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为何奉汉
两方主帅的见面,其本意是对条件提出,至于能不能当场谈拢,并不重要,因为后面两方使者会对没有谈拢的条件再进行交涉。
拓跋猗迤和刘和两人,已经敲定一些条件,就是鲜卑一方返还匈奴贺兰部一万两千户人口。
而后,刘和对此事做出回应,汉军返还鲜卑俘虏一万人,如果不让已方内迁雁门和马邑百姓四成,则扣留拓跋猗卢和拓跋郁律两叔侄。
雁门两地的百姓,在拓跋猗迤看来,已经是他口袋中的肥肉,说什么也不同意。
甚至是说,一万俘虏他可以不要,只要刘和放回弟弟和侄子。
刘和权当听一乐,先不说此事行不行,拓跋猗迤绝对是气话,一万俘虏不是平常杂兵,是精锐。
人家意思很明确,摆明是让刘和不要插手雁门和马邑百姓,或者说是在鲜卑插手雁门和马邑时,不希望刘和在背后捅刀子。
当今局势,拓跋猗迤看的特别清楚,并州绝对会落在刘和手中,司马腾不是汉军的对手。
所以双方谈判的拉锯战,几乎是围绕雁门两地百姓来展开,这也是唯一一点争议。
卜先和姬澹两天的唇枪舌战,在第三天的时候,拓跋猗迤派姬澹前来禀报,说是同意赠送汉军雁门两地黔首。
注意,是赠送。
刘和不得不承认,拓跋猗迤这老家伙真会钻空子,活生生将个条件说成赠送,赠送是什么,礼尚往来。
如此还倒罢了,鲜卑又提出两个附加条件,若是不答应议和就此作罢。
第一鲜卑图谋雁门马邑时,汉军一方不能插手,第二则是赠送的两地百姓数量,由原来的四成改为两成。
刘和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骂娘,不过刘和也当即表明心态,表示两地百姓数量同意,不过两成黔首必须是青壮男女。
议和谈判到此结束,刘和大手一挥送去鲜卑三千石粮草,又将扣留拓跋郁律的时间,由原来的五年改为三年,算作礼尚往来。
做人吃相不能太难看,以后万一还有用得着人家的地方。
当然,刘和这么做也是有原因,拓跋猗迤敢恶心他,自己怎么也要恶心回去。
立刻让卜先去鲜卑大营传达,在其没有返还贺兰部之前,只能撤军回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在贺兰部到了之后,才可以回去。
而这一半鲜卑将士,则要去雁门和马邑替刘和劫掠百姓,不多不少,两千四百青壮男女。
当拓跋猗迤听到卜先来传达这个消息时,差点没被气死,刘和显然是不相信他们才这么做,关键是让他们当打手。
不过卜先又传达了刘和另一层意思,大概是这件事完了之后,鲜卑可以试着插手雁门二地,反正你都把两个地方看成自己的了,然后两方一南一北可以相互称王。
拓跋鲜卑是尊奉司马晋室,至于尊奉诚意有多真,刘和便不得而知了,想来人家只是想要个大义名分。
刘和不管这么多,鲜卑要不要称王跟他关系不大,不过尊奉贼晋,上个眼药或者是在心里种个种子勉强可以。
经此一战,拓跋猗迤短时间不会再攻打他们,而且刘和手中还有拓跋郁律,要扣留这个人三年。
刨除过各种因素,二者两年的和平相处,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有一说一,适当的联系也可以有,比如隔个一段时间派个使者带点礼物问候一下,说白了就是舔,刘和目前不想和拓跋鲜卑对上。
怂点好,该怂就得怂。
大丈夫能屈能伸,历史的经验告诉他,没有一个莽汉能真正成事。
远的暂且不说,看看人家石勒发家史,太他妈会装怂了。
元熙元年,十二月十二。
十天的日子过去,双方从汾阳交割议和条件,这次交割的只有贺兰部人口,雁门两地百姓早已经在五天前送到刘和手上。
交割期间,刘和又给拓跋猗迤说起称王一事,只不过被拓跋猗迤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刘和也没有多说话。
两军主帅负手站在高台之上,心思各异,看着下方各方将领泾渭分明。
“妙泰,本王再送你个礼物如何?”这个时候,拓跋猗迤转头一笑,说道。
“礼物?”
刘和蹙了蹙眉,轻声说道:“什么礼物,不是好东西本将可不要,你还是自己留着玩吧。”
拓跋猗迤一阵诧异,刘和在他眼里属于无利不起早,现在自己送礼物居然不要。
拓跋猗迤下了台阶,边走边说道:“这可是件大礼,并州你不想要了?”
刘和白了拓跋猗迤一眼,说道:“你看看本将两万精兵,并州本将自己会打,就不劳猗迤兄费心了。”
“前些日子,司马腾来信询问?”拓跋猗迤无视了刘和语气,继续说道。
刘和猛地停下脚步,转头看着拓跋猗迤:“说,怎么不说了?”
拓跋猗迤脸色一拉,说道:“你不是说不要么?”
“为什么不要?你要送我的。”刘和正色发问。
“也不是什么大事。”
拓跋猗迤嘴角扯出苦笑,旋即又道:“其人来意,无非是询问汾阳战事,本王给他回的消息是汉军大败,损敌两万余,闭寨死守。
以此人的性格,听到消息一定会不将汉军放在眼里,到时候你可以稍做谋划,一举拿下并州,不废吹灰之力。”
“多谢兄成全。”
刘和诚心道谢,拓跋猗迤没有骗自己的理由,他知道司马腾打不过自己,其心中大概有报复司马腾的意思。
“猗迤兄。”
刘和笑着又道:“如今天下纷乱,大丈夫自然是要做一番事业,以鲜卑三部的本事,不称王是在说不过去。
此乃小弟肺腑之言,晋贼将天下弄得分崩离析,猗迤兄又为什么要奉晋呢?”
“本王来问你?”
拓跋猗迤转身斜了刘和一眼,淡淡说道:“你父子为什么要奉汉呢?”
祥瑞骗骗那帮黔首就行了,他们可不会信,不过刘渊一大家子,确实跟先汉有一段渊源,真假不重要。
“受教了。”刘和拱手一笑。
刘和接二连三提出称王,不为别的,就想听拓跋猗迤一句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