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阿难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父斛饭王[1],实佛之从弟也。梵语阿难陀,此云庆喜,亦云欢喜。如来成道夜生,因为之名。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2]第一,尝所赞叹。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传器,佛乃命为侍者。
尊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3]:“入城时见一攒乐[4]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
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
后阿阇世王[5]白言:“仁者!如来、迦叶尊胜二师,皆已涅槃,而我多故,悉不能睹。尊者般涅槃时,愿垂告别。”尊者许之。后自念言:“我身危脆,犹如聚沫,况复衰老,岂堪久长?阿阇世王与吾有约。”乃诣王宫,告之曰:“吾欲入涅槃,来辞耳。”门者曰:“王寝,不可以闻。”者曰:“俟王觉时,当为我说。”
时阿阇世王梦中见一宝盖,七宝严饰,千万亿众围绕瞻仰。俄而风雨暴至,吹折其柄,珍宝璎珞悉坠于地,心甚惊异。既寤,门者具白上事。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即至毗舍离城,见尊者在恒河中流,跏趺[6]而坐。王乃作礼,而说偈曰:“稽首三界尊,弃我而至此,暂凭悲愿力,且莫般涅槃。”
时毗舍离王[7]亦在河侧,说偈言:“尊者一何速,而归寂灭场。愿住须臾间,而受于供养。”
尊者见二国王咸来劝请,乃说偈言:“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槃当我静[8],而无诸有故。”尊者复念:我若偏向一国,诸国争竞,无有是处[9],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于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10]。
雪山有五百仙人,睹兹瑞应,飞空而至,礼尊者足,胡跪白言:“我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尊者默然受请,即变殑伽河[11]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
尊者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从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授具。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12]。尊者知是法器,乃告之曰:“昔如来以大法眼付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用传于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尊者付法眼藏竟,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13],分身四分:一分奉忉利天,一分奉娑竭罗龙宫,一分奉毗舍离王,一分奉阿阇世王。各造宝塔而供养之。乃厉王十二年癸巳岁[14]也。
【注释】
[1]斛饭王:又作谷净王。约公元前6世纪人。乃师子颊王之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关于其子,依各经论所载,有数种说法:或谓阿尼娄驮、跋提梨迦二子;或谓摩诃男、阿尼娄驮二子;或谓提婆达多、阿难二人等。
[2]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者曰:参见本书“者曰”注释,此后类似地方不再提示。
[4]攒(cuán)乐:聚集一起演奏各种乐器,唱歌跳舞。
[5]阿阇(shé)世王: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译为未生怨王、法逆王。其母名韦提希,故亦称阿阇世韦提希子。后弑父王自立,大张中印度霸权。后因弑父之罪而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即平愈,遂归依佛陀。佛陀灭度后,为佛教教团之大护法。摩诃迦叶于七叶窟结集经典时,阿阇世王为大檀越,供给一切之资具。
[6]跏(jiā)趺(fū):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两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作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作吉祥坐。
[7]毗舍离王:毗舍离国王。毗舍离是中印度的都城,译为广严城。位于恒河北岸,与南方的摩揭陀国相对峙。佛在世时,此地系跋只人(离车族)的都城,佛屡屡行化于此,尝说《毗摩罗诘经》《普门陀罗尼经》等,教化维摩诘、庵没罗女、长者子宝积等人。相传毗舍离人曾为迎请即将入灭的阿难,而与摩揭陀国产生纠纷。阿难乃升于恒河上空二分其身,遂止息两国之争斗。
[8]涅槃当我静:《景德传灯录》作“涅槃当我净”,其校勘记:“旧本作‘静’,此依《宝林传》《正宗记》易此一字。”
[9]无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
[10]六种震动: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长阿含经》卷二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是佛入胎时,二是出胎时,三是成道时,四是转法轮时,五是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是入涅槃时。
[11]殑(jìng)伽河:梵语。恒河的音译。发源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南部。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12]末田底迦:又作末田、末田提、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末弹地、摩禅提。译为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印度陀颇罗人。为异世五师之一。相传为阿难之最后弟子,付法藏之第三祖。曾赴迦湿弥罗国降伏龙王,宣扬正法。据《阿育王传》卷四摩诃迦叶涅槃因缘载,师于阿难入灭时,在恒河中受戒,证得阿罗汉,为阿难之最后弟子。又据《付法藏》卷二所载,阿难弟子中有末田提与商那和修二人得阿难之付法藏。然依《阿育王经》卷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地,商那和修则为末田地之弟子,准此,由摩诃迦叶至优婆鞠多,师资相传凡有五人,故称异世五师。
[13]风奋迅三昧:起猛烈之风分散肢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法华文句二曰:“于恒河中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分。”(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14]厉王十二年癸巳岁:查阅《景德传灯录》在“乃厉王十二年癸巳岁也”之后有注“当作十年”。
【概要】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禅宗西天祖师第二祖。系佛陀之堂弟,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说,我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又因摩诃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其时,阿难于会众前诵出经文。而在诵出经文之前,先言“如是我闻”,以表示此下所诵乃直接从佛陀处所亲闻。所谓“如是”,指经中所述之内容,“我闻”意为阿难自佛处闻得。
阿难即将涅槃时,将正法眼藏授予商那和修与末田底迦。本书以商那和修为西天祖师第三祖,而依《阿育王经》卷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底迦,商那和修则为末田底迦之弟子,准此,则由摩诃迦叶至优婆鞠多,师资相传凡有五人,故称异世五师。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条;《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