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居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茶禅祖庭

武夷山开善寺自五代唐同光初年(923年)开山以来,已有一千一百年历史了。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祖师大德为此道场求法布施。尤其在南宋时期,开善寺迎来了道场最辉煌的时期,高僧辈出,其中开善道谦禅师上承大慧宗风,下启朱子理学,使开善寺不仅成为禅宗衍传的祖庭,更成为朱子理源。

开善寺掩映在林丘翠竹围绕的五夫镇拱辰山下的山坳里。进开善寺山门,迎面“禅茶祖庭”前一尊宝志禅师汉白玉像,一佛三面,妙庄严域。禅师一生神异,尤以指剺面门,示现观音相为奇。宝志禅师圆寂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南京为他兴建寺庙,名曰开善。原木像现藏于日本京都西往寺。

宝志禅师木像

禅茶一味祖庭始于湖南夹山禅寺。圆悟克勤禅师驻锡数载,开创碧岩禅风,成就禅门第一书《碧岩录》。起灵感于碧岩,发顿悟于茶汤,得示“茶禅一味”之机,其笔墨真迹经日本来华参学僧人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参禅圣言。圆悟禅师以禅意品茶,茶味参禅,怀禅点茶,得禅茶之玄机。

湖南夹山禅寺

浙江余杭径山寺开山祖法钦禅师于五峰之颠手植茶树用以供佛参禅,圆悟克勤弟子大慧宗杲禅师在该寺弘扬茶禅一味思想,并远传日韩。

浙江余杭径山禅寺

道谦禅师师从二位高僧,传承茶禅一味之道,使开善寺成为茶禅祖庭。无论是秉承径山茶宴家风的开善茶宴,还是从圆悟克勤、大慧宗杲至开善道谦一脉相承的茶禅一味,禅与茶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着衣、吃饭……乃至打坐、吃茶,人们都可以从中悟到禅的无所不在。

《望海潮·茶禅开善》道纪法师

武夷山水,传承三教,茶禅开善名蓝。竹翠叶萧,杉幢树碧,僧房禅院相间。横望拱辰岩。势依仙亭畔。毓秀无边。钟梵泉声,茶香荷韵妙难言。祖师历代相传。有普觉妙喜,法嗣师谦。朱子寄斋,空瓯以待,焚香问道闻参。圆悟爚茗缘。宗风承大慧,施设茶禅。自古祖庭一脉,今日道渊源。

我于十年前拜访过开善寺,那时道纪法师刚担任住持,寺庙一片荒芜,只有野草乱藤下的一栋土屋。一恍十载,如今寺庙已经面目全新。

十年前的古寺

十年后正在建设的大雄宝殿

宋代,丛林生活已完全与饮茶融为一体。南宋冯时行《请岩老茶榜》之机语便形象概括了禅茶:“若色若香若味,直下承当;是贪是嗔是痴,立时清净”。机语尽现,禅意昭彰。“饭后三碗茶,和尚家风。”故有百丈家风:“吃茶、珍重、歇”。禅茶倡导心物合一,神韵和一。茶香之浓淡,汤色之浊清,如茶韵之幽秘禅道之有无,一茶一禅只在一得之间。元代会善寺雪庵溥光撰文并书《雪庵茶榜》道出茶禅真谛:“借水澄心,即茶演法”。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禅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生——拿得起,放得下。“别无工夫,放下便是”,诠释的就是修行的关要,也是茶禅一味的真谛,此语正是出自宋朝开善道谦禅师。

日本僧人梦窗疏石有“别无工夫”的墨迹流传于世。足利直义侄孙足利义满也曾书写“放下便是”这句禅语。这两幅书法都收藏在日本京都相国寺承天美术馆内。

“借水澄心,即茶演法”

“别无工夫,放下便是”

茶禅一味

泉后幽篁里,有一株岩茶奇种,机缘巧合生于岩缝寸土之中,是为奇观。经“禅”“味”二字勒石点缀,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浑然天成,彰显出茶禅一味的物景妙趣和超然意境。

茶味各殊,禅心无二。茶之饮,不仅为养生之术,更成为悟禅之机。一啜一饮,明心见性,便是醒心之道,茶禅之味。

茶自石中生,

禅心借字明,

一鸿开善水,

味道本天成。

辛丑年初冬暖日,我和道纪法师于醒心泉边说醒心,茶禅祖庭论茶禅。

春梅雪路

壬寅年初春,武夷山迎来二十年一遇的春雪,银装素裹,为寺院装扮出冰清玉洁的禅意。为道谦祖师的那首《送道友》增加了画面感。

二三尺雪山藏路,

一两点花春到梅。

将此赠君持不去,

请君收拾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