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德开始的锦衣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暴雨已至,谁能长安

入夜,其时,夜幕蔽空,银月如昨。

姜堰在自家的宅院中梳理着白日里锦衣卫所追索到的证据。

全力发动的锦衣卫,也无愧于自己特权机构的强大,那倭寇在京城中,凡走过,所遗留下的痕迹,都被一一列举出来。

姜堰本来是想彻夜追索,但一来已是宵禁,即便自己横行无忌,倭寇所去过的地方也大多都已闭门歇业。

二来,这一日自己历经生死,又觐见天颜,心情大起大落,也的确有些乏力。

所性便率领部下,回到家中,休息片刻,也能在脑海中重新推演全盘。

院落外,看似漆黑一片,但姜堰心知肚明,大量的锦衣卫正在外面守候,如果今夜有不长眼的强盗误入此处,想来面对如林般的刀刃,应该面色很是精彩。

院落里,几盏灯火映照得一片通明,姜堰记忆中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几位心腹便在身旁。

张铁呆呆地看着桌案上的烧鸡,口水都快从嘴角滴落,身旁一位瘦高个的锦衣卫用手肘轻轻碰了他一下。

他连忙擦干净口水,却是赶忙移开视线,生怕自己忍不住腹中的饥饿。

姜堰抬头看见这一幕,不由得哑然失笑,对张铁这憨直汉子倒多了几分善意。

这种粗莽汉子,虽然脑袋空空,但大多忠心耿耿,更是不畏生死,犹记得这汉子也没少救得前身性命,也难怪前身对他颇为信任。

而一旁的瘦高个锦衣卫,亦是从最初便紧跟在自己身旁,名为肖志。

他的战斗力,或许勉强有缚鸡之力,但却有个在锦衣卫中极其少见的天赋。

他是秀才出身,甚至曾经进京赶考,只可惜未曾中举。

在锦衣卫这人均文盲的队伍中,简直就是独树一帜的清流。

姜堰特招肖志入锦衣卫,最初也只是想让自己的队伍多出几分文人气质,不能出去老是被人当做黑社会,放眼望去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

在肖志加入之前,不开玩笑的说,他这队伍出去吃饭都是不需付钱的,但凡要付钱,那店主便吓得浑身打摆子,磕头求着姜堰把钱收回去。

仔细想来,这肖志加入之后,倒是给自己多次提过出彩的建议,说是智囊也并不为过。

狎妓事前,肖志便曾提醒过自己,可惜,那时候无谋版的自己并未理会,才遭此横祸。

自己自是不会重蹈覆辙。

“肖志,衙司给的情报你也看过了,可有想法?”姜堰按下情报,笑着问道。

肖志倒也习惯自己这上司常常问计,并无意外,只是沉声道:“依我看来,既然那倭寇都被灭口,只怕未必有什么重要线索遗留,当然,该有的检索必不可少,但我想,或许当另辟蹊径。”

说到这,肖志顿了顿,下意识的卖起关子。

作为队伍内的智囊,肖志也并非遮遮掩掩,只是想着强调自己的作用。

“看来你倒与我想到一块去了,不若你我玩个游戏,咱们各自用酒水在桌案上写下想法,再一同亮出,如何?”姜堰眨眨眼说道。

肖志迟疑片刻,点头道:“也好。”

两个人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上写下字迹,张铁却是凑过来,两眼目不转睛地看着桌子。

“你这惫懒货,平日对动脑子的事不是百般避让,怎的今天如此积极。”姜堰笑骂道。

张铁却是眼巴巴地说道:“这么好的酒水,怪可惜的,俺等着你们写完,喝个干净。”

姜堰和肖志对视一眼,不由得无奈苦笑,便一同翻开手掌,只见肖志的桌子上分明写着邹腾二字。

肖志也是探头朝着姜堰身前看去,忽的有些沉默。

“你我二人果然心有灵犀,诶,你这是什么表情。”姜堰脸上刚露出笑容,便忍不住问道。

肖志却是拧着眉头,艰难的移开视线,“老大,你这字迹,愈发丑陋了,赶紧擦掉,莫要让这赃物污了我的眼睛。”

姜堰面色一黑,张铁却是眼睛一亮,连忙趴在桌边,用力一吸,这才满足的站到一边。

“坐过来吃饭吧,一群混账。”姜堰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心中痛定思痛,来日,自己还要练好书法才是!

张铁眼睛一亮,二话没说,便坐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烧鸡。

没有姜堰的命令,他是不敢动手的。

姜堰却是看向一旁的微低着头的汉子,招呼道:“莫鱼虎,还站着作甚,一起吃。”

那汉子身材高大,却是有些病恹恹的,默不作声的坐在一旁。

姜堰微微摇头,这家伙神神秘秘的,但跟自己颇久,倒也值得信赖。

酒足饭饱,姜堰自回到屋内休息,有屋外这天罗地网,倒也不愁安危,但许是心中思虑过多,便是在床上,他依旧有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天见微光,满朝朱紫渐次步入朝堂之上,放眼望去,腰间玉佩叮叮咚咚,恰如清泉流响。

弘治帝早已端坐在龙椅,依次处理着政务。

时间点滴流逝,几则要事在朝臣的议论下,渐渐敲定。

“诸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若无他事,便退朝罢。”见朝堂一时无人言语,弘治帝缓声道。

陈洪谟闭目站直,一言不发,食指却是轻轻敲击腰间玉佩。

只见户部主事陈逢安从人群中走出,却是再也不见在醉月楼时的丑态。

此刻,他正义凛然,却是沉声道:“圣上明鉴,臣有一言不得不问,那锦衣卫姜百户,已是死囚之身,缘何能免于死刑,更是在这京城横行无忌,莫非无有明律也?”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熙熙攘攘,更有数位御史从中走出,抨击姜堰。

于此时,明朝文官正在盛极之时,对锦衣卫东厂都多有意见,无论厂卫所做何事,在他们眼中都逃不得一个奸臣佞贼的名头。

遑论陈逢安所说亦是有理有据,再加上几位御史的推波助澜,朝堂上顿时掀起一阵浪潮。

陈洪谟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却只是微微抬头,遥遥看向屋外。

只见屋外乌云蔽日,那疾风骤雨似是再也无法阻拦,便要倾盆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