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译者序 哲学书怎么读?
最近是我六年以来第三度完成对我的法国哲学老师奥斯卡写的这本《哲学实践的艺术》的翻译工作。这本书目前只在中国出版,即使在法国也没有出版发行的计划。
之所以反复翻译了三次,是因为我自己从这本书当中,得到了丰富的养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对于哲学实践的理解有所进步而觉得需要重新翻译一次,不管有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有没有人读这本书,都没有关系。
我甚至合理怀疑,我重读这本书的次数,可能比作者奥斯卡本人更多。
出版之前,出版社编辑请我写译者序时,第一句话我就毫不犹豫地写道:“请先别急着开始阅读正文,否则你可能很快就会因为遇到挫折而放弃。”
这么说可能很让人沮丧,但是,身为作者奥斯卡多年的学生,也翻译过许多他的作品,我会说这并不是一本适合从头读到尾的书,实际上,可能是因为我资质平庸,我根本没有见过一本适合从头读到尾的哲学书。
那么该怎么办呢?答案只有一个:慢慢来。
在我带领的哲学工作坊中,我会以三个月为单位选取这本书中的其中一章,作为当季的主题,然后将这一章拆成10~12个独立的段落,每个人都要针对一个段落,花一整周的时间去思考,然后再一起使用苏格拉底对话的方式,缓慢地进行提问和讨论,有时对于一个难以完全掌握和理解的章节,我们甚至会每年有一到两次,每次反复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讨论,而每次都会有很棒的收获。
作为一个独立阅读的读者,当你眼前有一本想读的哲学书,但是没有机会像我们这样组织哲学讨论工作坊的话,我最佳的建议是当你面临一个特定的人生问题,或是有一个特别想要思考的主题时,先仔细阅读目录,选取其中一个相关的章节,然后以一个段落为单位,开始尽量缓慢地咀嚼,不怕慢读,只怕快,只要有一个句子还没有完全理解通透,就不让自己进入下一句,因为没有什么比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哲学态度更加令人烦恼的事了——即使这意味着一天也许只反复玩味一个句子,也没有关系。
为了自己而读吧!缓慢地读,反复地读,即使随便打开一页,随机挑选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来读,都好过勉强自己头晕眼花地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因为慢慢想,才能看见美。
举这本书为例,如果你对于照本宣科传递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感到厌倦,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或是你想知道哲学如何“教”,不妨从第八章“提问的艺术”里面的第一节“老师的角色”来进行思考。
首先,请缓慢地阅读第一段:“如果我们只能挑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来总结哲学老师的角色,可以说这个功能就是向学生介绍哲学的提问艺术、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
请在这里停下来,不要急着往下阅读。
虽然第一段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请放慢思考:如果一个哲学老师的功能,是向学生介绍哲学的提问艺术、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这三项,我是否能完全理解这三个元素?
首先,我们挑出最简单的第三个元素来思考:什么是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
然后,我们思考有点难度的第二个元素:什么是哲学的基本原则?
最后,我们再来思考这一章的标题,也是最抽象的第一个元素:什么是哲学的提问艺术?
第一个元素,很容易理解。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就是所谓的哲学史。然而哲学史是哲学吗?时间史是时间吗?数学史是数学吗?当大多数的大学哲学科系,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往往都要求本科学生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时间)和地理位置(空间),按部就班地研读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等,对于每一位哲学家的生平与学说倒背如流,但你难道没有怀疑过:这真的是哲学吗?回溯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是不是有很多老师总是把一门特定学问的历史起源当成最重要的元素?你认同这种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重点吗?对于思考教育这是有帮助的,还是只是反映了老师以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已经结束”的这种个人误解?如果不赞同以历史起源当作教学重点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哲学家都在讲述和强调哲学的历史知识,仿佛它就是哲学的本体?一个把哲学史当作哲学重点的老师,有可能是一个好的哲学老师吗?光是这些问题,就足够思考三天三夜了。
如果强调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不应该是哲学教学的重点,那么教导哲学的基本原则,是不是哲学教学的重点呢?哲学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分支,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逻辑学和美学。以逻辑学来说,如果一个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导如何使用逻辑进行有效或正确推论的研究,包括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讨论逻辑论证一般会呈现的一般形式、哪种形式是有效的以及其中的谬论,这是不是一个好的哲学老师呢?逻辑推理分为三种:归纳推理、溯因推理和演绎推理,科学方法都属于归纳推理、溯因推理,而数学则属于演绎推理,包括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一个好的哲学老师,应该教学生遵守科学的逻辑,还是数学的逻辑?那么语义学的逻辑,还有法律的逻辑呢?认识了每一个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并且学会每一个术语的正确使用方式,可以快速对一个正命题做出否命题、逆命题和逆否命题,是不是就算“懂”哲学了呢?学会高等微积分的用法,是不是就算“懂”数学了呢?这个问题,恐怕又能想上三天三夜。
经过大量思考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无论是学习哲学思考的历史起源,或是学习哲学的基本原则,其实都只是单纯地学习知识,在网上、哲学史的书上就有详细的介绍,只要具备识字能力和基本理解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自主学习,并不需要一个哲学老师来讲述这些历史或原则。至于哲学的提问方法,就很不同了。提问是一门没有经验老道的师傅引领,就没有办法入门的“技术”,什么样的提问,才能算是哲学提问?一个好的提问,应该要如何符合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面对什么问题,要用形而上学的提问,而什么时候要用本体论、认识论或是伦理学的观点提问?提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要展示自己的优越,在辩论中战胜对方,让对方无话可说,还是要促使自己和别人思考,让彼此看见自己的盲区?怎样的提问会激怒对方,而怎样的提问会刺激对方思考?这中间的“度”又该如何拿捏?这是关于第三个元素的思考。
无论思考这三个元素的过程花了十分钟,还是十天,都很好。清楚地思考了这三个元素之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奥斯卡会认为“提问的艺术”才是哲学教学三个重点中真正的主体,而奥斯卡果然是一个好的哲学老师。这时,我们就准备好了阅读接下来的话:“哲学是一种反思,是一种处理思想的方式。哲学是文化的前身,而文化仅是哲学的产物。哲学才是本质,文化只是手段。”而这短短几行字,可能又需要花比思考第一段多两倍以上的时间,才能想清楚,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奥斯卡常常说的:“思考越慢越好,不是越快越好”,而且“匆匆忙忙的,你要急着到哪里去呢?”
学会享受思考,就是学会享受由内而外的慢生活。思考的过程,就像让怠惰的头脑上健身房锻炼,或是让每天因重复单调任务而疲惫不堪的头脑享受按摩,当我们愿意慢下来思考,有能力慢下来思考,我们也就正式踏上窥探哲学这门艺术之美的漫长旅程。即使一辈子读不完一本哲学书、走不完这段旅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愿意走在思考的路上,这一生也走不完的求真旅程,正意味着到人生的最后都不会有无聊的一天。
愿意慢慢来的人,一定能够看懂美——无论是试着阅读一本哲学书,或是面对人生。
褚士莹
哲学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