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荒野都是我的猎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人多热闹(求票求追读)

黄亮原先的初步计划。

本来是搭建四间小屋子,将这河沟边上的地方作为冬季庇护所来使用。

现如今考虑到美观,实用性,保暖性等等。

他决定扩建一下。

搞个盥洗室和厕所一起,这样冬天也能烧水洗澡,咱虽然没有锅炉,但是可以用铁锅烧水,然后用盆子洗。

“英子!”

黄亮叫来英子。

“咋了?”

黄亮从兜里掏出一叠大团结,这是几百块钱。

“你驾着马车去买几个洗漱的大盆子来,还有,看看驻军屯儿那边的乡亲有没有自家粮收完的,找几个人来帮我们箍屋,不白请,都给钱!顺便多买点蔬菜,咱们肉和粮食都有,蔬菜太少营养不够,什么大白菜大萝卜,苤蓝土豆子能多买就多买。”

黄亮决定请外援,加快进度。

昨天他在驻军屯儿见到那瓮声瓮气的大叔,做灶台是把好手。

肯定会搭屋子。

“成,那我带着小泥巴去?”

黄亮瞥了眼,发现小泥巴还在睡呢,现在小傻瓜这傻狗也变得又懒又粘人,整天跟在小泥巴屁股后头,不过这样也好,省的小泥巴出去乱跑,小丫头片子现在不再担惊受怕之后胆儿很大很肥。

“让她睡会儿吧,你把枪带上,注意安全!”

黄亮说道。

“好!”

英子点点头便去了。

黄亮这才回过头来,既然想要修,干脆修大点,修个六七十平,也费不了太大事儿,因为这就在河沟边上有的是泥,无非担心的是泥巴不容易干,那好办,火炕和火墙会给湿泥答案。

“师傅,咱们先多收点鹅卵石,再多砍点木料,还有就是咱们这个半地下的地窖子,得再挖长点挖宽点!”

黄亮指了指地面儿,决定搞个河边小别墅。

“好。”老满头抽满了一锅烟,磕了磕烟锅巴就开干。

黄亮先烧了一壶水,里面儿都是薄荷叶,别说,薄荷茶其实也能提神,主要是一种类似于薄荷脑似的味道,口腔也舒服,他寻思回头明年夏天也多收集一点薄荷叶,用来嚼。

这东西成瘾对身体没啥伤害,的确算雅好。

两个人便用锄头开始扩宽庇护所的地基,他们这个庇护所是一个半地下的庇护所,既然准备修大点,那就要宽一些。

泥巴,草料,木料,鹅卵石。

都是现成的。

捡过来,摆好。

黄亮收拾着,忽然庇护所里传来一阵尖叫。

“咋了!?”

他扛着锄头连忙去了窝棚。

小泥巴穿着毛衣躲在床上,抱着小傻瓜瑟瑟发抖,小傻狗这傻狗,不明就里,和她一起也在发抖。

“二爹!”

小泥巴见到黄亮就跟见到救星似的。

“咋了!?”

“有耗子!”

小泥巴委屈巴巴地指着地下。

黄亮不由莞尔,能没山耗子么,这地方就是荒郊野岭,而且地上就是泥也没有水泥,窝棚人一多,吃的多了,食物有残渣,就会吸引山耗子,根本就防不住。

“别怕,后小傻瓜在呢,小傻瓜,去抓耗子!”

黄亮笑道。

小傻瓜屁颠屁颠地过来伸出狗舌头舔黄亮,还真在地上嗅了嗅找起来了。

“二爹,我饿啦。”

小泥巴撒娇似地呼喊。

黄亮指了指炉灶上,炖着肉汤白面糊糊呢,这是专门给小泥巴做的早餐,他和老满头吃的是烤的苞米面馍馍,做法非常简单,苞米面用热水搅开,然后弄成两团儿放在炉盘上,很快就烤好了。

再喝点薄荷茶,早餐就搞定。

“我吃白面糊糊呀?”

小泥巴爬下床来,这小妮子,下半身都没穿裤子,就穿着内衣,也不怕冷,披头散发的,像是个小疯丫头。

“对,吃了白面糊糊,你还得吃药,知道嘛?”

黄亮用还沾染着泥巴的手指头给小泥巴脸颊上来了一下。

“哎呀,二爹你干嘛。”

小泥巴嘟嘴,粉嫩的小脸蛋儿上被花了一道泥巴痕,黄亮呵呵笑的乐不可支。

“快吃早饭,再吃药,吃了药,你去找点山楂,野李子,山梨这类的野果子,二爹给你做糖葫芦咋样?”

“好!”

小泥巴顿时高兴不已,一下也闹腾了。

……

英子架着马车来到了驻军屯儿,将马儿拴住。

“叔,在不!?”

邮差家里地不多,今天上午也收的差不多了,关东这年头儿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而且都是平地,要是论到生活水平,其实东北八九十年代挨饿的老百姓少,主要就是因为土地肥沃,只要勤快,地里种啥都饿不着。

邮差正在扒拉自己苞米,闻言抬起头来:“哟,是你啊英子,咋地?”

“叔,你们屯儿有家里闲着的人不,我们请去帮帮忙。”

“帮啥忙啊,吃喜酒啊?”

邮差笑眯眯地问道,昨天黄亮的红布就是在他这儿买的,还没花布票。

“不是,帮我们箍个屋。”英子脸颊一红。

“哦,那好办,我去招呼一嗓子,管顿饭就成!”

有句话说的好,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这说的是九十年代前的东北人,是真有这个特质,他们冬季太过漫长,逢人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乐于帮助别人,但是后面随着经济改革开放,逐渐的许多事情就变味儿了。

如今,大家乡里乡亲帮个忙,大家都没得没啥,也压根没人谈钱。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能出去吃别人家的饭,自家少出粮了。

“保证管好的,我们那还有狍子肉,獐子肉呢!”

英子笑道。

“有肉吃啊,那我也去!”

邮差眼睛一亮,慌忙站起身来去喊自家婆娘:“我家那个婆娘干活儿也是把好手,不比男的差,我爹我娘也能帮忙打个下手啥的,你等着哈我们赶个牛车就来,我马上呼人去!”

邮差生怕英子反悔,这年头有肉吃那诱惑力是真的很大。

英子乐呵笑也没说啥:“好说呢叔,对了,你们又没大萝卜小萝卜,还有多的苤蓝土豆子啥的啊,我们想多买点,过冬没菜吃。”

“有,都有,我帮你招呼!”

有肉吃,很多事情就好解决多了,邮差在村里既是邮差又管着供销社,之前还兼过会计,所以他一说话很顶用,喊了一嗓子,就来了不少人,呼啦啦十几号青壮劳力。

就连王厨子都来了。

原来最近秋收赶得紧,水文站的知青们也去收水文站自己的自留田,所以国营饭店没生意,他就回来收地里的活儿了。

得,干脆屯子家家架着车,一起去老满头的窝棚帮忙去。

英子见状,索性把供销社的罐头都买完了,又驾着马车去了附近一个鄂温克人聚集的屯子,花钱买了半扇野猪肉,足足有二十多斤,加上从驻军屯儿买的大白菜,大萝卜,小萝卜,土豆,苤蓝,还有一些粮食,足够今天这些人造。

一群人呼啦啦赶到了山里窝棚,此刻这里从未有过的热闹。

ps:感谢书友“20220525002429934”,书友“老鼠逛街找猫”,书友“20221107123158826”,书友“空人飞天”的月票,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