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却坐不住的孩子:多动型儿童养育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问题不只是“多动”

多父母坚持认为“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即便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也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等孩子大一些自然就好了,并不需要特别在意。诚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常常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多动–冲动的问题也确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得趋于稳定,即便与同阶段的其他孩子相比依然有差距,但是他们完全可以适应一般的社会规则和学习生活。所以,倘若能够在这些孩子的成长早期,为他们打造与之特点相匹配的教育环境,那么他们很可能与正常孩子无异。只是,这只是个假设!

首先,人的发展不仅关乎于“拥有怎样的能力”,还更多关乎于“具备怎样的心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需求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败感,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他们的习得性无助感和自卑感。即便他们的能力提升了,也无济于事,就像一只从小脚被绑在木桩上的大象,只要轻轻用力就能挣脱桎梏,但是它早已丧失了信心。

另外,塑造理想化的成长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悖论。我们姑且认为,只要条件得当,便可以打造出适宜的教育环境,但是只要涉及环境的变化,被掩盖的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原有的一切理想条件都变成了阻碍适应的因素,成年后的孩子会把体会到的挫败感归因于曾经的教养方式。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社会适应性与人格独特性之间的平衡,虽然鼓励大家采取平常心来面对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违背基本社会规则的行为放任不管,相反,对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并帮助孩子适应社会。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绝大多数多动症儿童都具有一系列行为、情绪和心理问题,多动型儿童也常常因不当的教育方式,成为行为、情绪和心理问题高发的群体,具体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如下。

抽动类相关障碍

有些孩子总是不自觉地、频繁地做出一些奇怪的面部表情(如眨眼睛、舔嘴唇等),有时还会伴随着嗓子里发出奇怪的声音或嘀咕声,这些都是抽动症的表现。虽然在最新的疾病诊断学中有更复杂的细分,但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症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动力被严重压抑所导致的躯体化表现。比如,眨眼睛意味着想看不让看,动嘴巴意味着想说不能说,耸肩膀意味着想动不能动。虽然缺乏科学的论证,但这些说法符合现象学的论调。

临床上很多多动症儿童都是因为抽动症状而来寻求治疗的,这是因为这些孩子频繁的失控行为导致他们常常被过度约束并因此感到手足无措,原本炙热的发动机突然熄火,车体被憋得像一个失控的炸弹,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所以,我们若单独解决“抽动”的表象问题,不但不容易缓解症状,而且常常“按住”这里,那里又出现了问题。

即便没有发展到抽动症的水平,多动症儿童或多动型儿童依然常伴有一些小动作,比如,吃指甲、啃手皮、搓书角、咬橡皮等,这都是他们为了克制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自我调节方式,其背后的心理动力学病理逻辑是一致的。

情绪情感障碍

有调查表明,多动症与抑郁症“共病”的比例高达50%,这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明明大大咧咧、“记吃不记打”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呢?原因在于,很多多动症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且敏感,只是他们不善于表达情绪,这就让我们觉得他们的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当接收到更多的消极评价后,他们会自暴自弃,畏难的情绪逐步升级,在极端情况下,就会发展成抑郁症。

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儿童抑郁症并不全都表现出与成人一般的“消沉”和“孤僻”,而是可能表现为“情绪、行为失控”,只不过我们难以将这些行为与他们日常的乖张表现区分开来,因此他们也不会得到宽慰和重视。这导致病情悄无声息地恶化,直到不可收拾时才被发现。我们知道抑郁是心理疾病中的“杀手”,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往往天生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这导致他们因抑郁产生的冲动性自杀的比例极高。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多动症及相关气质问题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这就提醒我们,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是否异常。如遇问题,请及时就医。

大圣心法

一个腐烂的柿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有人把它端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