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缺爱
标题选用“缺爱”而不是“抑郁”,大抵是因为我不想给自己贴一个“症”的标签。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爱或者别的,只是把想不通事情时会上网搜一下,以解答内心的困惑。比如我做这件事为什么会被别人说成幼稚或者别人说我幼稚我很反感正常吗?确切的说,这时我更希望是我的认知有问题——希望是自己的认知不够,才导致事情的发生或者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也就是说,我寻找答案的初衷是想找到“教自己如何做才能避免被说成幼稚的方法”或者“这件事是我不对还是别人不对”的确切的解决办法。
但看到别人问这类的问题大都被一些标记着“心理学”字样的人回复了焦虑、抑郁、或者缺爱、讨好等等字眼。同时也给出确凿的“理论依据”,无形中像是把问这些问题的人标榜成了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或是需要被“疏导”的人。
后来,像缺爱、没有安全感等等这些字眼,不仅没让我知道事情该不该那么做或该怎么应对、怎么想;反而无形之中让我把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都归咎于:童年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等等心理问题上。像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父母或者把问题从身上“撇清”了一样。我反而放弃了继续寻找解决办法,而是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如何缺爱、如何没有安全感,是不是抑郁了等等。
时间长了,我就像个长不大的“巨婴”一样,思想没有进步,行为没有改善,反而多了“缺爱”这个沉重包袱。我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推向“不是自己造成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变得渴望有人同情我,渴望有人知道我是因为缺爱才那么做的,我应该被理解和原谅!我怨恨原生家庭带给我的伤害,也埋怨别人不包容;那些消极的、负能量的词汇渐渐占据了我的词汇库。
直到我影影绰绰地意识到自己把一切都归因在别人身上时,又陷入了一种逃避责任和甩锅的“羞耻感”中,好像做什么都不行,变成了真正的“被孤立”的人。
一念之差让我把自己同他人“隔绝”起来,以“缺爱”的名义去定义自己的言行;让我毫不顾忌并且理所当然地伸手向别人索取“关爱”——得到就暗暗窃喜,得不到就缩回自己的“缺爱”标签里当个“受害者”。全然不知自己的思想早已被潜移默化。
当然,我这么想的时候已经是把自己推向“孤立无援”的时候了。
我不禁在想,正常人去研究心理学真的有意义吗?就像一开始不知道癌症的人,身体不舒服去网上寻找答案时了解了癌症。这时,如果不严重就暗自私肘、得过且过;感觉对号入座时,就去医院检查。检查没问题了还好,但就这么过去了吗?下一次再出现同样不舒服时,会不会觉得上次检查有疏漏或者上次检查的时候没问题这次有问题了呢?该不该再去检查?不去的话万一真的得了“癌症”呢?
我并不是说身体不舒服了不能去医院,而是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不安?知道这些真的有必要吗?还是说心理和身体一样,都需要按时“体检”?知道得越多就能越理性看待问题吗?还是知道得越少越好?我想这跟“缺爱”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小结:
①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心理标签,比如缺爱、抑郁等。
②寻找问题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归咎于父母或原生家庭。
③不要以缺爱的名义去索取关爱,而是积极寻求自我成长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