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桐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听雪·赏天籁之清音

昨晚下起了初冬的第一场小雪,在窗边就听到雪洒落的声音,细微的落雪声让人感到寒夜特别的宁静。冬季总盼着下雪,就是为了一场听雪,为了感受冬日温馨、浪漫的氛围。

雪洒落在窗户上,是要在夜里很静时用心去听的,声音也是极柔软的,让人感到世上一切尘俗都被净化了。“飞雪有声,唯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浙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这是明高濂在《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对听雪感受,写的很清雅。

听雪就是听大自然天籁之清音。大自然天籁之音我一直很喜欢,记得三十年前我就养过画眉了,朋友说老年人做的事,我只是喜欢听画眉鸟的叫声,它叫口多很婉转,也有模仿山里的鸟的叫声,很动听,特别是晚间静静看书的时候,画眉间或有轻软小口鸣声,很动听,冬季在阳台上晒太阳时画眉也会像唱着小曲,让人感到很闲适。

当然我也喜欢听大自然的各种清纯的声响,如流水、鸟鸣、虫声等。那时我曾用录音机到山里录音流水鸟鸣,在家里播放,但录制效果差,杂音多。我更喜欢在电脑上合成音乐,用大自然天籁之音做音乐背景,特别是听古琴曲如《高山流水》等,配上流水鸟鸣声,再煮一壶茶慢慢细品,氛围感特别好,特别有情致。后来网上有很多大自然天籁声响供下载,我可以用两个播放软件一起播放音乐和流水鸟鸣等声音,给自己的书房茶室,创造一个身临大自然环境之中的学习休闲氛围,更是给心灵营造了一个净化的空间。

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雅士也是对大自然天籁之音有很多感悟。如一些高人隐士善隐于山林,是因有大自然天籁之音;特别在宋明时期文人善以山水画寄情,如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就从画中听到流水鸟鸣声,王原祁的《秋江归棹图》听到欸乃声,恽寿平的《清溪结茅图》听到流水古琴声等,中国山水画长于表现意境,其中就有看不见的大自然天籁之音,他们通过寄情山水,表现了中国文人与天地山川合一的广阔胸襟。

我们从很多一些文人的杂记中看到他们对大自然天籁之音及人间清音也有很多感怀。首推南宋人倪文节在《经鉏堂杂志》中提到“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清者也”,应是清耳之音,慨之较全。明末将士瞿式耜在《和宋为溪十声韵》归纳为十声只是就倪文节的十声其山禽改了读书声。还有晋谢灵运《登池上楼》有“飞鸿响远音”,吴从先对之为“天际真人之想”;宋赵希鹄《洞天清禄》有“地幽境寂,更有泉石之胜,则琴声愈清。”;宋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屠隆《娑罗馆清言》有“流水堪听,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吴从先《小窗自纪》“孤尊听夜雨”甚有论声之韵,曰“论声之韵者,日:溪声、润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芦蕉雨声、落花声、落叶声,皆天地之清籁,寺肠之鼓吹也”;倪允昌《光明藏》有“闻村落数声,听晚风三弄”也论声曰“听澡布,可涤蒙气。听松风,可豁烦襟。听檐雨,可止劳虑。听鸣禽,可息机营。听琴弦,可消躁念,听晨钟,可醒溃肠,听书声,可束游想◎。听梵音,可清尘根。”;陈益祥《潜颖录》有“流水之声可以养耳”;谢肇淛《五杂组》有“芭蕉淅沥作声,亦殊有致”;陆绍珩《醉古堂剑扫》有“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清王晫《快说续纪》夜半初限,扪心偶无一事,都听钟声将冉从云间度,下亦快故!;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明李鼎《偶谈》“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雅有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清王晫《快说续纪》“憩松阴下。听石润流泉,时与松涛相。”;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情》“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明高濂《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飞雪有声,唯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浙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深幽境,夏趣颇多。当残春初夏之时,步人林峦,松枝交映。遐观远眺,曲径通幽。野花隐隐生香,而嗅味恬淡,非檀麝之香浓;山禽关关鼓舌,而清韵闲雅,时抱焦桐,向松阴石上,抚一二雅调,……远听山村茅屋傍午鸡鸣,伐木丁丁,樵歌相答”;明文震亨《长物志》卷四“百舌、画眉、鹳鹆.饲养驯熟,绵蛮软语,百种杂出,俱极可听,然亦非幽斋所宜。”;清张万钟《鸽经•论鸽》“蛩吟苔砌言其细,逸人之情,悦人之性,惟此声与琴音相类。”。以上这些文人所感悟大自然天籁之音,也是他们体验精神自由而获得的审美趣向吧。

半窗一几,外有积雪,昨夜听雪所悟,今之煮雪烹茶,远兴闲思以记之。

2023.12.20于三径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