参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向身边人讨教他们的方法,或者从电视,从书本,从生活的各个零零碎碎的角落去发掘,去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最好的道路,总以为这样才是最好的,肯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甚至更好。可是经常,我们就忘了,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因为随着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为的设限也到处都是,最终的结果就是放大的需求的同时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一无所成。

即使我工作十年,工资还和新人一样,如果我幸福的话。

人到中年,依然还有未来。

不用避免步入中年,有趣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