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洞见:哲学与认知科学明德讲坛对话实录(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毕彦超

谢谢朱老师的邀请。我觉得今天的会议安排特别“赞”。陈小平老师是做机器智能的,我是一直做人的研究,后面要发言的杨天明老师正好在做动物的研究。而这几套系统间的智能,其相似性是否可以对比,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玩的问题。理解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或者至少我)理解人的智能系统。

我觉得跨学科的这种讨论,其实是要花很多时间,要彼此去理解每个学科的核心问题和思维或者说研究方式。

我一直在做人的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到认知神经科学,自己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大脑、人的思维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说,人的mind是如何工作的。所以,自己会很自然地关心“大脑的工作机制如何产生人的认知”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个认知,不仅仅包括刚才几位老师所说的思维、推理,其实也包括我们的情绪、与外界的交互及对外界思维的理解。

虽然我一直受认知科学的训练,但我反倒对“认知科学应该是怎么样的”没有一个特别强的立场。我认为,只要我们对心理、认知、感性或者大脑感兴趣,就可以一起去讨论相似的问题。

我在做人的研究的时候经常会被问:作为人本身去研究人,你觉得这可以实现吗?这个问题好像从字面意义上看和哥德尔定理有一点相似。但我非常坦诚地说,我并不真正理解其他老师所谈到的“计算系统”“可计算性”“封闭性”“一致性”“完备性”这样一些概念。

我只能说,当我们做人的研究的时候,会区分“作为观测的对象”“普通人”和“研究者”这样几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普通的人对自己的思考是非常有限的,尽管你确实是自己去理解自己。但这会涉及从研究者的角度去研究观测对象的问题。所以,我倒是经常会跟学生说,我们的思维方式一定是外星人的思维方式。就好比一个外星人到了地球上,发现这里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动物,如杨天明老师研究的猴子,甚至还有一类两足直立行走、发明了很多工具的物种。这个物种有一个好玩的智能系统,还发明了很多思维工具(像刚才所说的符号性、数学、实验的基本思维)。如果像这样跳出以往的思维框架,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思考,就会超越以前我们所认为的人对认知系统理解的局限。通过实验的方式去观测、理解生物的智能系统,这便是实验科学的魅力所在。

对人工智能而言,是我要发明一个智能;但对我们来说,智能就是自然界中我要去理解的一个现象、一个对象。所以如果你问我认知科学的局限性在什么地方,我是持一个非常开放的心态的——通过实验做做看。

我自己是做关于人的知识表征、语言理解、客体理解的研究的,这些也就是刚才陈老师所讲到的封闭性思维系统。但事实上有太多实验证据表明,至少在人的大脑里面,知识系统和行为感知系统有非常紧密的、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如果从粗浅的层面上对两者进行对比的话,会有很多好玩的、彼此相似的或不同的地方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