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第6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观鱼处·濠上观·钓鱼台

宋荦撰书。宋荦(1634~1713),康熙三十一年(1692)至四十四年曾任江苏巡抚,善诗文,善画水墨兰竹山水树石。抚吴期间,主持重修沧浪亭,著有《西陂类稿》《筠廊偶笔》《漫堂墨品》《绵津山人诗稿》及《沧浪小志》等。

观鱼处一名“濠上观”,俗称“钓鱼台”。取意于庄、惠濠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故事。《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又载庄子濮水钓鱼,楚王派使者请以国事,庄子“持竿不顾”的故事,理趣盎然。前者反映了庄周派们观赏事物的艺术心态,后者则反映了庄子远避尘嚣、粪土王侯、追求身心自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这些和文人士大夫们“兴适清偏、怡情丘壑”的审美趣味相契合。当年,园主苏舜钦见此,有感于半世仕途奔竞之累,写了《沧浪观鱼》诗:“瑟瑟清波见戏鳞,浮沉追逐巧相亲。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文人们至此临流高吟“濠梁何必远,此乐一为寻”“剪来半幅秋波,悠然便有濠梁意”“步逍遥,追踪庄惠”。

匾额之一(旧亭额):

静 吟

额有跋语云:“沧浪亭旧在北碕,康熙间,宋漫堂冢宰移置山巅,悬文待诏隶书沧浪亭额,经兵燹不复存,岁癸酉重修山亭,仍其旧于北碕别构一亭,因取苏学士诗意以‘静吟’名之,亦以存古迹也。四月既望应宝时。”

苏舜钦有《沧浪静吟》诗,云:“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原亭亦临水而筑。苏诗表达了自己安于冲旷、逍遥于山林自然的生活情趣,然字里行间仍透露出几丝愤懑的情愫。

匾额之二(旧轩额):

自 胜 轩

今之观鱼处,即为昔之自胜轩。苏舜钦《沧浪亭记》云:“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自用是以为胜焉!”据此可知,“自胜”就是指人受到委屈、挫折以后,能够借助大自然的美景,战胜自己荣辱得失等世俗情绪,故“自胜”就是战胜自我。宋人的情绪比较内敛,善于对生活进行反思,善于思索人生,注重主体的思考,寻求自我的点滴发现,带有思辨的抽象和演绎色彩。力求藉内在的心理调节,处理人世间的纠纷、争端,求之于自我精神的满足、陶醉。“自胜”额,颇具时代特色。

对联之一: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宋荦撰书。

出句取《汉书·郑崇传》。郑崇忠直敢谏,遭人诬陷,皇帝责问他“君门如市”时,他辩解说:“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意思说,我广交朋友、门庭若市是真,但我为官清廉,心像水一样至清无垢。作者用以表示自己的廉洁。

对句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子濠梁问答之意,表示自己在此观赏游鱼的时候,心态与庄周派们完全一样,故深谙庄子对答之旨。

对联之二:

亭临流水地斯趣;

室有幽兰人亦清。

祁隽藻撰书。

出句描绘亭畔之景。流水,即活水,可以通舟。此地一湾清流,乃葑溪之水,自南园潆洄曲折流至亭前,颇具野趣。亭前碧水,可观游鱼、行舟,也可垂钓;月夜,还可看到月到天心时的水天双明月,风来水面,清凉无比,趣味独特。

对句以物比德。室有兰花不炷香,兰花之香幽远而清淡,显得清雅而不浓烈,犹主人之品德。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习惯是多元的,不仅欣赏植物的自然美色,而且往往从植物的生态习性中找出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应的品性,加以欣赏、礼赞。

按:这座水亭的设计手法,得到造园专家陈从周的激赏,以为“园外一笔,妙手得之”,对比之运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园林谈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