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忽悠
翌日。
司马炎又来到了皇宫。
曹髦一度怀疑司马炎没有别的衣服了,一直都是穿着一身白衣。
司马炎的脸色很不好。
昨天被曹髦拉着多喝了几杯,把自己来到皇宫的任务给忘记了。
回去之后,一直不敢去见父亲。
其实司马昭也没有去理会司马炎,劝谏只是一个由头,不论他成不成功,都不影响。
“陛下,今日不可喝酒了。”
司马炎见到曹髦的第一句话,就是害怕自己喝酒误事。
曹髦斜着眼睛看司马炎,嘴角挂着笑意,怂恿道:“安世,喝一点,不碍事的!”
司马炎使劲摇头,说道:“陛下,昨日喝多了,耽误了正事,我是来劝谏陛下的!”
“哦!”
曹髦托着腮帮子,道:“安世要劝朕什么呢?”
“自然是不要恢复中常侍……”
司马炎话还没说完,曹髦就挥手阻拦了。
“朕准了!”
曹髦直接允许。
“啊???”
司马炎张大嘴巴,一脸不可置信,这么容易的吗?
他还以为有多么的麻烦,曹髦竟然这么好说话。
很快,司马炎就回过神来,他任务完成了,该回去汇报了。
司马炎站了起来,说道:“既然陛下已经准了,那我任务就完成了,这就回去了。”
司马炎说着就想走。
曹髦连忙起身,过来拦住司马炎。
怎么能让司马炎这么快离开。
“安世啊,先不急着走。”
曹髦拦住司马炎说道:“你可知你父亲让你进宫劝谏是为了什么?”
司马炎思索了一会,点头说道:“当然是为了大魏,我也知晓,之前十常侍乱了汉的朝廷,现在大家都知道,不可让太监掌权,陛下若是再恢复中常侍,必引来祸端。”
连司马炎都知道要防止太监再次掌权。
曹髦听的连连点头。
司马炎跟司马家其他人想法不一样。
他现在没有什么野心,也不知道司马师和司马昭要夺大魏江山。
在他看来,他家都是大魏的忠臣,从司马孚到司马师再到他的父亲,一个个名声都很好。
当然,但凡认识司马炎的,也不会在他面前说他家的坏话,大部分是阿谀奉承的好话。
“安世说的没错,朕没想到安世也能想的如此远。”
曹髦欣慰的说道:“不过这还不是你父亲让你来的真正目的,你父亲让你来劝谏的真正目的是要为你涨涨名望,因为你父亲知道朕是绝对会纳谏的。”
司马炎愣愣的听着,原来这一切父亲早就知道。
“那之前怎么听闻陛下要恢复中常侍呢?”司马炎又问。
曹髦笑道:“朕就是想看看谁是忠臣,如今朕已经看到了,安世,你是忠臣,你的父亲也是,都是为了大魏!”
“原来如此!”
司马炎恍然大悟。
怪不得这么难的任务,父亲就这么轻易的交给了他,而他这么轻易就完成了。
曹髦又一次把司马炎忽悠瘸了。
司马炎再次被曹髦拉了回去。
司马炎心情高兴,喝起了美酒。
曹髦喝着茶,摇头道:“安世,你不能这样就回去。”
“陛下,那要如何做?”司马炎问。
“安世,你的父亲想让你涨涨名望,对你也是好事,但这般轻松,你能涨的名望也就不会多。”
曹髦开始解释道:“安世可知当年孔融?”
“孔融孔大夫?”
司马炎回想了一会,点头道:“知道,建安十三年,太祖将他杀了……”
“太祖曾说孔融在北海‘招合徒众’,图谋不轨,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而孔融又在跟孙权使者对话时‘谤讪朝廷’,而且‘秃巾微行,唐突官掖’,不遵守礼仪,并在与祢衡谈话时不认父母养育之恩,太祖言之‘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额————!
曹髦微微一愣。
难怪老祖宗说孔融让梨是他自己造的故事。
原来孔融死于老祖宗之手,老祖宗还给孔融安了那么多的罪名,这点曹髦之前倒不了解。
“后来的事情先不谈,就说孔融小时候让梨,还有王祥的‘卧冰求鲤’……”
曹髦解释道:“他们都靠着这样的事情提高自己的名望,安世,现今你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让大魏都知道,你成功劝谏了朕,让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这么好的一次刷名望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轻易浪费呢?”
司马炎终于听懂了。
曹髦要为他刷名望!
司马炎激动的站了起来,曹髦为了他,不顾自己的声望,着实让他感动。
司马炎拱手道:“陛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陛下是想再像元城那样,让我多劝谏几次,最后陛下再同意,这样就能让我的名望得到更大的提升。”
曹髦心中暗忖:安世也不蠢啊!
司马炎连想到元城的时候,曹髦连续拒绝了几次征辟,让当时名声大噪。
曹髦颔首道:“安世你终于明白朕的心意了,不错,就是如此!”
“就这么轻易劝谏,没人会记得你的功劳,你要让整个大魏都看到你的不容易,看到你的千辛万苦,看到你为了大魏百折不挠的精神!”
司马炎连连点头,这方面他觉得自己应该跟曹髦好好学学。
“那陛下,我该如何做好?”司马炎问。
曹髦悠悠的喝着茶,缓缓道:“我们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写一封劝谏的奏章,要超越‘邹忌讽齐王纳谏’,要把你的名字永远留在历史长河中。”
司马炎一愣。
还要写文章,而且要超越“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难度有点大了。
司马炎双手手指交叉,面露为难之色,说道:“陛下,这第一步就不好做了,要超越邹忌,这文写不出来啊,就算叫别人写,也写不来,这太难了!”
曹髦微微一笑,道:“不用担忧,文章朕早就想好了,安世你只需记下就好。”
司马炎狐疑的看着曹髦,不相信曹髦能写有多好。
曹髦闭上眼睛,回忆着背了一夜的文,念了出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