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有了孩子后,开启第二次成长
挑选合适的育儿书
2018年的一天,出版社安排我去济南第二次签售我的第一本书《其乐无穷的战斗》。排队的人群中,一位女士突然递上来一本残旧、几乎搓成卷儿的书。看见我诧异的眼神,她连忙解释,去年新书发行的时候,她买了这本书,当时她刚生完二胎,产后抑郁很严重,全靠一遍又一遍地看这本书挺了过来,今天特意带着这本陪伴她渡过难关的书来找我签名。看着她眼眶含泪,我也很感动,工工整整地签好名字,双手将书递还给她。
现在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数不胜数,读者在选择时经常陷入困境。各种说法看似都有道理,却又互相矛盾,让人无法判断。例如有的书说,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有的书却说,要给孩子自由与快乐。到底应该按哪种说法来养育孩子呢?有的父母甚至会因此产生纠纷,无所适从。
其实大家遇到的烦恼我自己也遇到过。孩子刚出生时,我也带着初为人父的热情,买了很多育儿书,对于书里的很多内容我都似懂非懂。幸运的是,我后来遇到了很多心理学专家,向他们系统地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在多年的心理学学习、咨询和授课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感悟。兴之所至或怒从中来的时候,我就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些内容面向的读者主要是没有系统的心理学受训背景、但对陪伴孩子充满兴趣的父母。我写的文章主要刊登在我们自己的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上,供读者阅读和转发。
后来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希望我把这些文章结集成书。为了迁就微信公众号的阅读特点,我当时写的文章篇幅都比较短,而要结集成书,就要补充很多内容。这项工作做起来虽然很麻烦,但是为了把这些我自认为好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父母,我非常乐意。我将所有咨询、授课之外的空闲时间全部用于书稿的撰写、修改,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前文提到的我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出版后,我受到众多读者的鼓励,特别是得到很多爸爸的好评。我想可能因为我自己也是个爸爸,而且是“理工男”,写的东西更对爸爸们的胃口。在众多评价里,我最喜欢的一条是“这是一本可以笑着看完的育儿书”,因为书里的很多文章我也是笑着写完的,这让我感觉到了共鸣。
时隔多年,我的第二本书终于也和大家见面(也就是各位手中这本),这本书结集了这些年来我的新感悟,共分为七个话题与大家分享。如果上一本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幽默”,也许这一本更多的就是传递温情,愿每个身为父母的人都能创造与孩子的相互滋养的陪伴。
经历了专业的学习,以及选择和编写图书的过程后,我总结了几条分辨育儿理论和技巧是否有用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父母选择更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儿书。
第一,看理论体系。
任何理论都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涉及孩子成长的心理学分支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有不同的流派,如心理动力学流派、行为心理学流派、认知心理学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环境心理学流派、进化心理学流派等。每种流派的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是无数的专业人员耗费了多年的时间,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总结整理出来的。
我们看一个育儿的观点或方法,首先要区分其源自哪个流派。不同的流派,拥有不同的语境和角度。有时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可能都是正确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例如一个孩子体重超标,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可以解释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对其口唇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等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冲突没有处理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这个孩子的父母没有掌握让孩子保持适当体重的有效方式,而且不重视营养均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许是这个孩子具有肥胖的遗传倾向,因为过多的脂肪有助于其祖先在饥荒年代存活下来。
如果我们看到一本书是一位母亲介绍自己如何培养出了一个考上世界名校的孩子,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她用了哪些方法上,而更应该关注这些方法背后的理论体系是什么,否则她的方法只能是特例,这样的方法我们学不会,而且直接套用还可能起反作用。
第二,看自我实践。
有了理论体系,还要看介绍这个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有没有把这套理论体系用在自己陪伴孩子成长的实践中。再完美的理论体系在应用时都会遇到挑战。理论是群体化的普遍概念,而孩子是鲜活的个体,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理论才有生命力。
例如心理动力学认为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父母几乎都知道这句话,可是真正在生活中运用它的时候,就会发现非常难。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环境中,作为父母对孩子不可能完全没有功利心,当遇到外界压力时,当孩子不能让我们满意时,当孩子让我们感到羞耻时,“无条件的爱”就会打折扣。我与爱人都是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20多年里,每天都在学习、体悟和反省“无条件的爱”。我们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教训,最终的感悟是:不是我们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孩子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有些育儿理论和方法的传播者自己本身并没有亲自陪伴孩子成长的经验,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一些理论,其说服力较弱。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扮演了父母角色,才有资格讲育儿知识,而是说那些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待在一起的人,所分享的内容才是真实而鲜活的。例如伟大的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他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40年如一日地在儿童医院门诊坐诊,接待过6万对以上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可以说他是最有资格讲育儿知识的人之一。他首创了很多非专业的“专业用语”,至今仍然被广为推崇,如足够好的妈妈、过渡性客体等。
第三,看案例验证。
我从事的是心理咨询工作,接触和了解过很多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我就像身处一个监控室中,眼前有几十上百个屏幕,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年龄孩子的状况。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时间轴,我可以同时看到在这个时间轴上的任意一点展开的画面。很多父母只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当下年龄的那个点的画面,而心理咨询师能够看到一种育儿理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节点的验证。
例如面对一个处在青春期的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可以追溯其童年关键时期和母亲分离的经历;面对正在和母亲分离的儿童,可以推断他们在青春期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一个个案例的交互验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更好地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没有接触过心理咨询中活生生的例子,很难对理论有深入的了解。同理,案例验证匮乏的育儿理论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第四,看经验积累。
再完善的理论体系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孩子在变化,家庭在变化,理论体系也要相应地吸收新的内容。我与团队研发的讲述儿童心理成长规律的课程“成长与陪伴”,已经开办了8年,有几百位父母学员学习过这个课程。在长期的咨询和授课中,我们不断从学员那里获取他们在自己的育儿过程中运用这些理论的反馈,征集他们对这些理论的不完善之处的建议,从而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理解和补充这些理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可以保证我们的课程受众是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孩子,而不是局限于特定群体。
如果一个育儿课程或方法是僵化的,不允许更新和发展,便是有问题的。
了解孩子发育的不同阶段
凡是涉及儿童心理的理论,必须以年龄为前提。用一句玩笑话来说,凡是不提孩子的年龄只说概念的,都是“耍流氓”。例如有一种说法“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请问从小是多小?是6个月、1岁,还是2岁?立什么规矩?很多家长被这些概念误导:你看专家都说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所以我就给我的孩子立规矩,要求孩子1岁不许经常哭,2岁不许尿床,3岁一定要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这就完全跑偏了。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发育目标和任务,父母要想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育环境,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调动自己的资源。除了关注孩子的成长目标外,父母自身也需要与其进行匹配,完成身为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简单来说,用10个字就可以概括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匹配的重点,分别是本能、回忆、关系、底气、学习。
0~1岁:本能。
这里说的本能,特指作为母亲的本能。婴儿在这个阶段虽然已经离开母体,但是依旧与母亲保持最紧密的联结。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母亲并没有启动这个本能。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成年人只做好了恋爱准备,没有做好承担婚姻责任的准备,因此他们在婚后有各种问题需要处理;还有部分成年人做好了结婚的准备,但是没有做好成为父母的准备,因此他们在成为父母后,会遇到很多育儿问题。要当好父母,除了在生理上孕育一个孩子外,还必须在心理上启动做父母的本能。这一点对于夫妻二人同样重要,但是对于0~1岁的婴儿,母亲的本能是孩子更需要的,所以这里我着重强调作为母亲的本能。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母亲的陪伴。这里的母亲,不仅是指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生理角色,更重要的是指一个启动了母亲本能的心理角色。这个角色有温度、有气味、有声音、有“光芒”;这个角色像一盏聚光灯,一直打在孩子身上;这个角色欣赏孩子的一切,享受照顾孩子的乐趣,欣然接受自己从女孩到母亲的角色转换。
考古学家曾经发掘出一块4800年前母亲抱着婴儿的化石,尽管化石定格的是生命消逝的恐怖瞬间,但是化石中的母亲呈现出一种安详而愉悦的姿势,她凝视着怀中的孩子。每个孩子都通过母亲的眼光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是一个人最初、最核心的自我价值的形成。与此同时,母亲也通过孩子的眼光看到自己的价值,这对很多母亲有神奇的疗愈作用,可惜很多人浪费了这宝贵的资源。
人们常说“备孕”,即为怀孕做准备。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想好好养育一个孩子,除了做生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还需要做心理上的准备。如果一个女性没有准备好接受角色和身份的变化,没有准备好启动做母亲的本能,那孩子带来的恐怕只有勉强的辛劳和痛苦的感受。
1~3岁:回忆。
这里说的回忆,是指父母的个体回忆,更具体一点,是指父母对自己当年作为一个1~3岁孩子的回忆。
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对自己这么小的时候的事情哪里记得起来啊?是的,绝大多数人都记不起来,包括我自己。其实这里的回忆不是指大脑皮层的意识层面的记忆,而是指潜意识层面的记忆,也可以称为身体的记忆。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身体的记忆。有人因为很多年前被蛇咬过,那种疼痛和濒临死亡的恐惧会深深地刻进身体里,当看到一段绳子的时候,还来不及用理性的分析判断这段绳子是否会伤害自己,其身体在第一时间就已经本能地激发出了原来的恐惧感。
一个孩子在1~3岁时,正处于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按照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享有很多本能的自由。例如按照自己的方式吃饭,对抚养者说一些吓人的狠话,对不满意的人吐口水,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和食物,喜欢玩攻击性的游戏,句句不离“屎尿屁”,一定要按自己的程序做事,等等。但是,现在的成年人大多没有在这个年龄阶段充分享受过这种自由,现在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童年,或经历社会的变迁,或历经资源的匮乏,或被自己的家长忽视。他们没有享受自由快乐的经历,身体里自然也没有相应的记忆。当他们作为父母或祖父母来抚养孩子时,孩子所表现出的那些正常、天然、本能的举动,就会被他们视为不听话、不正常、有毛病,甚至大逆不道。
一个人一生的核心心理基础都是在1~3岁奠定的,并且受到家庭中每天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抚养者的人格水平的影响。然而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1~3岁的童年,重新享受自由和快乐,然后回过头再来养育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感受孩子成长的乐趣,和孩子一起重新度过一段开心的时光,从而弥补自己的缺憾。在抚养孩子时,我们不要总是带着自己童年时期对饥饿和寒冷的恐惧,或者对健康和卫生的焦虑。我们如果带着这样的身体记忆,去面对一个生活在当下、物质极其丰富、对精神世界要求很高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落差。正如温尼科特所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然的心理治疗师。这句话提醒父母:看起来是我们在抚养孩子,其实是孩子在疗愈我们。
3~6岁:关系。
这里说的关系,是指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很多家庭有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照顾低龄的孩子是妈妈的事,等孩子上学了,爸爸再登场,进行严格教育,然后孩子就能成长得很好。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我在工作中见过很多从小缺乏爸爸陪伴的孩子,他们小时候看起来各方面发展得都不错,但到了青春期及成年以后往往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亲密关系方面。
3~6岁的孩子需要完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任务,即性别认同。每个人一出生,生理上的性别就一目了然,但是心理上的性别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认同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爸爸妈妈协作,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心理发育的特点和重点,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帮助孩子完成性别认同。
通常来说,孩子性别认同的过程包括3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襁褓中的婴儿完全感受着妈妈的气息,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在心理层面认为自己和妈妈一样,都是女性。
第二个阶段是3岁以后,婴儿长成了幼儿,可以自己走路,自己触碰周围的物体,开始对家庭中妈妈之外的角色感兴趣。在好奇心的带领下,他们喜欢和爸爸黏在一起。在心理层面,他们与妈妈分离,开始认同爸爸。不过孩子此时认同的爸爸形象往往是经过自己加工的,与爸爸实际的样子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听这个阶段的孩子说起爸爸,他们往往是用“力气比谁都大,跑得比谁都快”这种比较夸张的描述。在这个阶段,孩子与妈妈分离和开始认同爸爸是同时发生的,妈妈会发现孩子似乎更喜欢和爸爸待在一起,会感到不习惯,甚至会吃醋。而在孩子的认知中,和妈妈心理分离时,他们会带着一点歉疚和不安,并且将爸爸和妈妈进行对比,这时他们会发现两个人的不同,并逐渐形成对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区分。如果这个时候爸爸是缺席的,或者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严重失衡的,那么孩子就会感到混乱和模糊,有的女孩会替代父亲,具有过多的男性特质;有的男孩由于缺少父亲的榜样影响,会具有过多的女性特质。
孩子与父亲相处一段时间后,将进入第三个认同阶段。男孩发现自己与父亲相似,在生理和心理上达成一致,朝着男性的方向发展,完成又一次的认同;而女孩则越来越发现自己与父亲不同,开始对自己的喜好和行为有取舍、有选择,并最终与父亲进行分离,再一次认同母亲,朝着女性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在性别认同的过程中,男孩的心理经历了一次分离,两次认同,而女孩经历了两次分离,三次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母亲需要相互配合。父母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还是充满分歧的,是相互支持的还是相互指责的,都会影响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
当然,我这里的论述,并不是强调男孩和女孩之间的性别差异,女孩不是必须柔弱,男孩也不是必须肌肉发达,我是想提醒父母在孩子性别认同形成的这个阶段,要为孩子提供完整清晰的性别认同对象。至于以后孩子自己想怎么表现性别特征,应该是在形成清晰认同之后进行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认同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6~10岁:底气。
这个底气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的底气,也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此时的父母已经养育、陪伴了孩子6年的时间,看着孩子从一个初生的婴儿一点点长成一个小学生。孩子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孩子展现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的善良和纯真,这些都应该是父母心里最有数的,父母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最相信孩子的人,而不应该从其他人(如老师或其他家长)那里去了解孩子,用别人的标准去判断自己的孩子。例如老师告诉你,你家孩子在学校打人了,你凭着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和信任,第一时间应该想:“不可能!我家孩子不是那种随便打人的人!如果他确实打人了,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要先问问我家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样的。”而不是第一时间就觉得孩子很讨厌,给自己添了麻烦,或者说很有羞耻感,觉得孩子打了人,自己身为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很多父母没有这个底气,是因为在孩子6岁之前,他们没有好好地陪伴孩子,没有付出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待在一起,对孩子缺乏了解和信任。
父母有了这份底气,就不容易被千奇百怪的育儿理念影响,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而孩子如果对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是有底气的,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彼此充分信任的,那他们在学校处理自己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时、评价自己时也是有底气的。他们不会一味地盲目服从老师,也不会刻意挑衅老师;不会欺凌同学,也不会忍气吞声;不会妄自尊大,也不会妄自菲薄。他们会觉得父母是相信自己的,父母是最稳定的依靠,父母是安全的根据地,父母是最好的朋友。
有了和父母之间相互信任的底气,孩子在面对学习的时候,是安心、快乐、自信的,所以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在孩子这个阶段的成长过程中,这份相互信任的底气会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父母要经得住考验,每次成功经受住考验都能令这份底气更足。
10~20岁:学习。
这里强调的不是孩子的考试成绩,而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父母必须学习。
现在的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有两个时空方面的错位。
一个是同一空间下的年龄错位。父母和孩子虽然都生活在2023年2月的某天,但是父母四五十岁,孩子十四五岁,即使父母和孩子看见的是同一片天空,听见的是同一个声音,吃的是同样的食物,但是由于年龄的不同,他们看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他们体内的激素水平、面临的内外压力、所感所想所知都不相同。
另一个是同一年龄下的空间错位。每一位父亲或母亲都经历过十四五岁的年纪,但是父母十四五岁时和今天的孩子十四五岁时,所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很多父母感到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当年有这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他们忽视了现在的社会和30年前有多大的差别。因此这种差别是必然存在的。
父母和孩子的成长经历有如此大的差异,就注定了彼此的青春期完全不同。
这两个时空方面的错位,一定会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所谓“代沟”。父母无法用当下身为中年人的阅历解读孩子的想法,也无法用当年自己青春期的经历体验孩子的感受。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
青春期的孩子处在一个内外交困的时期,内有激素的加速分泌,外有学业、社交、情感的重重压力,他们迫切需要父母的帮助,但父母又无法准确及时地识别他们发出的求助信号,所以双方之间就会出现很多冲突和矛盾。身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应该放下身段,放下自己的“偶像包袱”,主动地去学习,学习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知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压力和烦恼;可以向书本学习,向专业人员学习,也可以向孩子学习。
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孩子的成长也不例外。
我们研发了一个面向普通父母的课程“成长与陪伴”,讲解的是0~20岁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我们已经完成的18期课程得到了很多父母的积极反馈。大家都觉得,面对孩子的成长,掌握和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后,自己手里就像有了一个剧本,可以“料敌在先”,当一个心里有底、“享受型”的父亲或母亲。我是这样告诉其他父母的,我也是这样养育女儿的。她没上过什么辅导班,开心快乐地度过了压力最大的高中时光,于2019年顺利考入大学,今年已经毕业。
养育孩子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也绝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了孩子后,父母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经历第二次成长,大家要学会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也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