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生哲学到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意向性就是超越性

这一节就结合《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1]集中解释四段话,说明四个主题,它们是“饮食的哲学”、“意识和世界的同时性”、“意识的纯化/虚无化”以及“自我与他人”。

但在进入具体主题之前,不妨先用一句话来总结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的核心要旨:“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这就是所谓的本体论证明。”[2]这句话里面有三层基本意思。

首先,第一句是对意向性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的重申。请注意,这个界定就是胡塞尔的,或者说是经典的现象学立场,跟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是很不一样的。但胡塞尔这个界定是萨特的起点。意向性,说的就是所有意识的一个基本特征:“一切意识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重要的是这个“关于”(for,about,towards)的关系性维度。这个意思上一节说过了。这里再稍微展开一点。意向性的关系虽然是一切意识活动的本质属性,但它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及其“相关”的对象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怎么对这么多样而又复杂的意向性活动进行基本的分类呢?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象”,一个是与对象“相关”的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朝向”对象的方式。同一个对象,可以带着不同的方式“朝向”它。

比如面前的这本书,可以带着“感觉”的方式、“想象”的方式、“记忆”的方式、“判断”的方式等等。就先列这么几种。当你“感觉”这本书的时候,它肯定就在你面前“在场”(present)。当你“想象”这本书的时候,它虽然也在你面前,但你更关注的是它在你意识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当这本书勾起你的“回忆”的时候,它的“当下”存在和你意识流里的过去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当你“判断”说“这是一本书”时,那就是把这个感觉的对象归到一个普遍的概念“书”之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已经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朝向”方式了,可见意向性有多么复杂。同一个对象可以有不同的意向相关方式,反过来也一样,同一种意向方式也可以朝向不同对象,比如同样是“看”这个视觉活动,“看”的具体对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胡塞尔那个年代,他还是主要列出了三种对象,一是实在的对象,二是数学的、观念的对象(数啊,形啊),三是价值的对象(善恶美丑)。但我们这个时代,很显然又出现了一类新的对象,那就是“虚拟对象”,或者叫“数字存在物”(digital object)。你看,对象本身还在不断增加,那么,意向性的研究也肯定是一个不断展开的任务。但还是别太学究气了,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

其次,萨特理解的意向性当然也强调意识与对象之间的相关性,他再怎么创新,也不能偏离这个现象学的初始原点。但将意向性理解为超越性,就是萨特的原创了。什么是超越性?萨特把它明确界定为:“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这个句子的每个词都很重要。“生来”,就是说,超越性这个属性是意识一开始就有的,而且是贯穿意识的全部运动发展过程的。离开超越性,就根本谈不上是意识;反过来说,一旦意识失去了超越性,它就“异化”了,就变得面目全非了,不再是它自己了。“不是自身的存在”,初步可以理解为意识“之外”的存在。意识之外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各种各样的对象。萨特的原创从这里就开始了。

胡塞尔的意向性,说的还只是关系,他强调的是意识活动与对象之间的那种“密不可分”的联系。简单地说,你如果只说“我在意识”,但却不说“意识到了什么”,那这句话是根本不完整的。但萨特的解释强调的不是“联系”,而恰恰是“差异”,因为他用的是“不是”这个否定词。这个意思就很清楚,意识本身不是自足的,它仅仅靠自己是不能够真实存在的。它一定要从“外部”,也就是从它所“不是”的对象身上才能获得自己存在的依据。这个它自身“不是”的东西恰恰构成它自身存在的真正基础和“支撑”。这就是第三层意思,所谓的“本体论证明”。

本体论证明这个古老的词语在中世纪是指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在这里,萨特用来证明意识本身的存在。上帝存在的证明,最后得到的结论肯定是: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至上“完美”的存在。但对意识本身的存在论证明得到的结论正相反:意识的存在根基根本不在自身之内,它根本掌控不了自己的存在,而总是要从“外部”,从它所“不是”的对象那里去“借”、去“夺”,甚至去“骗”一个存在归属给自己。

这太不可思议了。笛卡尔的“我思”不是好好地给意识提供了一个存在的基础吗?萨特到底要干什么?别忘了上一节提醒大家的两个要点:一、萨特的起点是哲学,但最终的归宿肯定是行动;二、哲学不能只在家里搞,倒在沙发里搞,而要真正进入情境,进入咖啡馆,直面人群。这两点放在一起,你再想想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的革命之处。首先,这个革命是学理上的,因为它显然重新解释了胡塞尔的经典的意向性概念。其次,萨特的原创学理到底指向怎样的“现实”行动呢?应该跟他“这个人”,这个独特个体的生存体验相关。比如你会感觉到,在萨特身上,他人和世界都是非常令他焦虑甚至紧张的对象。具体原因是千差万别的,但建议你翻翻他的自传《文字生涯》。

另一方面,这个现实意义不可能只局限于他自身,而肯定要展现出鲜明的社会和时代的特征。如果萨特的现象学只是独善其身的话,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整个巴黎会万人空巷地为他送葬。他的哲学一定是触动了整个法兰西民族的最敏感的神经。这根神经是什么呢?“二战”肯定是一个背景。大家都知道法国在“二战”里的不光彩的,甚至耻辱性的失败。什么“奇怪战争”、“静坐战争”、马其诺防线等等,几乎都可以把这种耻辱概括为一个词,那就是“逃避”。从战争开始,法国人就在各种逃避,逃避交锋,逃避责任,甚至逃避面对自身。这么一来,你大致就能明白,为什么萨特一定要对意向性这个学院派的术语进行别出心裁的改造了。意向性就是超越性,意识的存在不是自足的,意识要从它所不是的对象、他人、别处那里获得存在的支撑,这听上去是一个个激荡大脑的哲学命题,但又何尝不是一声声震撼灵魂的豪迈宣言?醒醒吧!从“我思”的内在世界里挣脱出来吧,清清楚楚地面对你身边的世界、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走上街头,走进咖啡馆,去行动,去对话,去拥抱,去战斗,这才是每一个法国人应该做的。生命不是静坐和逃避,生命是对所有静止的“存在”说“不”,是对一切现成的“本质”说“不”。

这里,恰好可以把“爱”和“生”这两个主题通过意向性这个概念贯穿起来了。生命是超越,因为意识的本质总是朝向他人和世界开放。开放,既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又是永不停止的虚无化。说是“创造”,因为意识需要不断地从各种外部的资源中去“借取”自身存在的依据,但之所以用“借取”而不是“占有”,是因为意识不可能真正“占有”存在,因为一旦它真的把一个“存在”抓在自己手里不放了,那它就固化了,就不流动了,那就不是它自己了,就转变成它的对立面、反面,即“物体”。但意识可不甘心沦为一“物”。最简单的道理:物不是活的,物没有生命,但你有。这就是“虚无化”的真意。当意识在生生不息地创造时,它好像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舞台,但“虚无化”恰恰就是要不断给意识敲响警钟:你本身什么都不是,你从来就一无所有,你就是那个纯粹的“不”。但这个“不”恰恰是你能够对自身给出的最高肯定,因为遍览整个世界,唯有意识才有能力、才有资格、才有动力对一切本质说“不”。

这些背景你懂了,最后咱们再来捋一遍萨特的这篇小文里的几个要点。

第一段说的是“饮食的哲学”。[3]首先,什么叫饮食?最简单地说,就是把“外边”的东西转化成为你“内部”的东西,而且是完全转化,不留剩余,否则医生就会说你“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萨特用饮食来比喻的是哪一种哲学呢?大致说起来,传统的哲学、一般大家所理解的哲学都可以用这个形象来比喻。哲学家就是编织概念的人,美其名曰“构造体系”。编织概念为哪般呢?无非是想把整个世界都装进自己的体系里。这么看起来,哲学家跟蜘蛛还真是挺像的,整天稳坐在自己那张大网的中心,等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掉进自己的体系里面。一种体系越强大,它能“消化”的东西就越多。那么,最强大的哲学体系无疑就是能够将天地万物一股脑儿都吞进去的“天罗地网”。这些作为大蜘蛛的哲学家本身无可厚非,因为它体现出人的理性力量的强大,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缺点也挺明显的,就是太自负了、太自大了。你把世界都吞了,那世界在你的体系面前就消失了,这不是一个悖论吗?你创造哲学体系的目的本来是“解释”世界,结果到最后把整个世界都“解释没了”,这不是悖论是什么?所以马克思说,哲学的目的不是“解释”而是“改造”世界。

由此可以进入第二段:关键词就是“意识和世界的同时性”。[4]什么叫“同时”?就是两件事情一起发生,比如“我在看书的同时刷微信”。但很多时候同时发生的事情没什么关系,它们只是正好都在那个时间发生了。比如,你看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但你刷的却是朋友圈里的美食。二者之间没有内在、本质的联系。所以萨特又加了一个修饰词,不仅“同时”,还彼此“被给予”。也就是说,意识从一开始就在世界之中,而世界从一开始就包围着意识。二者离开对方都没有办法“给出自身”,都要面对着对方才能呈现自己。所以,二者之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但这样一种同时性怎样才能够有力地批驳自负自大的饮食哲学呢?一句话,意识的本质是意向性,意向性就是超越性,超越性归根结蒂要落实于时间性的运动之中,而在时间流的每一个活生生的时刻,意识都同时与世界不可分地缠在一起。意识需要从世界那里去“借取”存在,而世界也只有在意识之中才能呈现自己。

好,接着看第三段。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纯化”(purify)。[5]纯化,就是“剔除杂质”。那么意识里面的杂质是什么呢?就是那些固化的形态、稳定的本质、不变的中心和基础。怎样对这些杂质进行纯化呢?只有通过“虚无化”这个强力试剂。但别忘了纯化这个意思也是承接上面那段话里的“同时性”。同时,意识和世界时时刻刻都是彼此面对、互相给予的。也就是说,意识并没有一个纯粹而封闭的“内在”,它的“内”同时必须要与“外”关联在一起、纠缠在一起才能够实现。所以,内在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不是始终如一的,正相反,它需要不断地被建构、被争取、被创造出来。你只有在身陷世界之时才能有意识,你只有在直面他人之时才能有自我,你只有在走向“外部”之时才能真正回归“内部”。

估计从这段话里,你已经领会到萨特的那种很文艺的表述方式。这个方式的缺点当然是不严。但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一下子就能给你一个鲜活的形象,用强力的体验来激活别样思索(think differently)的可能性。这段话里用了一系列这样的强力形象,非常精彩:“滑行”“一阵旋风”“攫住”,简直就是一篇哲学诗了。但这几个基本意象的含义就是为了烘托“纯化”和“虚无化”:生命,本就是这样一种颠沛流离、无所依傍的命运,你时时刻刻都被向外翻转,都被扔到世界之中、扔到他人面前;纯化,就是在这个看似无可掌控的命运之中不断对自身说“是”,毫不吝惜地抛弃所有“借来”的存在,因为你知道,你的“纯粹”的意识,总是“另一个”,总是“在别处”。

这样,最后一段话就清楚了[6]这里有两组对照的词,一组是饮食哲学家最擅长的,比如“内在生命”“莫名的退隐”,萨特在这里又发明了一个新的嘲讽形象,那就是自恋的小女孩。哲学家好像就是这么个小女孩,整天安静地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你问她画的是什么,她会说:整个世界。你问她搭的城堡谁能住进去,她会说:你们所有人。但毕竟,这样的小女孩是可爱的,也有她自己的智慧,不过,萨特还是呼唤另一种哲学家的形象:当时,面对整个法兰西民族,他召唤那个更有勇气、更能对自身的生命说“是”的哲学家。


[1] “Intentionality:A Fundamental Idea of Husserl’s Phenomenology”,translated by Joseph P Fell,in The Phenomenology Reader,edited by Dermot Moran and Timothy Moone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pp. 382-384.

[2] 《存在与虚无》,第20页。

[3] “我们都相信那蜘蛛一般的心灵将事物缠入它的网中,再覆盖上一片白色的唾沫,慢慢吞掉它们,把它们化成自己的成分。……哦,饮食般的哲学(digestive philosophy)!……同化(assimilation)、统一化、同一化。即使是我们之中最单纯浅白的人,想找到一些坚固的、不完全属于心灵的东西,结果也是徒劳;他们到处碰见的都只是一片又软又得体(genteel)的雾气:他们自己。”本段引文及引文4、5、6出处同注释[1]

[4] “意识与世界是一下子同时被给予的:虽然从本质上说,世界外在于意识,但它却在本质上与意识相关。……认识就是‘向外爆开’(burst toward),将自己从胃里面的潮湿状态撕裂出来,跑到那边,离开自己,向着不是自己的那边跑,在那棵树近旁,但又落在它之外,因为它从我这边溜走、把我推开;而我既不能消失在它里面,它也不能融化在我里面。我在它之外;它也在我之外。”

[5] “与此同时,意识被纯化(purified);它清澈有如一阵狂风。在它之中一无所有,除了一种逃离自身的运动、一种逾越自身的滑行;虽然不可能发生,但假如你真的‘进入’了意识之中,那你也将被一阵旋风攫住,再被扔回到外面,落进树旁的厚厚尘埃之中,因为意识并没有‘里面’。正是这个逾越自身的存在(this being beyond itself),这个绝对的逃离,这个对成为一种实体的拒绝,——这些造就了意识。”

[6] “我们也从‘内在生命’(internal life)之中挣脱出来:即便我们想如埃米尔(Amiel)那般呵护和爱抚内在的自我,或如一个孩子那般拥吻自己的肩膀,那也将是徒然的,因为最终,一切都是在外面的,一切包括我们:在外面,在世界里,在他人之中。我们无法在某处隐蔽的角落之中发现自己:是在路上、在城中、在人群里、在各种各样的物中间、在各种各样的人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