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公元前597年之东周列国(三)
公元前597年春,随着冬雪的消融,楚庄王把握战机,决定对郑国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北伐。
此次出征,楚庄王动用了楚国的三军精锐,由令尹孙叔敖统领中军,子重负责左军,子反指挥右军,楚庄王本人则亲自统帅全军,展现了楚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郑国的志在必得。
楚军的北伐行动迅速而猛烈,如同春雷一般,震撼了整个郑国。楚国的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士兵们士气高昂,对胜利充满信心。
在楚庄王的指挥下,楚军很快将郑国都城围得水泄不通,形成了铁桶般的包围圈。这场围困持续了十七天,郑国的情势岌岌可危。
面对楚军的强大攻势,郑襄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试图通过占卜来寻求神灵的指引,但结果显示求和并不吉利。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郑襄公决定与楚军进行巷战,而这次占卜的结果却是吉利的。
郑国人民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举国上下痛哭,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楚军最终占领了郑国。郑襄公在无奈之下,袒胸露臂,向楚军请罪,希望能够得到楚庄王的宽恕和和平的机会。
楚庄王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意了郑国的求和,楚、郑两国结成了同盟。
楚军按照协议后退三十里,但这个距离并不遥远,楚庄王依然保持了对郑国的军事压力和影响力。
郑国为了与楚国和解,不得不向楚国送去人质,以此表明其归顺的诚意。
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郑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也暴露了郑国的脆弱和无奈。
同年夏天,晋国的荀林父得知郑、楚已经和解,率领军队前往救援郑国的途中,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是否继续与楚国作战。
晋军内部因此产生了分歧,中军帅荀林父认为楚国国力强大、局势稳定,主张避免与楚国正面冲突,建议退兵。
而中军佐先縠则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依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臣子的忠诚,如果失去了诸侯的支持,就无法称之为力;如果面对敌人不敢应战,就无法称之为武。
他宁愿战死,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退缩而使晋国失去霸权。因此,先縠主张与楚国作战。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先縠擅自率领其部下渡过黄河,追击楚军。司马韩厥担心先縠孤军深入,可能会遭遇危险,因此建议荀林父率领其余军队渡河支援。
晋军虽然完成了渡河,但军队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缺乏决战的信心和决心。
与此同时,楚庄王北进至郔(今河南郑州北),本打算在黄河边稍作休整后便班师回国。
当他得知晋军已经渡过黄河,楚庄王最初的想法是迅速撤兵,但在伍参的建议下,楚庄王改变了主意,决定与晋军一战。
楚军在管(今河南郑州)驻军,准备迎战晋军,而晋军则驻扎在敖、鄗(今河南荥阳北)之间。
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楚军采取了一种灵活的策略,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晋军营地,提出议和的请求,以麻痹晋军,并约定了结盟的日期;另一方面,楚军又派出部队对晋军进行挑衅和试探。
晋军派出魏锜、赵旃两人前往楚营进行和谈,但由于他们之间的私怨,反而激化了与楚军的矛盾。
晋军为了接应这两位使者,不得不派出部队,结果楚军在孙叔敖的率领下出战,大败晋军。
楚军乘胜追击,进驻邲地(今河南郑州西北),而晋军则在战败后连夜渡河,匆忙回国。
这场被称为邲之战的冲突,最终以楚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楚庄王在战后饮马黄河,象征着楚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足以进逼中原,迫使郑、许等国归附楚国,楚庄王的威望和影响力因此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
在随后的时间里,晋国虽然在与赤狄部族的战争中逐渐恢复了国力,但楚国的崛起无疑给晋国的霸权地位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晋、楚两国之间的争霸格局,因此呈现出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走向,预示着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邲之战不仅是晋国霸业衰败的起点,更是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晋国,这个昔日在诸侯中威风八面的强国,在邲之战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其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力随之大幅减弱,这直接影响了晋国在中原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姜齐,自齐桓公时代起便成为中原的大国之一,此时也表现出了想要脱离晋国控制的意图。齐惠公去世后,其子吕无野继位,即齐顷公。
齐顷公年轻而充满活力,他的野心和对晋国的不满使他急切地想要摆脱晋国的影响和控制。
齐顷公的这种情绪在楚庄王十五年(前599年)开始显现,他通过攻打莒国,向晋国的权威发起了挑战。
齐顷公为了瓦解晋国在东方的战略支点——鲁国,开始积极地与鲁国建立联系。
鲁国此时的政局也颇为复杂,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掌握了军政大权,并与晋国的贵族建立了牢固的联盟。
鲁宣公和东门氏(即公孙归父,东门襄仲之子)在晋国霸业陷入迷茫之时,看到了与齐国结盟的机会,他们积极地与齐国的当权派建立联系,以对抗三桓的势力。
齐顷公与鲁宣公的联合,标志着齐国正式走上了反抗晋国的道路。几年的奋斗之后,齐顷公的势力逐渐壮大,他的胆子也越来越大。
楚庄王二十二年(前592年),晋景公派遣郤克出使齐国,要求齐顷公参加会盟,但齐顷公却在朝堂之上公然捉弄郤克,显示出对晋国的蔑视。
随后,在敛盂之会上,齐国代表高固(高宣子)的逃席行为,更是对晋国的公然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