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龙兴之地
徐远一边撸串一边刷着视频,关于这次视频中提到的肉鳍鱼徐远也没有太上心,也是考虑到这个肉鳍鱼也基本要到奥陶纪、志留纪之后的泥盆纪才能见到,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美美的吃完了晚饭之后,徐远和店老板打了个招呼,便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内。之后的几天徐远上午健身,下午去参加了点聚会游戏,同时徐远也在招聘软件上重新上传了一份简历,打算找一份不是很忙的工作,方便自己进行回溯的同时,让自己心态向正常人的方向去转变。
几天过后,徐远准备好了再次开始回溯,白光闪过徐远又回到寒武纪的海底,这次徐远的目的十分明确找到那只真正的脊椎动物。
从前段时间的几次回溯,徐远就已经确定在寒武纪这个时期,游泳滤食的生态位真的尴尬的要死,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却不见多比固着滤食能多吃多少食物。不然也不至于一批又一批的生物选择进入固着滤食的生态位。仿佛就是注定了脊索动物就要永远的沉沦下去。
作为过来人的徐远知道,哪怕千难万难终归是有那么一支脊椎动物坚持了下来,成为后日后制霸整个动物界的至高存在。毕竟如果没有这支动物,也就不会有徐远现在的观测。
寻找这只极其顽强的脊索动物,徐远也没有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毕竟脊索动物在寒武纪只能算个边缘角色,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头索和尾索动物,真要大海捞针几乎是不可能的。
徐远根据回溯仪的地图,瞬移来到了脊索动物的龙兴之地,寒武纪时期的云南帽天山地区。作为一个古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徐远知道云南澄江生物群的地位就相当于莫斯科保卫战在二战中的地位。1984年7月1日澄江生物群第一次展露在世间,那会徐远还没有出生,甚至徐远的父母都还没结婚。
虽然澄江生物群的发掘和发现一直持续到12年之后,但是作为14年才步入大学的徐远来说,完全没有参与的可能,倒是徐远的导师曾参与过部分的挖掘和科研。
徐远的思绪回到了当初的课堂上,回想着自己导师慷慨激昂的谈论着挖掘时的经历。刚刚踏进古生物学的徐远还远远不知道澄江生物群的重要性,但是一年之后在彻底了解古生物之后,徐远才明白澄江生物群不仅仅是华夏的瑰宝,级别要再高出很多,它是整个古生物学界的瑰宝。
澄江生物群再现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澄江生物群化石保存在细腻的泥岩中,动物的软体附肢构造保存精美,且呈立体保存,现今生物所有门类的远祖代表都有发现。徐远知道当时教科书上的许多寒武纪物种复原图均以来澄江生物群的那些精美化石。
甚至不需要徐远具体去回忆,身处在寒武纪澄江地区,徐远目之所及都是五花八门的物种,不管是徐远之前观测过的生物,还是没有详细观测的生物,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像藻类、海绵动物、刺胞动物、鳃曳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古虫动物、脊索动物在这里都能找到。
徐远想到自己毕业之时导师送给自己的奇虾化石——双肢抱怪虫的前端附肢化石,就是属于此地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想到这里徐远突然有点怀念当初上学时的自己,徐远打算过年之时去看看当初导师。
徐远越想越觉得兴奋,当初求学时的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再度涌上心头,徐远突然看到脚下海床上的一只比较奇怪的三叶虫。徐远直接从外观上就发现了它的不同,没有胸节,外壳尚未矿化,只有头部和尾部。背甲分头尾两部分,头甲半圆形,尾甲呈半长椭圆形。
通过回溯仪扫描显示,这是一只叫做纳罗虫的海底爬行泥食性的无脊椎动物。和早起的三叶虫的近亲。徐远也没想到这次回溯第一眼就看到这个小东西,作为节肢动物门的一种,在寒武纪确实遍布世界各处。徐远知道这个小东西的化石第一次出现在加拿大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
而真正让它名声大噪的原因在于它是帽天山地区第一块被发现的化石,自此之后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澄江生物群开始暴露在世人眼前。直到2012年7月1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上,澄江化石地顺利通过表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华夏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华夏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而通过纳罗虫可以看出,从加拿大到云南,此时的节肢动物真的遍布世界各地。徐远也没想到,自己随便的一个传送就发现了一个后世古生物界的一个大明星。不过徐远明白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真正的脊索动物,这里不是徐远确定的唯一目的地,但是却是最有可能找到,毕竟徐远知道这里可以出土过很多脊索动物的化石。
在寻找了一段时间后,不出所料徐远找到了一只坚持运动的脊索动物,用它们那标志性的腮腔在浅海中滤食浮游生物,谁能想到这些张着大嘴四处乱游的肉虫子经过亿万斯年的演化,会成为真正的地球霸主,最为成功的演化路径。
此时这些脊索动物在演化上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头从哪来,眼前的这些脊索动物和头索动物无比相似都是没头没脑的的存在。徐远之所以确定它们不是头索动物的原因在于,它们已经开始在向有头一族尝试,而头索动物则是彻底躺平。
通过回溯仪徐远观测到,为了让自己长出脑子,这些脊索动物选择了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