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起源
“煤气灯操纵”是指通过心理手段操控他人,让他们质疑自己的理智。这个词源自1938年的英国戏剧作品《煤气灯》(Gas Light),1944年米高梅电影公司将其改编为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由著名女星英格丽·褒曼主演。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伪装得潇洒体贴的丈夫处心积虑地让妻子与世隔绝并对其加以操控,让她在孤独与痛苦的交织中逐渐失去理智。在其中一幕场景中,丈夫偷偷敲击墙壁制造声响,并故意将屋内的煤气灯调暗。当妻子询问时,他却一口咬定是她失去理智,出现幻听和幻视。他做出这样卑劣的行为,是为了将妻子逼疯,从而侵吞她家族的巨额财产。
2010年代中期,这个词开始被心理治疗师采用,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心理操纵。在2017年的#MeToo(我也是)运动中,“煤气灯操纵”一词被用于描述性虐待幸存者受到的心理操纵,但直到2018年,这个词才在主流社交媒体上出现。社会学家认为,“煤气灯操纵”一词在2018年的流行,得益于它能很好地贴合回应一些热门政治事件。当时一些西方政客对公众谎话连篇,并公然否认他们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情。与此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维护心理健康和关系平等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