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学业达标考试要先定“标”
学业达标考试要先定“标”
我们一直没有判定学业是否达标的“标准”。
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是有“课标”了吗?“课标”实际就是以前的教学大纲。“课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很多就是知识词条、概念词条和原则性要求,属于“模糊语言”,严格意义上讲是不能作为标准的,因为标准必须是具体的、精准的、可操作的。比如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理解有关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用这些概念和性质对简单图形进行论证和计算的方法”。请问:学生会做哪些题目为“理解?能得多少分叫“掌握”?如果确定考60分为达标,那么同一个学生或年级,用甲卷得90分用乙卷得20分,请问标准在哪里?能说考20分未达标考90分达标吗?学业是否达标及达标程度怎样测量如何比照?使师生几十年来不堪重负变化无穷的无边题海都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各种高难度的奥数题也没超纲没超所谓的“课标”。因此现行的课程标准其实并非是科学的可操作的检测工具和能用来对照是否达标的“技术标准”。
1.要确定训练标准。
教育也是训练的过程,结果不能取代过程,并非只要检测能达到符合标准的分值,所谓能得到及格以上分数,就可以有无必要的训练无所谓,训练或多或少无所谓。是否完成某一阶段的教育并非只看是否通过了某一阶段的考试,还要看是否完成了某一阶段的训练过程。比如在某一教育阶段,该写多少篇作文,该看多少课外书,该上多少节体育课,其中篮球几节武术几节,该演算哪些数学题,该画哪些画,该完成哪些实验操作,等等,都应有科学、必要、有度的训练标准。
文化课的训练标准说白了主要是练习题库,它应当是经过实践检验科学论证确定以后由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是公开透明的。在学业达标考试阶段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库以外的练习属于超标,是违规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反,不完成练习题库的作业属于训练不达标,也是违规。
市面上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二,以及高一高二各种练习册习题集可谓书山题海,说明:孩子该做哪些题,该练习多少次,做多少遍,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
2.是要确定检测标准。
包括试题库、试卷样本(提供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以及运动和动手课程的检测标准等。试题库等检测标准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公开透明。达标检测试卷必须按照样本试卷所要求的题量、题项、题型、结构、知识点的分值分配等标准从题库中选考题组合而成。严禁不按试卷标准用试题库以外的试题检测学生,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检测标准。
训练题可能是试题,也可能不适合做试题,却是必须的。列为强制标准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应当是统一的,不可随意而为、各唱各的调,否则就不能形成统一标准。
练习标准和试卷、试题标准是在对过多过滥五花八门的习题、试题和试卷去芜存菁、化繁就简后形成的:它是公开的;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也为规范,如同制度,必须遵循;或为“标准”工具,可直接用来对照、检测达标情况。
10年学业达标考试不涉及竞争、选拔、淘汰,题目应适可而止。
目前亟需将课标或教学大纲具体化,用具体的和范围固定的训练标准和检测标准体现出来,用强制性标准排斥加重课业负担、祸害基础教育多年的“非标准”。
初三、高三实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可能有定型的公开的题库,否则如何“竞赛”?如何拉开分数档次对生源进行选拔或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