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贾琮编故事
贾琮一呃,差点被憋死,但也很好奇,遂问道:“你是为这伤心,不是为了你二嫂昏迷不醒吗?”
惜春看着他满眼鄙视道:“二嫂子才不会有事呢,二哥哥难道希望她有事吗?”
贾琮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这反问一句把他将了一军,只好悻悻的回答说:“瞎说什么!你二嫂只是睡着了,早就跟二哥说过了,要睡很长时间才会醒。”
“真的!二嫂子真这样说的?”
贾琮惊愕了一下,明白自己被带进沟里了,无奈的苦笑道:“好了好了,哥说的都是真的,哥哥向你保证,你二嫂子一点事都没有。”
“这样啊,那没事了,二哥哥爱娶几个就几个,反正我二嫂子最大。”
惜春顿时满脸云开雾散,摆摆手带着入画等几个丫头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没一会儿功夫,尤氏就带着元春姐妹几个过来,询问了他刚才说的话,这下贾琮抓麻了,实话又不能说,谎话不知道该如何说呀。
只好硬着头皮编起瞎话来:“你们都听说过的吧,小时候林姐姐身子弱,来了一个和尚说要带走她才能免灾,姑父姑母不同意对吧?”
这事当初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时有过交代,除了贾元春不在家外,其他人的确都知道。
听到他这话纷纷想起来,一个个点着头,但满脸不解的望着他。
贾琮一看继续道:“这次送姑父南下安葬,那和尚又找上我跟林姐姐,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被我拒绝了,可他临走前念了一声佛号把我镇懵了,清醒过来后林姐姐满脸的惊讶。”
说着停下嘴看向大家,观察起大家的神情是否相信。
尤氏催促道:“惊讶什么快说呀!”
“林姐姐她……”
贾琮迟疑一下继续道:“她说老和尚传给她一套睡罗汉功,可以一睡三年,在梦中感悟佛法。”
“这不可能!”
探春马上反驳,严肃的盯着他道:“林姐姐昏迷之前吐了血,要是练功怎会如此?再说子不语怪力乱神,琮儿是朝廷大臣岂可信这些。”
“福生无量天尊!”
贾元春唱喏一声,看向探春道:“三妹妹所言、琮儿在外面是要注意,但在家中姐姐接受你这说法。”
“大姐姐!”
探春急了,可元春抬手止住她道:“三妹妹忘了太医是如何说的,琮儿媳妇脉象平稳仿佛熟睡般,查不出病在何处,至于那口血更像是陈年淤血,根本不像新鲜吐出的。”
“这……”
探春怔住了,林黛玉昏迷前太医来问诊,大家都在场,自然知道详细情况,当时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为何。
现在贾琮这说法若是真的,那就能够解释了,只是不信鬼神的她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情。
“琮儿,林妹妹有没说那老和尚为何要传她这些呀?”
就在探春发愣之时,迎春温柔的声音响起,直指问题核心。
好在贾琮在开始编故事之前,已经想好了如何圆谎,听到这话脸色纠结起来。
好半晌才叹口气道:“说了,她说那和尚说,三年梦中悟道后若是还不愿出家,那就说明与我佛无缘,若是愿意出家,他再来引渡。”
这话一说惜春登时急了:“那如何行,要是二嫂子真悟了出家去,那二哥哥怎么办?”
贾琮苦恼道:“就是,那老秃驴就不是好东西,可偏偏林姐姐要试一试,我都没来得及拦呢。”
很快这事就被老太太知道了,正在担心黛玉病况的她,赶忙叫贾琮过去亲自询问了一通。
亲耳听到后怔怔了良久叹息道:“这些僧啊道的最是讨人厌,可偏偏能蛊惑人,玉儿也是的,平时那么机灵的一个人,怎么就信了他呢。”
这事就此定性下来,开始几天大家还将信将疑,可随着半个月过去,太医几次检查后,都说林黛玉生机正常,就是像在睡觉,大家渐渐地也就信了。
当然贾家严禁这些事传出去,也幸好贾琮等不曾在其他人面前说这些,知道这说法的全是贴身的大丫鬟们。
这些人不同于其他人,明白那些事可以说,那些是决不能说的,因此倒是被禁止住了。
也是,能当上贴身大丫鬟的,都是最出色的,也都是经过考验才能上去的,即便有自己的小九九,但忠心都不曾失去。
像原来的司琪,你要说她不检点可以,但要说她对迎春不忠那是不能够的,她们这些人是有分寸的。
日子悠悠过去了,又是阳春三月,十六岁的贾琮已经不再是少年模样,只能感叹古人实在是早熟。
其实古代人营养缺乏,应该比后人晚熟才对(贵族不算),但奇怪的是古人却普遍早熟。
十二三岁结婚生子的比比皆是,应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吧,另一个可能,那就是人类一直在退化。
越是科技发达,人类退化的越厉害,不然找不出其他理由了。
“二爷,老太太叫你过去。”
这天贾琮休沐在家,刚刚跟同僚聚会回来,就见到红玉迎上来说道。
不解问道:“可说了什么事吗?这段时间应该没事才对呀!”
佩凤、谐鸾几个上来帮他换衣裳,红玉回道:“琥珀姐姐没说,只说了二爷回来后千万记得过去一趟。”
贾琮松了口气:“那就没坏事了,应该是老祖宗想我了吧。”
随即叫上鸳鸯和紫鹃一起去了荣国府。
一番见礼后老太太先问了紫鹃,林黛玉今天的情况,再问一番鸳鸯宁国府的下人们有没有守规矩等。
最后看向贾琮道:“你岳父去了也半年多了,皇上圣旨也下了三个月了,你可有看上谁了?这事咱们家不能耽搁,否则会被质疑不尊圣旨的。”
古人为岳父守孝是三个月,因此贾琮早就除服上班了,老太太着急这事就很正常,毕竟那是圣旨。
你可以不用马上成婚,但不能没有态度,至少要做出求亲的姿态来,说明你把这事放心上了。
因此贾琮一听是这事,也赶紧正经道:“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儿这事恐怕要大嫂子张罗了,叔父那边肯定是指望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