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适婚人口的初婚风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 研究重点

本研究的重点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一方面,本研究基于2010年“六普”数据,利用队列要素法和婚配性别比法,测算我国初婚市场是否存在婚姻挤压现象。另一方面,基于我国1988~2020年宏观人口统计数据,本研究运用修正后的婚配性别比法和理论男婴富余比方法,分析我国婚姻市场的婚姻挤压水平,然后探究我国婚姻挤压水平的演化路径。在微观层面上,基于2010年与2014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利用事件史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从家庭先赋性与后天自致性两个视角探究我国适婚人口初婚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研究难点

本研究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由于地区文化风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适婚人口的年龄界限尚无统一标准,这将影响事件史分析中初始观察时间的选择,从而可能影响到初婚风险分析。②文献中对大龄未婚人口的年龄界限目前还存在争议,这将影响如何分析大龄“剩男”和“剩女”现象及其结果解读。③微观研究中所使用的2010年和2014年两期CFPS数据,调查对象存在失访现象。为了扩充样本,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也会进入新的调查对象。因此,数据的动态变化,增加了数据匹配和分析的难度。④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从微观视角,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与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分析适婚人口初婚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在研究过程又出现一定困难。从婚姻市场理论可知,婚姻市场本身特征和其他宏观经济社会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初婚风险。但是,反映婚姻市场中适婚男女“供给与需求”情况的数据,如各地区的分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性别比等变量很难获得,这就导致宏观因素的刻画不够精确。为了应对这个困难,本研究利用出生队列和区域两个虚拟变量,以及全国各个省或直辖市的人口性别比来捕捉相关的宏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