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看到元素周期表时,我们惊叹于人类的伟大,一张小小元素周期表就把万千世界支撑了起来。人类的发展也是不停地发现和利用新元素的过程,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各种元素组成了多样的物质世界,而经过人类使用后的物质,最终都去哪儿了?有多少继续在我们的世界中得到回收利用?事实上,答案是残酷的,只有18种元素回收使用率达到或超过50%,大部分元素经使用后将直接进入垃圾中。垃圾是人类存在的万年例证,犹如一面文明之镜,忠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生活风貌。它虽然不语,却记载了英雄帝王的文韬武略;虽然不言,也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考古学家醉心于发掘古代垃圾,不放过一丝一毫,因为它是还原历史的一手资料。但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每天产生的新鲜垃圾因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受到待见。
垃圾到底去哪儿了?对世界的好奇不断开拓我们的视野。好奇小狗是怎么长大的?好奇为什么飞机能在天上飞,而汽车不行……好奇带来了问题,问题带来了创新。对于垃圾本身,我们也应心存这种好奇。物质是不灭的,我们丢弃的垃圾到底会有怎样的归宿?一部纪录片中的小女孩总爱问爸爸关于垃圾的事情,“我们的垃圾被丢到垃圾桶之后又被送到哪里去了?”“爸爸,你看我们家每天都要扔好多垃圾哦,那垃圾处理站会不会装不下呢?”“爸爸,是不是世界上只有一个垃圾场,能把所有垃圾都装进去?”刚开始爸爸还能回答,但是越到后面,爸爸其实也不知道垃圾到底是去哪儿了,是被怎么处理的,这在现实中也是大部分公民的困惑,故事中的爸爸干脆带着女儿一起去实地探索垃圾的去处。而这也正是“无废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让垃圾制造者——人类能够全时段、全过程地了解垃圾产生和处理过程,进而带动源头的削减和关注过程中的回收利用需求。
垃圾问题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也是一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量标准。笔者作为行业内的一员,在与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等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每个人都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无从下手,也常常怀疑分类后的去向是否和不分类没有差别。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于垃圾分类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期望编著一本可以传播垃圾分级管理理念及知识的通俗读物,这是本书撰写初衷之一。我们在羡慕发达国家找到了一条垃圾分类循环利用之路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国家其实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但所有探索中的国家都有一条共性认识,即垃圾问题和解决需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需要全民参与。能借此书帮助读者了解垃圾分类的前世今生,特别是知道如何去操作,这是撰写本书的初衷之二。
本书是笔者二十余年从事垃圾处理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开始,只知道要做这个事情,有素材、有目的,却无思路,无中心,毕竟垃圾问题涉及面广,包含垃圾的产生、收运、处理处置以及二次污染的控制,如果往前推进,则会跟城市的整个新陈代谢以及物质的循环过程息息相关。为了青少年能读进、读懂,笔者苦思多日,偶有所得,最终把议题定位到青少年应该了解的知识中。
垃圾是人类生存的印记,像影子一样与我们同在。通常认为,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革命都是最难的事情,而解决垃圾本身问题不啻为一场自我革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随手丢弃到随手分类。本书旨在告知大家垃圾的处理处置方式,回答“垃圾去哪儿”这个疑问,为青少年播下希望的种子。
本书参与编著人员中,楼紫阳、盛依婷、刘佳、张可、陈思勤、李济阳、吕泓颖等负责了文字工作,彭米苔、梅瑶炯、温小明、张可、吕皓然、张刘心、楼上达等负责了插图绘制工作。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若存在纰漏或表达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出或提出改进方案。本书编写也得到了上海市环境与生态Ⅳ类高峰学科、“科技兴蒙”上海交通大学行动计划专项(SA1600213)以及国家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建设“无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