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户
“之”字小路又上行了二三公里,便上到了千坵村,不过离村委会还有约一里之遥。此时,在离他们不远处有一户人家的屋顶冒出缕缕白烟。
千坵村居住的房子仍然以土坯房为主,地下水位低,依山势修建出来的这样一个个土坯四合院。三人走到一户门前的地坝上,一只小黑狗突然从屋里冲出来朝着陌生的来客狂吠。接着又从屋里跑出来一个年约7岁小男孩,对着小黑狗喊道:“欢欢,快进屋,别叫了。”
小黑狗果然不叫了,乖乖的进屋去了。小男孩看着面前的陌生来客,脆生生地问道:“三位叔叔,你们找谁呢?”
张浩全见这小男孩可爱,走过去捏了一下他红扑扑的脸蛋,笑着说道:“我们是山下来的客人,走累了,想到你家歇歇脚,欢迎我们吗?”
小男孩说道:“当然欢迎啦,三位叔叔快进屋吧!”说完还做了个欢迎的手势。
二人随小男孩进到屋里,见到屋里火坑里燃着一堆柴火,还有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火坑边做作业。
小女孩看到客人进屋来了,便起身搬来椅子请他们在火边坐下。
三人本来在走上坡路时出了一身大汗,口干舌燥。三人刚坐下,那小女孩又端来三杯茶水递给他们,小男孩也站在一边笑咪咪的看着他们。
张浩全心中一阵感动,多可爱的孩子啊!他端起茶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他浅浅尝了一口,先是微微有些苦,然而随着茶味在口腔内的扩散,那沁入肺腑的香甜让人百骸皆舒,不觉赞道:“好茶,真的是好茶。”他对小女孩问道:“小妹妹,你这茶是在哪里买的?”
小女孩伤心地低下了头,说道:“这是上次爸爸妈妈回家带回来的。”
江达飞尝过茶后,也觉得这茶很好,却没有察觉到小女孩的变化问道:“小妹妹,你爸爸妈妈呢?”
小女孩正要回答,小男孩却抢先说道:“我爸爸妈妈在温州打工,有三年没回来了。”
张浩全注意到孩子的语气不一样了,又听到孩子说他们的父母有三年没有回家了,安慰道:“你们真是乖孩子,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了。”
两个孩子没有接话,可是眼圈却红了。
张浩全拍了拍两个孩子的头,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便安慰着两个孩子说道:“别难过,那平时谁在家照顾你们呢?”
小女孩用手拭了拭了眼睛,回答道:“是我爷爷照顾我们。爷爷这会去养牛场帮别人喂牛去了。”
“是孙其任的养牛场吗?”张浩全见小女孩情绪稳定了,便在心里送了一口气。
小女孩说道:“嗯,是的。”
正说话间,一个老汉进屋来了,小女孩说道:“爷爷,这是从山下来的三位叔叔。”
“哟!原来是工作组的张主任和江组织委员。”因张浩全和江达飞不时上山来入户走访,所以老汉认得他。老汉又看着刘军阳问道:“这位也是我们小村工作组的同志吗?”
张浩全和江达飞也认出了老汉,正是这家的主人,名叫朱三根。
刘军阳笑着说道:“我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叫刘军阳,您就叫我小刘吧!”
朱老汉又问道:“您们今天上山有什么事吗?”
张浩全说道:“现在全国发起了精准扶贫行动,要在2020年底在全国消除贫困,针对咱们村地理位置极度不好的这种情况,国家会拨一笔资金,帮助我们搬迁,县里准备让我们搬到距离县城比较近的一个搬迁点。这不县里的刘调查员和我们一起来调研,来山上是想看看村里情况,大爷,我记得您家里也是精准扶贫户,您家的结对帮扶单位是镇民族中学吧!”
朱老汉说道:“是的,前几天中学的副校长赵长明和两名老师一起,给我们家送了五百块钱,还有,这几年两个孙儿上学,国家每年都补助了一笔钱,我打电话给儿子和儿媳妇都说了,我们家还过得去,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就不要再给国家添麻烦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里富裕起来,可是山上的交通实在是太落后了。没想到国家现在还帮我们盖房子,这可怎么好?这可需要不少钱呀!。”
刘军阳看着老人额头上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就如老枞树皮上裂开的口子一样,头发胡子早已全部花白。听了老人纯朴的话语,不觉肃然起敬,说道:“老人家,感谢您对国家对政府的理解,我们很快都会过上好日子的。如果您对我们政府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和意见,请您尽管说,我们一定努力做得更好。”
听了刘军阳的话,老汉想了想说道:“这要是搬了,还能有地给我们种吗?这可靠什么养活自己呀?”
张浩全说道:“这个你们放心,不止搬迁,后续工作我们也会跟上的。发展养殖也行,孙其任不也养了两百多头牛吗?”
听张浩全如此说,老汉摇了摇头,说道:“若发展几户养牛的是可以,但如果都去养牛,哪来的那么多草给牛啃?”
张浩全点了点头,说道:“大爷,您说得对,看来要再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多种产业,一来大家可以摆脱贫困,二来还可以不破坏环境。”
朱老汉说道:“是的,现在我们这里就基本上没人来,家家户户种的养的东西都出不去。”
张浩全对朱老汉说道;“大爷,等你们搬到县附近,你们就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了。”张浩全停了停又问道:“大爷,您在孙其任的养牛场做事,他每月给您开多少钱的工资呢?”
朱老汉说道:“孙书记很不错,每月给我两千块呢!”
刘军阳掐手算了算说道:“这孙其任的确还可以,在这个地方能给出这个工资也还行。那您刚才怎么有空回来了?”
朱老汉说道:“我今天一早就去了孙书记的养牛场加固牛圈。刚才得空了回来看看两个孙子,他们都还太小,不回来看下我不放心。”顿了顿他又问道:“你们走了这么远的山路,一定饿了吧?要是不嫌弃,我给你们弄点饭吃吧。”
刘军阳说道;“大爷,您太客气了,说实在的我们还真是饿了。”他们三人早上在单位吃了碗面条,走了这老半天的路,的确早就饿了。
朱老汉说道:“三位请稍稍等下,我去弄饭。”说完站起身就要去灶屋。那小女孩却把爷爷拉住,说道:“爷爷,您陪三位叔叔说说话,我去弄。”
听了孙女的话,朱老汉便又坐下了。
江达飞看着小女孩,赞许的说道:“小妹妹,真能干。”
小女孩说道:“叔叔,不上学的时候在家都是我做饭哩。”说完跑到灶屋,拿来一把菜刀,走到火炕前面,将木板壁上挂着的腊肉割下一大截,就又到灶屋里去了。
张浩全在心里感慨道:我们乡村的孩子真能干啊,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造就了我们的孩子坚韧的品格。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他们摆脱贫困,大力培植产业,让他们的父母不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都能享受与父母团聚的温馨,让他们的父母不再只生活在电话里。
在小女孩做饭的时候,张浩全三人同朱老汉唠着家常。
朱老汉说:“由于村里的小学十年前就撤掉了,村里的孩子都要到山下的学校上学,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学生都合并到山下的学校上学了,虽然学校是寄宿制,毕竟孩子还小,每星期回家和上学都要走很远的山路,有时候遇上下雨天,山路更不好走。等到搬迁了,就不用再担心了,孩子们上学也不用走那么远的山路了。”
听了朱大爷的话,张浩全心里特别不舒服,就问起其他人家的情况:“大爷,您知道山上其他一些人家里的情况吗?村里的干部对大家都还好吧?”
朱老汉说道:“山上很多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子。村支书孙其任对大家都还好,就是他自己太忙了,虽然请了我和李大麻子两个老头子给他帮忙,主要还是靠他夫妻二人,不然这么多的牛要照看,怎么忙得过来。”
见朱老汉如是说,张浩全不解的问道:“那另外的两个村干部呢?”
朱老汉说道:“他们自己家里的事都忙不过来,哪有多少时间去关心别人。”
听到这里,刘军阳看了看张浩全,问道:“张主任,那你们工作组一年上山来过几回?”
张浩全说道:“刘调查员,我们工作组三个人,有五个村是我们负责,周组长规定的每月到一村走访一次。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每月都只走访一次。”
听了张浩全的回答,刘军阳没有作声,沉思了一会,说道;“原来是这样。”
三人谈着千坵村的情况,时间很快过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小女孩的饭也做好了,将一张木饭桌拉在火坑边,饭菜摆上来,一锅腊肉炒干萝卜丝,一盘土豆片,一盘儿黄馍馍,还有一盆小米粥。老汉又让小男孩拿来一塑料壶散装白酒。
张浩全说自己不会喝酒,刘军阳说道:“酒可以喝,只是要看时间和对象。在机关上班期间绝对不能喝,与上级和同志之间可以喝也可以不喝,要随你自已的意愿,和群众一起无论多少,你都得喝一点。”
听了刘军阳的话,张浩全也倒上了半杯酒,他们与朱老汉举杯喝了一口酒,这种酒味道不错,也不太贵,也就四五块钱一斤。朱老汉热情地请他们吃菜,二人各自夹起一块腊肉,吃在嘴里,张浩全不觉连声说道:“好吃,好吃。”他又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你真能干,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老远就闻到香味了,手艺真棒!”
小女孩没有回答,只是腼腆的笑了笑,那小男孩却说道:“叔叔,我姐姐炒的菜最好吃了,我最喜欢吃她做的饭了。”
“就你话多,我就是做着做着就有经验了,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食料,这土豆跟小米都是自己家的。”小女孩先是冲弟弟说了一句,假装做了个生气的表情又对张浩全他们说。
随着几口酒下喉,他们与朱老汉之间的距离更亲近了。张浩全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打心底里是特别喜欢他们,又想起了朱老汉的儿子与儿媳,他们在外面打工多年,几年都没有回家,而家里的土地与两个孩子全靠他们那年迈的老父亲操劳。由于家里贫穷,远走他乡去谋生,他们也一定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值得欣慰的是他们今年的情况稍稍好了一些,有了点余钱回家看看。看来,培植当地产业与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从发达地区引进项目,发展制造业才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可是由于前几年房地产疯狂式的发展,严重的打击了制造业。党中央正是看到了这个状况,才下定决心进行供给侧改革。可是很多产能过剩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就必将淘汰。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的工人失业。因此,为群众就近打造就业岗位更显急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