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4:
确定阅读和听课的顺序
课程中你一般会提前阅读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先读后听”似乎是很合理的逻辑,了解主题后更容易理解课堂的内容。我们知道,人们写文章或说话时总会略去某些需要读者或听众了解的信息,因为他们假设这些内容已经存在于对方的记忆中。前面提到的秀兰·邓波儿的例子便是如此,老师假设学生们知道20世纪30年代是大萧条时期,因此认为他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形势促使人们喜欢这样主题温馨的电影。总之,提前阅读材料,事先了解主题,你会更容易听懂课上的内容。
但顺序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如果先听课,再阅读,你会更好地理解材料中的内容。
先阅读材料还是先听课取决于走进教室时,老师认为你了解多少内容。一种可能是,你事先认真阅读了材料,老师却十分详细地解释了书中的全部内容,那么提前阅读显然没有必要。另一种可能是你没有提前阅读,但老师认为你已经知道这些内容,便跳过了,那你一定会很困惑。
“我应该在课前还是课后阅读材料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要知道老师假设你在课前通过阅读了解了多少。当然,你也可以直接问老师,他们一般会说希望你提前阅读。然而,他们并不一定这样讲课。
比如,我读大学的时候修了一门关于史诗的课程,要阅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兰之歌》等作品。我发现这些作品都很难懂。这里的“懂”指的不是深入理解,只是知道史诗里有哪些事件,可我却连通过阅读找出这些事件都做不到。
我们需要读50页左右再来上课,老师讲解时,则会重点关注这些史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大概到了第三周,我注意到老师在每节课开头会对阅读材料进行总结,在三分钟内列出史诗中的事件。于是我把阅读史诗的时间调整到了课后,听完他的概述之后,我更容易理解这些诗歌了。而且由于他在课程开始时就提供了总结,没有提前阅读也问题不大,我依然能够大致了解那些历史和文化知识。
所以如果你发现阅读材料很难,但老师的讲解更容易听懂,可以尝试把阅读材料的时间调整到课后,看看这样是否有效。
一句话总结:无论是阅读还是听课,第二次接触的内容总会更容易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阅读和听课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