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节气演变与设置

(一)节气的演进

二十四节气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基本确定下来,之后节气顺序偶有调换,但《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次序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1.节气的发展成形

不少学者从《尚书》《诗经》等古典文献中梳理二十四节气发展线索,找到不少依据。刘锡诚先生梳理《礼记·月令》发现,其中只记载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立冬、白露等7个节气名。[48]《逸周书·周月解》记载了十二个中气,“春三月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49]《逸周书·时训解》又记载了全部二十四节气名称,同时记载了各节气的物候。[50]刘锡诚先生认为,《逸周书》写于周秦或因于周秦,比一般认为最早记载二十四节气的西汉谶纬文献《孝经纬》要早,《孝经纬》中二十四节气排列,特别是清明排序与《淮南子·天文训》相同,二书的成书时间可能是同时代的。[51]

刘宗迪认为,节气萌芽于西周时期,《夏小正》中“正月启蛰”和《诗经·豳风·七月》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的记载,正是后来的立春、霜降两个节气的滥觞。到战国后期,《礼记·月令》中已经有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四仲”(仲春之月日夜分即春分、仲秋之月日夜分即秋分、仲夏之月日长至即夏至、仲冬之月日短至即冬至)节气,从孟春之月“蛰虫始振”,仲春之月“始雨水”,孟夏之月“农乃登麦”,仲夏之月“小暑至”,孟秋之月“白露降”,季秋之月“霜始降”等记载中后来深化出了惊蛰、雨水、芒种、小暑、白露、霜降几个节气。[52]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思想是在古人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礼记·月令》有“始雨水,桃始华”“小暑至,螳螂生”“是月也,日长至”“凉风至,白露降”“是月也,霜始降”“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等记载,是对天文、地文、人文知识的认识和总结。春秋时期,人们认识到鸟与节气有直接关联,《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53]陈旸解读认为,玄鸟(燕子)春分来,秋分去;伯赵(伯劳鸟)夏至鸣,冬至止;青鸟立春、立夏启,丹鸟立秋、立冬闭,这种关系说明当时已经掌握了四立两分两至八个节气。[54]

有学人认为,在中国产生二十四节气制度,还与当时东西方同处于“文化轴心”时代、北纬30度神秘文化现象、有利的自然环境、高度发展的天文学以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等有紧密关联。[55]韩湘玲等人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成书时间推测,认为二十四节气形成于公元前239年到公元前137年之间的秦汉时代。[56]

2.节气的顺序改换

节气自成形以来,顺序不断演变,大概到南北朝时期才完全确定下来。《逸周书》所记的二十四节气顺序为:立春、惊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排序与现在不同。[57]《淮南子·天文训》中惊蛰与雨水调换了位置,谷雨与清明调换了位置。但王引之认为,《淮南子》本来的顺序应该是惊蛰在雨水前,谷雨在清明前,汉武帝以后才被后人根据当时的节气顺序作了改动。他引《汉书·律历志》记载说:“‘诹訾中惊蛰,今曰雨水;降娄初雨水,今曰惊蛰;大梁初谷雨,今曰清明;中清明,今曰谷雨。’是汉初惊蛰在雨水前,谷雨在清明前也。”[58]又引资料说:“《逸周书·周月篇》:‘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今本作‘雨水、春分、谷雨’。《时训篇》‘惊蛰、雨水、谷雨、清明’今本雨水在惊蛰前,清明在谷雨前,皆后人所改。”[59]

唐朝孔颖达正义说,惊蛰和雨水顺序为西汉末年刘歆《三统历》中所改,“云‘汉始亦以惊蛰为正月中’者,以汉之时立春为正月节,惊蛰为正月中气,雨水为二月节,春分为二月中气。至前汉之末,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故《律历志》云:‘正月立春节,雨水中。二月惊蛰节,春分中。’是前汉之末,刘歆作《三统历》,改惊蛰为二月节。’又‘郑以旧历正月启蛰,即惊也,故云‘汉始亦以惊蛰为正月中’。但蛰虫正月始惊,二月大惊,故在后移惊蛰为二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凡二十四气。”[60]

西汉末年,刘歆《三统历》节气顺序为:“正月节立春,雨水中。二月节惊蛰,春分中。三月节谷雨,清明中。四月节立夏,小满中。五月节芒种,夏至中。六月节小暑,大暑中。七月节立秋,处暑中。八月节白露,秋分中。九月节寒露,霜降中。十月节立冬,小雪中。十一月节大雪,冬至中。十二月节小寒,大寒中”。[61]惊蛰和雨水已经改了顺序,但谷雨和清明仍未改动。

到唐朝初年,清明和谷雨顺序已经改定。孔颖达说:“按《通卦验》及今历,以清明为三月节,谷雨为三月中,余皆与《律历志》并同。”孔颖达所谓“今历”,大概指的是唐初颁发的《戊寅历》。另据武家璧检索,[62]《通卦验》书名最早见于《宋书》,据此推断,清明、谷雨两个节气顺序大概到南北朝时期才被改定,有人又对《淮南子》节气顺序进行改写刊行,此后二十四节气顺序以《淮南子》的名义一直流传至今。

《逸周书》记载的中气与今天相同,有一种可能是《逸周书》节气篇成书于东周时期,并以洛阳为参照写成,《淮南子》以西汉长安为参照,所以顺序有改动。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成为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大概此时节气又改为东周顺序。

(二)节气的设置

1.农历节气设置

节气在古代被分为节、中气或气。关于节气设立的原则,《礼记正义》作了详细说明:“凡二十四气,气有十五日有余;每气中半分之,为四十八气,气有十五日有余;每气中半分之,为四十八气,气有七日半有余,故郑注《周礼》云‘有四十八箭’,是一气易一箭也。凡二十四气,每三分之,七十二气,气间五日有余,故一年有七十二候也”。[63]

有观点认为,虽然二十四节气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流传广泛的《二十四节气歌》却首先编成于长江中下游。[6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每个月分配两个节气,两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正常的节气和中气分布如表1-1所示。

表1-1 四季节气和中气分布

2.公历节气日期

据刘宇钧研究,西历只有四大节气,并规定3月21日为春分。在中历中,春分是二月中气,必在二月之内。中历闰月在二、三月时春分就在二月底,闰月在晚秋时,下一年春分就在二月初,春节到来较迟,所以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浮动。[65]另据美国普渡大学教授朱永棠整理,自2000至2100年年历中每个节气对应3个阳历日,见表1-2。[66]

表1-2 2000~2100年节气对应日期(阳历)

(三)其他时节制度

在古代,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其他时节制度,一同成为古人认知自然人文的重要成果。由于官方维护二十四节气,其他时节制度逐渐消失或成为某些领域内的参照标准。

1.三十时节制度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一套三十时节制度,后世没有流传开来。《管子·幼官第八》记载了三十节气:

春(8个):地气发,小卯,天气下,义气至,清明,始卯,中卯,下卯。

夏(7个):小郢,绝气下,中郢,中绝,大暑至,中暑,小暑终。

秋(8个):期风至,小卯,白露下,复理,始节,始卯,中卯,下卯。

冬(7个):始寒,小榆,中寒,中榆,寒至,大寒之阴,大寒终。[67]

其中“地气发”一词在青海河湟民间至今仍在使用。民国时期,陕西延安洛川县人也说:“麦:八月逢三卯(有三个卯日也),种麦不宜早。”[68]由此推测,《管子》所记的三十时节可能是当时在民间形成的一套节气制度。后来官方节气进入历法,并在国家力量的维护下逐渐取代了民间节气。李零对《管子》所记三十时节和《汉书·律历志下》所记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列表对照,兹转录如下,见表1-3。

表1-3 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

表1-3 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续表

2.六季历

六季历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据秦广忱研究,[69]六季历以大寒为岁首,将一年平分为风、暑、火、湿、燥、寒六个阶段,即六季,因为它占有二十四节气中的全部中气,秦广忱将之称为“十二中气历”。这是一套完全不同于一年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之外的农业季节历,一年为365.25天,每季为365.25/6天,一天又分为100刻。第一季称为初六,以后称为六二、六三、六四。秦广忱认为六季历符合黄河中下游常年的天气特点,其中雨季始于大暑的提法与黄河流域全年降雨曲线相一致。六季历至今仍在中医等少数领域使用,但没有成为官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