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旅行,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实践
许多人嫁到德国,是因为她们有另一半的协助,所以融入德国当地的社会和体系,比我们容易许多。我们全家都来自中国台湾,一句德文都不会,一切从头开始,简直如拓荒一般艰辛。
到了德国,全家“有口难言”
当我着手开始写这本书,可以说是考验我德语理解能力的一大挑战。
当初,我花了约两年的时间,让小K从德国国际学校转入正统的德系学校就读,他从半句德语都不懂,到可以与同龄的德国小孩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段辛苦的训练过程。现在说来也许轻松,但是之前每天都在想该怎样让孩子进入一个更适合他的学习环境,再加上经常有口难言、无处求助的状况,现在想来,很佩服当时的自己。
一位嫁给德国人、在德国居住了将近20年的朋友告诉我:“多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你在德国才近两年的时间,等你住到20年的时候,一切都会如鱼得水了!”
没错,时间的确是适应一种新语言、融入一种新环境相当重要的因素,孩子们的学习也是。许多人嫁到德国,是因为她们有另一半的协助,所以融入德国当地的社会和体系,比我们容易许多。我们全家都来自中国台湾,一句德文都不会,一切从头开始,简直如拓荒一般艰辛。
德国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
在德累斯顿工作的诸多来自中国台湾的员工因为外派,全家人都来到德国,公司自然给予许多生活上的帮助。而我的丈夫则是在英国取得学位后,直接被德国公司聘用,因此,公司除了为住宿和办理长期工作签证的手续提供帮助之外,大多数事情都得靠自己。
正因为都得靠自己,在这边生活要考虑的也就更多,难度更高。尤其是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特殊,与我们熟知的体系完全不同,因此在小K的教育上,我们花了许多时间。
我记得小K刚上德语幼儿园时,有一段时间我很怕和他的老师们多说话,因为我说的她不懂,老师们说的我也不懂,所以小K在学校一开始的情况,我一无所知,后来随着我的德文稍稍进步,才渐渐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
德国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这是我在德国生活所体会到的。
兴趣和专业,是德国培养人才的重点,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读书,或是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息。因为一个社会的中产阶层是支撑整个社会的庞大主轴,而能够读到博士毕业、所谓高学历的人,不过是人口总数中的数万分之几。
因此,德国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和方式,是务实的专职教育,重视每个孩子的特质,也就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而是培养孩子的独特专长,让他们以后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是许多德国的工艺师傅外派到其他国家时,广受肯定与赞赏的原因。
带着最重要的“行李”体验新世界
为了完成这本书,我拜访了一些朋友,小K学校的老师、校长、同学的家长,以及德国教育单位的工作者,期盼除了自己的观察之外,能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德国的教育,也期盼将来在帮助小K选择专业方向时,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着手写这本书之前,我鼓起勇气,说着不标准的德文,和儿子的老师浅谈了德国的教育;又从德国朋友口中,加上我在德语课学习中的观察,多方面了解德国教育。也许这只是冰山一隅,但已是受益良多。
常有朋友认为,把孩子放到那个环境中,孩子很快就能适应,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适应能力——他能否适应很大的文化差异,或者环境改变的影响。
我发现在小K成长过程中,我们因为学习、工作而搬迁,无形中训练了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他很快地融入每个新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点提高了儿子的适应能力,那就是我们带着小K从小旅行,也可以说他是我们旅行中最重要的一件“行李”。在不断的旅行中,培养了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后来从英文环境转换成德文环境时,他能很快地适应。
所以孩子的适应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也是可以培养的。
尤其小K并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孩子,如果没有经常性的训练,融入新环境会有一定的难度。
在国外,父亲调任到另一个国家或城市工作时,若无特殊原因,通常会带着全家一起去,因此孩子转学不是稀奇的事。这些孩子只要引导得好、培养得好,往往比一直留在本地的孩子适应力更强。
若想未来有竞争力,不仅需要有知识,而且要有能够适应环境的特质,才能在人群中出类拔萃。
期望我们的故事和经验可以给读者一些启发,倒不是鼓励家长们为了孩子刻意迁移(我知道有人一直喜欢这样做,效法孟母三迁),而是希望借助国外的经验,家长们对于孩子的适应力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注意和提升训练,而且是符合孩子个性的训练。
当然,在我们旅居的时光里,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无形中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包括文化视野的广度与深度。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来自马来西亚的好友Mimi,由于她的帮助,让我在儿子进入小学之初有了一位“专属翻译”,有她作为我和儿子、和师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我们才得以度过那段“德语黑暗期”。儿子也因为和她的女儿是同班同学,才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德文缺乏信心而恐惧。说实话,通过这样训练,不仅孩子的适应力迅速提升,我的适应力也快速地提升了!谢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各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