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三:让未来叩问当前——新的发展观
认真读完《异度均衡》的书稿,我觉得耳目一新。显然,这是难得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也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微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论和工具,给许多新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带来了理论启发。我应小黄同志之邀为这本书作序,所以不揣冒昧,对异度均衡理论做一个简单评价。
一
均衡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特别是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如何通过约束条件计算经济变量之间的均衡点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中,均衡点也是检验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参照标准。因此,均衡思想贯穿于整个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始末。
然而,现实世界是复杂多变的,特别是大部分理论经济学基于一些严格的假设条件进行均衡分析,这导致现实观察与理论模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更何况,一些经济学假设也频繁遭受质疑,例如“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假设,然而现实中经济行为个体并非完全遵循理性人的行为模式。这也促使理论经济学不断改进模型假设,在更加贴合现实情况的前提下,讨论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等问题。除此之外,万物相连,也就意味着客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数学上表现为非线性关系。但鲜有经济学理论侧重采用一阶导数求均衡点的方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采用线性的“无机研究”方法来分析客观世界中的“有机整体”,因此,得到的相关结论往往脱离现实情况,这也是经济学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理论存在很多欠缺,这也成为我们对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反思和完善的动力。朱小黄博士与谭庆华博士基于现有经济学理论,结合多年以来对现实经济发展的观察和相关从业经验,认为现有经济学理论中的纳什均衡是以主体“唯利是图”为假设前提的,丢失了特定人文环境下的公平需求,而且一般均衡的假设建立在相对确定条件下,这些潜在问题不能够全面揭示不确性状态下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现实经济现象。他们认为,在进行均衡理论研究时,要将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统一的、一以贯之的过程,要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纳入均衡研究体系,其中时间维度主要指时间曲线上的不确定性及波动,空间维度主要指空间变化下的机会成本,而公平尺度是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综合考量。除了设定某种条件下的分析,凡是动态的分析就必须考虑“异度”,即不同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经济均衡问题。均衡理论的完善,不是新旧替代的过程,而是不同条件下不同理论框架对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朱博士认为,如果将未来这个附有众多经济变量的组合事实纳入考虑,就提出了新的均衡条件和新的算法问题,并且将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建立第三类均衡的观念、方法、工具和一整套思想体系,可以将其称之为异度均衡理论。我将基于自身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对相关经济问题的观察,对朱小黄博士提出的异度均衡理论进行简要评述,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异度均衡理论主要观点的总结,第二部分分析了异度均衡理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第三部分是对异度均衡理论的总体评述。
二
异度均衡理论有许多原始创新点。首先,异度均衡理论以客观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作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认为不确定性是风险和收益的源泉,并试图采用拐点的概念表达从不确定性出发,借用风险计量的方法预判未来趋势的新观察角度,以此形成新的经济研究体系。其基本逻辑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可计量的,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存在正面与负面作用共存的发展悖论。找到正负两面的均衡点就是解悖,一旦经济事物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经济事物就会沿着某种趋势发展,并达成新的均衡。这代表某种新趋势的转折处,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拐点,即数学曲线上的某个点。在经济学中,可以依据这个拐点预测未来的某些发展趋势。
其次,异度均衡理论认为拐点不是终点,而是某种客观存在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之后,经济发展新趋势的起点,是新的均衡关系形成之前的某种趋势性的非均衡点。寻找事物拐点的过程总是在计量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以确定一个最佳状态的拐点,过了拐点,风险成本会越来越大于风险收益,从而引起质变。
再次,异度均衡理论从波动的本质出发,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增加了不确定性与波动、风险成本、机会成本、公平尺度四个明显同当前收益与成本、投入与产出具有均衡关系的变量,结合收益损耗分析理论,计算异度均衡模型的均衡点。总体而言,异度均衡理论致力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对经济运动中的某种均衡状态及拐点进行理论阐述,并运用数据模型对其进行计量,从而升华现有的经济资源配置方案,校正当期人们的经济行为,预警未来发展的风险。
三
我本人在经济发展、国土资源、人口问题方面多有关注和研究。本书提出的新理论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朱博士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动物本能上的策略,这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人口方面,人群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人群的生育状况,其中,财富状态起决定作用。富足会使人们追求生存质量和整体进化,而贫困则会使人们以较高的出生率来对抗自然损耗,以低质量生存确保种群的繁衍。任何人为的行政干预都有违这一自然规律。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有趣问题。
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解释现实问题,一个有效的经济理论应该能够有效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或者指导现实经济政策。从异度均衡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理论内涵来看,异度均衡在解释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公平问题和政策后果评估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理论优势。
第一,异度均衡理论提出了“拐点”的重要分析视角,该视角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中具有重要的解释能力。西方经济体中的资源配置主要依赖市场机制,而中国的资源配置主要依赖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而且两种机制的互动关系成为激活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的重要动因。中国的体制改革始终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展开,可以说政府与市场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中国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那么,如何让这些因素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维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呢?异度均衡理论基于总收益与总损耗的关系,选取一些关键经济指标,量化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合理区间。这为界定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刻画资源配置中的潜在风险提供了预警工具。
第二,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形看,可以将传统的计划经济看成是同质场景,而产品、要素和资产市场化则是异质性变化的过程。因此,从计划向计划与市场并存,以及再向市场经济并轨的二元体制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也不是平稳、连续且均衡同质的变动过程。自1978年以来,中国每一次大力度的改革和开放,对于发展的作用都是猛烈和外推式的,GDP变动曲线呈三次倒V奇点式分布。当然,在这种二元体制同质与异质之间相互螺旋式转轨和变化发展过程中,既有中国、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充满高风险中的高收益,也有俄罗斯和南斯拉夫等国家改革的高风险带来的低收益。因此,如何在二元体制同质与异质的交互影响和转轨中,既通过非均衡的改革获得突破和发展,又防止某项改革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造成转轨的重大损失甚至失败。这就需要应用朱小黄博士的异度均衡分析方法,在各种行动、路径、结果中进行仿真推演和科学抉择。
第三,异度均衡理论可以应用于重大经济政策的分析。异度均衡理论通过计算总收益与总损耗,可以形成对经济政策效果的评估,其中该理论涉及的收益与成本具有宽泛性,突破了现有关于收益与成本度量方式的局限性,不仅将显性收益与成本纳入分析框架,而且从不同维度刻画了与经济政策相关的隐性收益与成本。从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未来国家的发展规划应该更多地考虑异度均衡,尤其是需要将未来风险纳入规划中来。
第四,异度均衡在分析社会公平和风险预警方面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由于异度均衡理论充分考虑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因素,因此,在分析均衡点的过程中与现有均衡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异度均衡理论从未来角度对当前交易提出了解决公平问题的方法。任何当期的交易或投资,都应当建立在异度均衡理论的框架基础上才是合理的。特别是在资源配置的代际公平方面,该理论将未来的收益和损耗纳入当期的经济资源配置分析框架,终于使代际公平的正确观念建立在可实现、可观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底层逻辑问题,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污染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在异度均衡理论框架下迎刃而解。同样是基于较为广阔的分析视角,异度均衡理论认为,只有风险承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有效落实时,决策行为才能受到合适的约束,经济行为才能得到该有的激励,才有可能实现交易公平。
四
总之,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非常多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往往不能在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中找到答案。因此,基于中国现实,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非常必要。朱小黄博士提出的异度均衡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概括而言,该理论将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等因素纳入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对不确定性的讨论,提出探讨未来经济发展、未来社会公平等重大问题的理论框架。从理论框架和应用分析来看,该理论具有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特殊性的理论优势,这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有益尝试。从产生的过程和应用场景来看,异度均衡理论将在扶贫政策评估、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性风险预警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理论的发展需要持续的投入和不断的优化,完善的经济学理论需要聚焦研究的主题,将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我认为这是异度均衡理论需要继续深化的重要方面。总体而言,异度均衡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理论将在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2022年春于海淀大有北里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