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光甲科技的成立
“啊?人体冬眠?
这技术要研发出来,投入得多大?”
林甲从浙省回到申海后,陈元光和他谈自己未来规划的时候,大致讲了一下他要成立的科技公司准备做什么业务。
陈元光的回答和林甲的预期相差太远。
林甲对陈元光成立的科技公司从事业务,有很多猜测。
第一种是做疫苗相关的服务,给疫苗公司提供服务,比如说突变点位预测、病毒预测等等,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陈元光的名气已经打出来了,只要把意向透露出去,愿意合作的医药公司国内外大把的,属于容易模式。
第二种是做医药科研外包,类似药明康德的模式,利用陈元光的科研实力,组建团队,然后用他在海外的名气接单,慢慢做大,同时也做一些新药研发。
第三种是做AI医药研发平台,专门为新药研发提供服务,简单来说做AI工具,为新药研发赋能。
这三种业务可以齐头并进,一、二保证现金流,三前期投入,等做大之后完全可以做成细分行业的垄断业务。
加上陈元光的名气和她在国内的人脉,做到一定规模就能跑到科创板上市,上市后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来培育AI医药研发平台。林甲很有信心做大做强。
上述是林甲在回家之后,找人咨询过,帮陈元光规划的发展路线。
结果没想到陈元光压根不打算按照她规划的路子来,他想的业务是人体冬眠,林甲听得一愣一愣,利用人体冬眠技术去未来。
“元光,你说的很有诱惑力,如果能做出来,肯定会有无数有钱人愿意买单,尤其是年纪大的富豪,你哪怕开十亿美元,像巴菲特、比尔盖茨这帮人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还有很多隐藏富豪,愿意买单的同样不在少数。
问题是短期内恐怕做不出来吧?我记得这个概念从上世纪就有了,不断有人往里面砸钱,也没看到有什么水花。
你做这个,很有可能是投入大量心血和最宝贵的时间,最后收获寥寥。”林甲明确表示不看好。
陈元光当然不会说,理论上我知道如何实现,无非是怎么把理论结合现在的科技水平落地,确实很难,但不是完全做不到。
“林甲,首先我有信心做出来,其次中间做出的成果都可以变现。
它不是你想的那样,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才能出售,它一些中间的成果都是有价值的。
当然完全靠专利授权肯定是无法实现盈利,还需要接受一定的外部融资,我有信心短期内做出阶段性成果来。”陈元光显得信心十足。
林甲不解道:“你想做冬眠技术研究我没意见,甚至想把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上面我同样没有意见,我尊重你的决定,这是你的公司。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同时开展其他业务,像疫苗研制,我相信很多医药巨头都想和你合作,你只需要花一点点力气,就能获得不错的结果,为公司积累一定的现金流。
为什么不做?”
林甲不太想和陈元光在这上面产生争执,在一开始双方就无法达成一致的话,对于共同创业来说是很致命的。
林甲之所以没有选择要入股陈元光的企业,是因为她也只是想着初期帮陈元光打好基础,给自己积累经验,等奠定基础之后,她早晚要回家族企业任职。
陈元光说:“因为有价值是你所以为的,关于病毒变异的预测模型发出去之后,它就会被其他医药公司所利用起来,那不是专利,只是理论知识。
医药公司不会说不能用我研究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实践,因为模型写的非常清楚,包括算法和设计逻辑都写的很清楚,他们需要我的地方很少,无非是结合新的病毒变异数据做模型优化。
那个价值有限,我除非愿意和一家签那种独立合作加保密的协议,他们才可能愿意付费。
但是我赚到的钱,最终都会转移到疫苗上,变成大家注射疫苗的成本,我不想这么做。
我会做这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我会公开,我不想赚这个钱。”
林甲意识到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吃过太多苦头,陈元光身上的理想主义气质非常浓厚,赚钱欲望也不强烈,陈元光在大学时候能吸引她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气质,但是当他是商业合作伙伴的时候,他的想法又让林甲很头痛。
“好吧,我尊重你的想法,公司你打算叫什么?”林甲问。
陈元光说:“光甲科技?”说完他盯着林甲的眼睛,林甲心想终于不直男了一回,不过光甲科技什么鬼,也太难听了。
“这名字听上去和做机甲的公司一样,会不会不太好?”林甲说得很委婉。
陈元光一挥手:“不会,我为大家打造的盔甲,这个寓意不是很好吗?”
林甲已经无力吐槽了,刚才还想你不直男,现在怎么又开始直男了起来:“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在漕河泾的实验室里,光甲科技就这样成立了,陈元光对于光甲科技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做到全球第一那不是手到擒来。
林甲则充满了忐忑,觉得这会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败笔,顶级科学家和顶级商业精英联手的第一次创业,难道就这样失败告终吗?
林甲光是想想就摇头,作为完美主义者,她不想自己的履历有污点。
“元光,名字想好了,手续什么的我去办,招人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招?”
陈元光说:“找猎头吧,先把工商手续什么的办下来,先招个副总进来,然后让他去搭建整个组织架构。”
林甲伸出手来盘点:“法务、财务、人事这是最重要的,前期可以让人事兼综合,前台的销售和商务团队不用急,最多一个人就够了,没有可以商业化的成果之前不用急着招人。
最后是研发团队,研发团队你打算招几个人?”
陈元光心想,“我一个人就够了。”口头上却说着:“十个人左右?招两个博士八个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