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高等院校开设思政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大势所趋。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2018年中华书局承担了中宣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旨在编写代表国家水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材。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方面比较,复旦大学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被中华书局选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样板课程。该课程是复旦大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党中央对思政课的战略布局而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在面向复旦大学开设的同时,课程组又精心制作了教学视频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面向社会开放,选课人数众多,深受好评,2020年该课程入选了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教材即是对复旦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成果的积淀。
一、撰写思路及主要特色
本教材充分吸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党的二十大的最新精神,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为指引,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以及高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写作思路、建构教学体系。本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注重价值引领。在党中央明确倡导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实际上高等院校尤其是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并不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类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大多由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等专业院系所开设。与这些专业课程相比,本门课程并非局限于单纯地知识讲授,而是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建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价值引领。基于对课程的这一理解,本教材在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主,更注重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有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有助于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同的思想内容。
其二,围绕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来建构教学体系,立德树人的特色鲜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关于如何从丰富的内涵中汲取教学内容,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向度,其中,人格修养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社会关爱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家国情怀教育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本教材以此为框架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大学生体会中华先哲的人生修养之道、为人处世之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厚重的家国情怀,以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修养、传承传统美德、践履社会关爱、关心国家命运。
其三,注重经典文献的引用与解读。本教材特别注重将教材观点与经典文献相结合,这种结合对教学来说有两个突出优势:一是可以夯实教材观点的学理依据,避免牵强附会,确保其尽量忠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二是透过经典文献,可以让学生产生与先哲对话的感觉,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其四,难度适宜,体量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一般作为思政特色鲜明的通识课程而存在,这意味着其授课对象专业背景各异,开课学时亦有限。本教材在撰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材语言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体量适中,辅学资源丰富,以方便师生使用。
二、主体内容及辅学资源
本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指引,力图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教材主体内容分为两编。
第一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产生了诸多思想学派,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和文化遗产。本编试图站在宏观角度,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力图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第二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本编内容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所规划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三个教育向度来建构,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层面的核心理念。在具体阐发这些核心理念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时,注重价值引领,力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崇德向善、追求美好、热爱生活、自信自强、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思想理念彰显出来,力图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
本教材亦配备辅学资源,大家可以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站,观看完整教学视频并使用为日常诵读所配备的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等内容。该视频课程每学期初开课,课程内容和相关教辅资料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课程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UDAN-14566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