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出版导言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长河中,众多医生不乏弃医从文或兼而有之,从面对躯体的生命转向修炼生命的灵性,他们主要以斯摩莱特、济慈、契诃夫、毛姆、鲁迅、渡边淳一、刘易斯·托马斯等为代表。契诃夫这样说过:“朋友,如果您想作真正的作家,就学习医学吧,特别是精神病学。”

为何要懂精神病学呢?安东尼·斯托尔说道:“由于职业的关系,在性格的品鉴上,精神科医生可说是得天独厚,说自己对人的了解比一般人来得深入而密切,那也绝不为过。”的确,精神科医生对人性的洞察会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精神医学界,一些医生行走于“医道与人文”之间。例如,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荣膺“歌德文学奖”,而法国当代作家弗朗兹·法农、莉迪·萨尔瓦伊尔、帕特里克·勒穆瓦纳,日本当代作家北杜夫、加贺乙彦,英国当代作家安东尼·斯托尔皆为精神科医生。他们一手为医道,一手把文脉。

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还是《柳叶刀》,它们间或刊登一些有关“医学与社会”、“医学艺术”方面的短文,其中不乏历史的沉淀和人类的洞见。它们在分享当代医学成果的同时,亦彰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与品质。正如2020年世界科学权威期刊《自然》上所说:“如果没有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硬科学和技术将难以解决复杂的社会挑战。”

当下,在“人类世”与“轻文明”的大时代,社会发展与各种挑战并存,群体/个体的心理健康就显得愈发重要。置身于“后现代”与“后疫情”氛围下的群体/个体,如何少些焦躁,少些郁闷乃是精神卫生中的重大课题。

本书是国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历经十年,集腋成裘。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医学与人文”三部曲之一(前两部为《文化与精神医学》和《艺术与精神医学》)。这个集子以时间为脉络将精神医学历史、心理健康以及灵性等诸多问题娓娓道来。数十年来,为弥合“两种文化”——“自然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作者辛勤地往返于“医道与人文”领域,力求使悬壶济世的医生行善,求真与审美相统一。作者书写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富有启迪,值得广大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