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声威大震
南阳城中。
天上暴雨倾盆,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蒯越一脸苦涩。
这么多粮食无法卖出,又值大雨,粮食被打湿,若再不卖出,这些粮食一定会发霉发烂,到时根本无法出手。
更重要的是,南阳城内尽是饥民,这些饥民每日忍饥挨饿,将粮食囤积处围得水泄不通,只希望有人能高抬贵手施舍一些粮食。
为了看住粮食,蒯越每日都要雇佣大量人力。
蒯越清楚,如果再不将粮食卖出,怕是这些饥民要来抢粮了。
蒯越额头尽是汗水,一日三遍催问南阳官府是否再次购粮。
轰隆隆!
电闪雷鸣,一个家丁跑入了房间中。
“大人,刘玄德开始购粮了!”
“太好了!他终于购粮了!立即把咱们的粮食都卖与他!”
那家丁却是一脸苦逼。
“可是大人,刘玄德只愿出市价的一半购粮,咱们真的要将粮食卖与他吗?”
“一半?这个刘玄德,真是趁火打劫,他之前明明以市价三倍之资购料,现在却只有市价的一半,真是气煞我也!我绝不将粮食卖与他!”
一旁家丁道:“大人,你不卖,有人卖,现在已经有粮商主动送往南阳官府处了,各地粮商在城中囤积了这么多粮食,全都受雨水浸泡,若不卖出,怕是要赔得血本无归。”
一听这话,蒯越气得钢牙咬碎,却又无可奈何。
“大人,不好了!”
又一个家丁跑了进来。
“何事?”
“大人,各地粮食抢着把粮食卖给刘玄德,刘玄德趁机压价,南阳的粮价,现在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了!”
“什么???”
蒯越吃了一惊,粮价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若是卖了必亏无疑。
然而若是不卖,怕是这些粮食都是被雨水沤烂,到时一文钱都不值。
“大人,咱们快将粮食卖出吧,再不怕,刘玄德万一粮食充足不再购买,咱们连一个铜板都不会剩下。”
“是啊,大人,快卖粮吧,晚了连这三分之一都卖不上,刘玄德随时可能压低粮价。”
蒯氏气得一拳砸在桌上,随后长叹一声。
“罢了,这一局,算我蒯氏输了,这粮……就卖给刘玄德吧……”
随着南阳大雨,各地贩进南阳的粮食都面临着被沤烂的危险,为了减少损失,各地粮商纷纷低价卖出粮食。
刘玄德趁机打压粮价,最终,只以四分之一的价钱就将市面大部分粮食收购。
由于南阳有着巨大的府库,这些粮食被卖给刘玄德后,大部分受到了良好的保存。
至于来南阳的粮商,本想赚个暴利,结果却赔了个底掉。
刘玄德当即下令,在南阳各处开挖水井和水渠,建立水坝,用于储存和灌溉农田,以及满足百姓日常生产生活。
至于报酬,没有钱,只有粮食。
听说为官府工作就有粮食,南阳各地饥民一时之间皆踊跃报名,短短十数日,竟有数十万百姓报名参加修建水利工程的劳动。
而刘玄德也没有食言,为这些参加劳动的饥民发放粮食,以解饥荒。
这些饥民得到了粮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个个拼命干活,一时之间,南阳各地的水利工程进展十分顺利,而这场大饥荒也化于无形之中。
建安七年秋,九月。
虽刚刚经历了大饥荒,但南阳百姓在刘玄德的带领下终于成功的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日子。
刘玄德并没有如以往赈灾一样发放粮食,设立粥场,而是以工代赈,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饥民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粮食,同时在南阳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打了上千眼水井,造了上千里的沟渠,兴建了上百处提坝和蓄水池。
南阳不但成功的战胜了饥荒,而且还成功的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这一年,南阳各县粮食皆获得了大丰收。
百姓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家家户户皆有余粮。
一时之间,南阳城乡之间,百姓之中,尽皆颂扬刘玄德仁义之举。
南阳城内,一家酒肆内。
由于南阳粮食获得大丰收,酒肆也如雨后春笋冒出,大量美酒上市。
酒肆内,一黑衣书生道:“前两月南阳还在大饥,百姓朝不保夕,而刘皇叔来到南阳之后不过数月,百姓皆有存粮,人人皆丰衣足食,刘皇叔之仁政,感天动地,刘皇叔真仁义之主也!”
对面坐着的白衣书生则言:“吾闻刘皇叔有一义子,名曰刘封,前者刘皇叔火烧博望,攻破许都,尽皆赖刘封之力,这一次赈灾之策,又是刘封提出,这个刘封,有惊天纬地之才,管仲乐毅之能。”
黑衣书生道:“管乐皆古之贤者,兄长之赞是否太过?”
一旁另一青年文士哈哈大笑:“不过不过,某以为,刘封之才,超过管毅,只有两人可比。”
“哪两人?”
“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一听这话,众人皆惊。
姜尚与张良皆是古之大贤,周文王得姜尚而一举奠定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汉高祖刘邦得到张良后才有了这绵延四百年的大汉。
能以此二人相比,足见刘封是何等厉害。
一旁黑衣书生道:“正方兄才高八斗,向不轻易夸人,你的话小兄深信不疑。”
青年文士微微一笑,摇了摇手中的羽扇。
“刘皇叔有刘封相助,未来必一统河山,复兴汉室。”
“那正方兄是想投奔刘皇叔了?”
青年文士一叹气。
“然也,某正想投奔刘皇叔,只恨无人引荐。”
一旁黑衣书生道:“伯苗闻刘皇叔求贤若渴,正欲投之,不如咱们结伴而行?”
一旁白衣文士道:“德艳愿与二位一同去投刘皇叔,凭我等之才,在刘皇叔帐下未必不得大用!”
青年文士大喜。
“二位皆是大才,咱们三人同去,刘皇叔必然另眼相看,授我等官职。”
黑衣书生一点头:“刘皇叔若识人,我等皆为国之栋梁,可大用,若不识人,我等自去别处效力。”
“好,我等一同前往!”
三人言罢,付了酒钱,径直向南阳太守府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