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之太和:中国美学名著选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编写此书的想法,是教学中形成的。在我接触的对中国美学颇为关注的朋友中,有不少对阅读原著有浓厚兴趣,但他们又常常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读物。目前中国美学方面的著作除了研究性专论之外,主要有两类,一是美学史著作,此类著作有助于把握中国美学发展的梗概,但不能提供较为完整的美学文本;另一类是资料汇编性的,此类图书可以提供文本,但多为零星的节录,其优点是有比较大的涵盖面,缺点是较为零散,如摘录《书谱》的一些段落,分别置于不同的类别之下,简括而明了,但读者却无法获得对《书谱》的完整印象。所以,选择最值得阅读的中国美学的基本典籍,在文本辨析、文字注释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理论阐述,以方便读者阅读,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这样的想法萦然脑际久矣。现在终于有机会来做这项工作,真是非常高兴。

但此书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超出我的预想。首先碰到的是哪些可以算得上中国美学著作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国美学的价值越来越为世所重,但对中国美学的研读却并不容易。理论本身的玄奥与博大是一个原因,其理论形态特点也是一个原因。在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是20世纪的事,20世纪之前,罕有专门性的美学著作,有关美学的见解,往往如吉光片羽,散见在浩瀚的典籍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本书题目中的“中国美学名著”,本身就有问题,中国古代罕有专门性的美学著作,又何来如此多的“美学名著”?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些作品的确不能算是纯粹的美学著作。从我所选的著作看,有的属于哲学著作,有的是诗文评,有的是艺术论,有的是随笔。但之所以将其选入冠以“美学名著”的此书中,则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论之内容一定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一定涉及关键性的美学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上一定具有重要影响。它们虽不能称为纯粹意义上的专门性美学著作,但在广义上,也可以称为美学著作。

其实在西方美学的研究中,也会碰到类似问题。我们一般称为美学著作的,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专门性的美学著作,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席勒的《谈美书简》;二是并非专门性的美学著作却涉及重要的美学问题,其中有哲学著作,如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论述文学艺术的著作如莱辛的《拉奥孔》,有对话、随笔如《歌德谈话录》、维科《新科学》,等等。我们一般也将此类著作称为美学著作,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

我碰到的另外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既然要给读者提供中国美学的原著读本,那么这些读本必须是可靠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做到这一点恰恰非常困难。因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问题实在太多了。在编写的过程中,我真正感觉到心细如发的重要性,你必须细心面对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句读。像谢赫“六法”的句读不同,就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解读。在所选的近三十篇文献中,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是作者问题,像《乐记》《二十四诗品》,因为作者的时代和学术背景,直接影响到对其美学价值的判断。对此,本书增加了辨析的内容。有的是文本内容问题,如顾恺之的画论著作,内容文字丛脞,名称也与内容不相符,对此类问题,本书也进行了校核,提出了有关文本处理的新想法。有的文本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和莫是龙《画说》的内容交叉,石涛《画语录》和《画谱》两个传承谱系的问题,《笔法记》的真伪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一切努力,都意在使读者能够在稳实的心态中,咀嚼其美学精华。但不知我做得如何,还需要读者检验。

在具体篇目的选择上,也颇费踌躇,最后确定的这些篇章,我以为,都是中国美学的代表性著作。我在考虑选入这些文本时,注意到以下问题:一是反映中国美学史发展的脉络,体现一定的时代特点,如顾恺之的“形神”说、谢赫的“六法”说,体现了六朝美学发展的特点,这些观点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有重大影响;二是考虑体现中国美学自身的特点,如意象、意境、妙悟等是体现中国美学特点的一些核心范畴,因此本书选择了一些对这些专门问题有理论发现的篇章;三是考虑一定的覆盖面,如在艺术类美学中,选录了书法、绘画、音乐、园林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小说和戏曲等方面也有不少具有美学价值的著作,如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王骥德、李渔等的戏曲理论,因受篇幅限制,被割爱了。需要说明的是,像《老子》《论语》《庄子》《坛经》等哲学著作,具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也很大,但考虑到本书的篇幅,这些内容暂不列入本书的选择范围。

本书注意对学术界研究状况的介绍,给读者研读原著提供必要的背景,了解学界的研究重点,提示值得注意的学术问题,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予以交代。各篇之后还附有参考文献,以备读者进一步研究之需。所选的大多数篇章,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成果,本书不可能一一涉及,只是介绍一些与核心论题相关的内容。所介绍的一般是比较成熟的观点,避免读者陷入不必要的理论纠缠中。

本书在介绍学界研究情况的同时,针对一些重要问题,也尝试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尤其是对一些争议较多的问题,我一般会陈述自己的判断。对于自己的一家之言,文中都加以注明,以供读者研读时参考。由于本人学术水平限制,许多意见并不成熟,欢迎读者批评。

本书的撰写参考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叶朗先生亲自指导本书的选题和编写,本书初版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立刚等老师的热情帮助,近二十年后修订此书,又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孔令燕、陈彦瑾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的渊博学识、专业眼光和卓具责任感的态度给我留下极深印象,也是本书能以此面目呈现给读者的背后支撑力量,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记于2022年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