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考试高手:清华博士的高效学习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大考:克服困难,磨砺性情

中考、高考、托福、SAT等都属于大考。特别是高考,被很多人认为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大考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可否认的是,高考在现阶段是必须存在的。首先,高考是面向普通人的、最公平的求学途径,为很多学子改变命运提供机会。其次,高考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有益于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类大考。宏观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改变我们看待大考的态度

做了这么多年老师,我根据面对考试的态度和成绩,把学生分成四类。

第一类:面对考试,压力小,成绩好。这类学生虽然知道考试结果对自己很重要,但是仍旧有办法让自己保持冷静,相信自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试不会让他们有那么大的压力,他们觉得平时努力就行,考试结果顺其自然,尽人事,听天命。

第二类:面对考试,压力大,成绩好。这类学生虽然在考试中成绩很不错,但是他们厌恶考试,承受着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痛苦和焦虑,内心备受煎熬。好成绩固然让他们开心,但是一次次的考试让他们如坐针毡。很多好学生都处于这一象限。

第三类:面对考试,压力小,成绩不好。这类学生不在乎考试,觉得考试成绩与自己无关,也不会去想考试对未来的影响。他们每一天都得过且过,很多时候是在混日子,不知道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第四类:面对考试,压力大,成绩不好。这类学生是最痛苦的。他们担心自己考不好,对自己持怀疑的态度,无法专心复习、专心考试,很难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导致他们最终取得的成绩与自己的智商、努力和能力都不成正比,相信很多同学在这一点上能找到共鸣。

我们都希望成为第一类人,但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更像是第四类人。第一类人和第四类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他们对待考试的态度。考试就在那里,不会改变,印着考题的试卷、画着横线的答题卡、墙上滴答作响的挂钟、站在讲台上监考的老师,这些都是外部因素,不会随我们的意志改变而改变。

我们能做的是不让这些外部因素对我们产生影响。你可以用不愉快的、拒绝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给自己压力。你也可以用愉悦的、接受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只要你不因考试这件事情而心生烦躁,只要你认为你可以直面挑战、克服困难、掌控考试,只要你不允许外界因素对你产生影响,那么考试就不会影响到你,压力也就不存在了。

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我去做普拉提,做拉伸的时候感觉筋都要断了,这时,我的普拉提老师告诉我:“你要去告诉你的大脑,让你去享受这个过程,而不是觉得这个过程很痛苦。你的意念可以改变你身体的状态。”考试也是这样,改变自己看待考试的态度(改变是有方法的,本书之后的章节会做详细的介绍),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压力。若我们能攻坚克难,战胜心中那个畏惧不前的自己,那改变的绝不只是成绩单上的分数,更是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考是克服困难、磨砺性情的工具

大家是否看过电影《高考1977》?这部电影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为高考而奋斗,远比高考本身伟大得多。高考是以大考形式给我们“上了一课”: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大考不仅仅是智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态度、精神的竞争。所有选拔性的考试都有竞争,我们不需要回避竞争的残酷,也不用美化挑战,大考就是一场攻坚战。但是,它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品质,“脱一层皮”可不是说说而已。经历过大考后,不少人的抗压、抗挫折能力会增强。高考都挺过来了,其他苦与难又算什么呢?

对我来说,读博士的过程是个“大考”。我从大四开始到博士二年级,一个做了三年的课题的研究成果被哈佛一个课题组抢先发表了。在科学界,竞争非常残酷,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我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我不得不从博士三年级开始重新找课题,做一个新课题。当时,新课题做到博士四年级仍旧没有任何进展。那时,我不仅面临着课题做不出、博士可能要延期毕业的境地,而且面对日复一日没有结果的实验,总是经历“失败-重来-失败-重来”的循环,我的信心全都崩溃了,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是个失败者吗?我的课题还能做出成果吗?我还能顺利博士毕业吗?

当然,最后我还是攻坚下来了,顺利按期博士毕业。毕业多年后,有一次我的导师颜宁教授问我博士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了想,除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分析事物的逻辑方法外,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面对任何困难再也不怕的勇气。“我清华博士都读完了,以后还有啥可怕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在之后的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都觉得,“都是小问题”。

我在高中教书,每年即使再忙,学校也会给高三学生举办“成人礼”。对学生来说,高考就是一场成人礼。蛹化成蝶,很多考生的心境也会随着高考经历蝶变。心性因经历高考更成熟,这是“成年”的应有之义—那些煎熬,会成为考生们成长的“养料”。

经历大考,让我们更有勇气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让我们更加懂得奋斗、坚持的意义,让我们学会调整甚至重建逆境评估的坐标轴,这些是我们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