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那人走后陈明又站在原地观察了赵良琢一会儿之后才走了上去:“第一天来刑部,感觉怎么样?”
赵良琢抬头,看到来的是陈明赶紧放下手上的东西站了起来,对着陈明拱手行礼:“大人。”
陈明微微抬手:“不必多礼,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第一天来刑部感觉怎么样,对手上的事务感受如何,能上手吗?”
赵良琢微微偏了偏头,不急不缓说道:“目前为止还觉得挺好的,并没有太大的难度,相信再给我一段时间我能更加得心应手。”
陈明挑眉,不可否认从宫里出来的时候他是存了为难赵良琢的想法在里面的,一方面是确实对赵良琢的上位不屑,另一方面也是想看一看赵良琢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皇上破格顶着满朝文武的反对都要推上去,若是真的有本事的话那最好,要是是个草包,哼,要不自己成才,要不自己走。
但是回来之后接收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手底下人对赵良琢的盛赞,这就让陈明有些好奇了,也在反省之前是不是他一叶障目了。
“你有这个信心是好事,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便是,毕竟我是你的顶头上司,你出了事,我也讨不到好。”说着陈明就要离开了,临走之前还用手指点了点赵良琢,一时间还真不知道他喻意为何。
赵良琢倒是并不在意这小小的插曲,在陈明离开之后挑了挑眉便又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他很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也很愿意利用这份优势,但是同时他也很清楚的明白光靠容貌和风采是没有办法一直让人信服的,真正能让人信服的,永远只有内在的东西,所以他想要快速的在刑部站稳脚跟,只有多做实事才是真的。
一切都往着好的方向发展,才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赵良琢就在刑部混的风生水起,就连一向严苛的陈明,遇到人说起赵良琢都连连称好,和徐陵两个单独相处的时候也总是要夸赞她几句慧眼识珠。
对现在的情况徐陵早就预料到了,毕竟那人可是赵良琢啊,只是没有想到赵良琢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厉害,才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将刑部的人的心收买了,她本来以为会用更长时间的。
最近大梁可谓是海清晏平国泰明安,边关也传来捷讯在和蛮子的第一次战斗中大获全胜,切科拉还后退了三十公里,看样子轻易是不敢来犯了。
外部敌军不敢来犯,内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连朝中的大臣都老实了很多,冶州王明传来消息冶州的产业已经步入正轨了,去年一年净盈利有三万白银之多,工坊人数已经达到两千,冶州半数之人有了出路,路边饿殍锐减,近乎于无,冶州繁荣已经惠及到了周边,光是去年一年修理就有三百余条,合计将近五十公里。
最重要的是王明这个人着实不错,他在知道主家是皇上而不是一般的商人之后对产业的规划也不再仅限于赚钱了,更多的是偏向民生来的,他深知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冶州在他的带领下建立了数十个福利院书院,整个冶州连带着周围几个城市都受益匪浅,最重要的是这人还不揽功,做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用的皇上的名义。
有这样忠心耿耿又全心全力为上层考虑的员工,谁会不喜欢呢。
看着王明发过来的端端正正的叙事报告,里面没有任何为自己揽功的词汇,只是简简单单的告知了皇上最近他做了什么,接下来又准备做什么,再看看叶尚存的上书,一整个文书对王明的赞不绝口,徐陵觉得自己要是不做点什么就真的对不起人家了。
只是要赏给王明什么就让徐陵犯了难了,王明现在不缺钱,而且这样的人用钱来砸他完全就是在玷污这个人。
“王明好像去年成婚了吧?”心中稍微有了一些打算,徐陵还是要确认一件事才行。
周平在这些琐事上记性就要强得多了,听见徐陵的问话赶紧回到:“是成婚了,都是去年的事儿了,他那个同乡也是在同一月份成亲的。”顿了一下怕没有说清楚,周平又补充道,“两年前这两个人就把全家人都接到了冶州生活了。”
徐陵点头表示知道了。
三天以后王明还在作坊视察的时候家里派人来急匆匆的让他赶快回家,王明还以为是出什么事儿了呢,不敢耽误赶紧回去。
才到门口就见到家里人喜气洋洋的站在外面,不止如此还有好友兼邻居周强一家和叶尚存,王明隐隐约约是察觉到了什么,但是一时之间还不敢相信,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一步步的往前走。
门口的一群人看到王明就赶紧迎上来了,在这一群人中就数叶尚存的地位是最高的了,所以也是他先开口说话,在王明肩膀上欣慰的拍了拍说道:“王掌柜,你总算是回来了,可是让我们一众人好等啊,不过我们等一等倒没什么大不了的,怠慢了皇城来的人可就不好了。”
听到皇城来人了王明一下子就着急了,连忙整理衣冠往府内走,一边走一边问道:“他们来了多久了啊,有没有说是因为什么事儿?”
说到这个叶尚存反倒是不着急了,还故意卖了个关子:“你去了就知道了,现在就告诉你反倒是不美了。”
听到此话王明的脚下更加快了。
从宫里来的人也都是有眼力界儿的人,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王明现在在皇上那里很是得眼呢,所以在面对王明的时候他们也是恭敬的不得了,见到王明先恭敬的行了个礼之后才宣读圣旨:“徐州王明,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在冶州三年得出巨大功绩,使冶州上万人免于穷苦饥寒,朕甚是欣慰,特封其为冶州左司,享俸禄八十旦,子孙可入太学,其母教子有方,封二品诰命夫人,享俸禄十五旦,府中特赐良善之家称号,许以匾示人,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