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江山与权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帝国崩塌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的一天,朝廷收到密报:一群反贼密谋在当年三月五日发动叛乱。

这些年天下不太平,各种变乱不断,有人发动叛乱并不是稀罕事。但这次的叛乱不一样,反贼已经埋伏到全国各地,准备在全国各个州郡同时举事。

更让朝廷惊掉下巴的是,这些反贼甚至已经买通了皇宫里的宦官高层,计划跟他们里应外合,同时发动。

宦官是掌握最高权柄的一群人,连他们都已经跟叛乱分子勾结起来了,说明反贼已经自下而上渗透到了国家的各个角落。这是东汉立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局面。

灵帝听到消息以后,极度震骇,赶忙派人搜捕叛乱分子。

京城的缇骑分头行动,很快取得重大成果。乱军的首领之一马元义当场被活捉,被车裂在了洛阳闹市。跟马元义暗地里勾结的宦官首领封谞、徐奉等人,也被下狱处死。朝廷随后在全国搜捕乱党,开始镇压这次叛乱。

但叛军发展到这种程度,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实际上是东汉朝廷长期腐朽昏聩的结果。

叛军的来源是民间的“太平道”,首领是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

东汉以儒家立国,其他思想流派都受到压制,只能向民间发展,其中,道教是最主要的一股势力。

这个时期的道教,以黄老学说为根本,杂糅了各家各派的观点,用各种神神道道的捉鬼画符仪式吸引底层百姓,在民间默默扩张着自己的势力。

他们跟统治者宣扬的儒家学说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但东汉末年,朝政陷入混乱,民众生活困苦,统治者向百姓灌输的“正统”儒家理念已经崩塌了,民众在绝望中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为民间道教的迅速传播提供了便利。

民间有两个主要的道家学派:一支是张道陵创立的天师道,又叫五斗米道,目前由张道陵的孙子张鲁统领,在汉中地区发展;另一支就是张角三兄弟创立的太平道。

张角三兄弟是巨鹿地区的平民,从灵帝早期开始,就在冀州传教。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本名叫《太平经》的神秘经书,里面系统化地讲述了道家的各种观点。张角就以这本经书为理论依据,宣称自己是“大贤良师”,四处布道。

张角传播的那些观点也没什么新鲜的,无非是人人平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这类老生常谈的言论。但在黑暗的末世中,在底层民众看来,这些“教人向善”的言论,如同暗夜中的一线微光,让他们找到了精神寄托。

张角也知道,底层民众没文化,听不懂复杂的说教,所以他传教的主要方式是用“符水”替人们治病。据说效果还不错,真的治好了不少病人。张角的名声也因此飞速传播开来。

当时随着政府职能的瓦解,社会陷入无序状态,卫生状况恶劣,瘟疫横行,民众苦不堪言。听说这位“大师”能治病救人,大家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蜂拥来投奔,张角的宗教集团便急速扩张起来,到灵帝后期,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之多。

东汉是个特别迷信的王朝,从开国帝王刘秀开始,就喜欢用“谶纬”(求神问卜)学说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时间久了,连统治者自己都信了,所以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充满迷信气息。对于民间出现的那些“身怀异术”的“大师”们,大家不仅不去怀疑,反而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敬畏感,自然不会想到主动去讨伐他们。

另外,士大夫与宦官集团斗了这么多年,最后虽然灵帝和宦官集团获得惨胜,却早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们把剩下的精力都用来防范所谓的“党人”,对民间的这些暗流,他们无心也无力去管束。尽管也有少数几个官员提出过警告,却都被灵帝忽略了。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东汉政府忽略了太平道在民间的迅速膨胀,让它成功壮大起来。

但他们没料到,张角并不是普通的神棍,他是有明确政治抱负的。他可不甘心当一介草莽英雄,看到自己手下的教派不受阻碍地膨胀起来,他的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天选之人,来到这世上,是要干大事的。

他把目光瞄准朝堂之上,准备依靠自己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力,强夺汉家天下!

他暗中布局,把全国的信徒划分为三十六个“方”,大方上万人,小方几千人,每个方由一个“渠帅”统领,渠帅直接受张角三兄弟指挥。

这些秘密军队潜伏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个州,只待一声令下,同时举事。

他又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号称要以太平道的土德取代汉朝的火德,并且让人到各个政府部门的门上写上“甲子”,作为进攻的标记。

当时太平道的触角已经伸到全国的各个角落,连社会上层都有许多人物秘密加入了他们教派,例如中常侍封谞、徐奉,甚至连灵帝特别信任的宦官首领张让都跟他们有勾结(不过灵帝后来赦免了张让,没有治他的罪)。这些高官跟张角等人商量好,准备在洛阳城里同步发动起义。

张角要求信众头上绑黄巾为标记,因此他们被称为“黄巾军”。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他们约定在公元184年三月五日起事。

张角的准备非常充分,把他能布置的一切事项都布置好了,却没想到百密一疏,被一个叫唐周的手下背叛了。这家伙跑到官府去告密,把太平道起事的计划和盘托出。朝廷震恐,连忙斩杀马元义等叛军首领,开始在全国追捕太平道的成员,尤其是冀州的张角三兄弟。

张角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派人紧急通知全国各地的徒众,提前举事。

当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

朝廷的昏招,世家大族的狂欢

叛逃告密使得张角“里应外合”的计划破产了,洛阳得以保全,黄巾军只好把起义重点放到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

黄巾军经过多年准备,在各地都有大量成员,起义初期,看起来声势十分浩大。张角自称为“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称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他们带领几十万徒众,在八州同时对政府部门发起冲击。

几十年来民间压抑的怒火如同火山爆发,中下层民众纷纷参与到起义队伍中来,他们挥舞着棍棒、锄头,冲进官府衙门,四处放火,斩杀地方官吏,抢劫府库,攻掠城池,一时间杀得东汉地方政府手忙脚乱。

洛阳东南的颍川郡成为黄巾军的主攻方向,很快,颍川的许多城池都被攻克了,黄巾军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东、南两方包围洛阳。

灵帝是个纯粹的草包,一看这情形就被吓到了,火急火燎地向朝廷里的士大夫们求助,在皇甫嵩等人的建议下,灵帝做出几个重大决定——

首先是解除党锢。

这些年,灵帝一直跟士大夫们赌气,不允许他们参政,现在被黄巾军一吓,赶忙低头,让被禁锢的士大夫们重新回到政坛。但士大夫们和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被禁锢了这么多年,跟皇帝之间早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短时间内怎么弥合得起来呢?所以虽然党锢被解除,东汉的统治阶层仍然处于分裂状态,世家大族们并不感激灵帝,反而借这个机会开始活跃起来。

然后是允许地方政府和各地豪强自行招募军队,自动去替朝廷镇压叛军。

黄巾起义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黄巾军在全国各地同时发动起义。那么要镇压他们,很自然的做法就是鼓励各地政府调集当地兵力,组建临时军队,就地镇压。另一方面,朝廷现在已经极度衰弱,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镇压黄巾军,借助地方上的力量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这是东汉朝廷的一记严重昏招!

地方武装的建立,虽然可以帮助朝廷迅速平定黄巾之乱,但也让各地豪强趁机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而衰弱的中央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这些军队,更不可能解散他们,黄巾军的叛乱平息以后,中央政府怎么收拾残局呢?

朝廷命令下来以后,全国各地的豪门望族、枭雄、野心家们都笑开了花,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察觉到: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时代来临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以“帮助朝廷平叛”的名义组建自己的军队。

从此,全国各地山头林立,到处是不受控制的地方武装,中央政府对国家的控制开始瓦解了!

不过在当时来说,这种鼓励地方武装的政策确实是立竿见影的,各地黄巾军很快发现当地冒出一些从未见过的军队。这些军队机动灵活,训练有素,又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战斗力远远胜过农民武装。他们一出手,各地黄巾军立即感受到巨大压力,从此被压制在各自的地盘上,无法联合起来。

张角苦心筹划的全国同时举事再联合起来攻城略地的计划成为泡影,黄巾军的力量被严重分散了。

不过真正要对黄巾军造成致命打击,还得靠中央政府的正规军。

当时中央政府严重缺乏兵力,灵帝只好想尽一切办法,把洛阳附近号称“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路校尉带领的禁卫军,负责京师防卫)、“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三郡骑兵)的宿卫部队调集起来,分别由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jùn)率领,前去讨伐黄巾军。

即使这样,这些军队加到一起也才四万多人,面对汹涌而来的几十万黄巾军仍然捉襟见肘。

他们将主攻方向放在颍川。这里的黄巾军由将领波才率领,正在对各大城池发起攻击。

一开始,政府军遭到大败,皇甫嵩和朱儁都被黄巾军包围在长社城里。但黄巾军实在缺乏战斗经验,面对这样一座小小的城池,竟然一直攻打不下来。

危急时刻,皇甫嵩提出:“敌人缺少战争经验,在草丛中扎营,我们用火攻,必定大胜。”

一天傍晚,大风骤起。夜里,政府军点燃火把,由少数敢死队员潜出城去,到城外黄巾军的营地里点火,风助火势,很快燃起漫天烈焰。城里军士再鼓噪呐喊,一同冲出城去,这时候,骑都尉曹操也从外地赶来,两军会合,声势大振,顿时杀得波才的军队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政府军反败为胜。

黄巾军的两个重大缺陷这时候都暴露出来了:一是缺少统一指挥,没能形成各地军队联合作战的态势;二是缺少高级军事人才。这些底层农民,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对兵法一窍不通,基本凭着一股蛮力在四处冲撞,在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军队面前,他们只有挨打的份儿。

全国各地的豪强都已经看出了黄巾军的外强中干,在他们看来,这群流寇就是极好的靶子,非常适合用来练手,所以他们争先恐后地调集自己的私人武装,对黄巾军发起打击。

一大拨政坛新秀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地方官员、军队统帅、地主豪门,甚至一些充满野心的贩夫走卒,只要略微有一点门路的人,就广撒钱财,四处招募勇士,拉起自己的队伍,加入这一场围剿黄巾军的盛宴中来,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为即将到来的乱世积攒实力。

当然,这些野心家的身后是各大世家豪门,这些豪门出钱出兵,野心家们则作为豪门的代言人,替他们挥舞旗帜,双方密切合作,共同跑马圈地。

皇甫嵩和朱儁打破波才的包围以后,乘胜追击,先后打败黄巾军将领彭脱、卜己的队伍,杀退了汝南、陈国等地的黄巾军,扫平了豫州和兖州,解除了黄巾军对洛阳的威胁。到这时,朝廷才终于缓过气来了。

当年八月,两人接到灵帝的命令,冀州的政府军遇到了麻烦,让皇甫嵩到冀州去讨贼。

冀州也是讨伐黄巾的主战场之一,当地黄巾军由张角三兄弟亲自率领,十分顽强。

冀州政府军早前的统帅是北中郎将卢植,卢植在广宗围困张角的部队,双方对峙了很久。灵帝受到挑唆,认为卢植消极避战,发下诏令,把他押回洛阳审讯,让东中郎将董卓接替他。

董卓虽然为人凶狠,带兵能力却一般,过了很久,还是拿不下广宗,灵帝只好又调皇甫嵩过去接替董卓。

皇甫嵩到广宗的时候,张角已经神秘离世了,广宗城内的黄巾军由张梁率领,继续顽抗。

皇甫嵩一到城下,立即展现出天下第一名将的无敌才干。他先闭门休战,随后派人趁夜色偷袭,轻松攻破黄巾军的阵营,成功斩杀张梁,斩首黄巾军三万余人,逼黄巾军五万余人跳河而死,取得了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随后,皇甫嵩又在冀州北部的下曲阳攻破张宝的队伍,斩杀张宝,斩杀十万余人,随后用人头垒出京观,震慑天下的黄巾余部。

经过这两场决战,张角三兄弟全部身亡,黄巾军的主力部队被消灭了,黄巾起义的失败已经不可逆转。

朝廷找到张角的坟墓,开棺戮尸,传首洛阳。张角是宗教领袖,经过这么一折腾,他的高大形象荡然无存,他的教徒们信仰坍塌,整个太平道如鸟兽散,黄巾军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

这时候离张角发动起义才大半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偃旗息鼓了。

这之后,虽然还有一些黄巾余部在全国各地出没,但基本上只能给官军用来练手用,造不成什么破坏,反倒让各路野心家们找到借口,继续扩张自己的军队。

草包皇帝汉灵帝这时候才回过神来:黄巾军倒是好对付,但黄巾军被消灭以后,留下来的问题才真正让人头疼。

现在全国各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私人武装,军阀割据的局面已经隐隐出现,朝廷已经束手无策了。

但最坏的时候还没来到,黄巾之乱刚刚平息,朝廷还没来得及庆祝,另一条坏消息又传来了——凉州羌人叛乱!

东汉十三州

东汉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的模式。全国分为十三州,每个州下面有若干个郡或者国,每个郡或国下面又管辖若干个县。

十三州分别是:司州(又名司隶校尉部)、幽州、冀州、并州、兖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

每个州管辖的郡、国分别是:

司州:河南尹(首都洛阳所在地)、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尹(长安所在地)、左冯翊、右扶风;

幽州:代郡、上谷郡、涿郡(刘备家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

冀州: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清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并州: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

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泰山郡、济北国;

豫州:陈国、沛国(曹操家乡)、梁国、汝南郡、颍川郡;

徐州:下邳国、彭城国、琅琊国、东海国、广陵郡;

荆州:南阳郡、章陵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

青州: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

扬州: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孙权家乡)、会稽郡、豫章郡;

凉州: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北地郡、武都郡;

益州:汉中郡、广汉郡、蜀郡、巴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永昌郡、益州郡;

交州:郁林郡、苍梧郡、南海郡、合浦郡、朱崖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其中,凉州是东汉王朝最西边的一个州,处在汉地与西域、匈奴、羌人四方势力交界处,几百年来一直都是极不稳定的地区。

凉州,帝国西部的是非之地

西汉中期,武帝派霍去病从匈奴手上夺下河西走廊,然后在那里设立了凉州刺史部。

凉州是连接大汉本土和西域的通道,又是压制匈奴的重要筹码,地位极其重要。但大汉王朝对凉州的统治一直充满坎坷,因为凉州是汉地向西域伸出的一处狭长地带,处在各民族政权的包围之下,离心力极强,极易受到冲击。

更大的问题在于,凉州把西南方的羌人和东北方的匈奴隔离开来了。对于羌人和匈奴来说,凉州的存在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抢占了他们的生存资源,所以他们竭尽全力冲击大汉王朝在凉州的统治。

整个东汉时期,朝廷都在忙着平定凉州地区的羌人叛乱,但效果很差。每次朝廷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平叛以后,过不了几年,那边又反叛了。凉州羌乱因此成为东汉王朝衰败的助推力之一,而东汉国力的下降,又进一步鼓励了羌人的叛乱。

现在东汉受到黄巾之乱的打击,国力下降明显,果不其然,凉州羌人趁机又发动了叛乱。

叛乱刚发生的时候,凉州最西边的金城郡首当其冲,当地政府部门遭到叛军围攻。依照当时的形势,如果凉州政府及时发兵救援,战斗应该可以被控制在金城郡范围内。

可东汉王朝早已腐朽不堪,凉州政府内部各派势力钩心斗角,凉州刺史左昌听到金城郡危急的消息,竟然拒绝派人救援,导致金城郡整体沦陷,金城郡太守被杀,许多官员被叛军劫为人质。

这些人质里面有两个官员:边章、韩遂。两人在当地很有威望,叛军就强迫他们跟自己一起反叛,并且推举他们当自己的首领。两人在得不到外界救援的情况下,只好答应了。

这些地方官员的加入,迅速壮大了叛军势力,随后叛军以金城郡为后方基地,对凉州西部各个郡县发起攻击。

同一时期,东部的黄巾余部又对朝廷发起进攻。朝廷手忙脚乱,连续换了几个凉州刺史,始终没能把凉州各地兵力组织起来。凉州各地政府因此缺乏统一调度,各自为战,在叛军冲击下迅速崩溃,导致凉州西部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脱离了朝廷掌控。

到公元185年初,叛军已经达到数万人。在边章、韩遂的带领下,叛军翻过陇山,进入关中,对长安附近展开扫荡,直接威胁到了汉家园陵。凉州的局部叛乱因此演变成了威胁江山社稷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这时候朱儁正在宛城跟黄巾余部对决,朝廷紧急把在冀州的皇甫嵩召回京城,让他带着董卓去保卫长安。

皇甫嵩是当前的大汉第一名将,具备讨伐黄巾军的丰富经验,可是来到关中以后,没过多久,他就被朝廷以“讨贼不力”的理由免职了。外界纷纷传言,他是因为得罪了张让等宦官,受到谗毁,才被免职的。

朝廷再派张温带上董卓去讨伐凉州叛军。

张温也是才干卓越的将领,他带领董卓等人在长安以西的美阳大败凉州叛军,并且一路追击,收复了大片疆土,一直把叛军赶回了他们的老巢金城郡。

这时候看来局面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机,叛乱重新被压回了金城郡的范围,只要再拿下金城郡,叛乱就平息了。

不料东汉朝廷内部又开始斗起来。

当时张温的官衔是太尉,属于“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三个官衔),是朝廷里地位最高的官员之一。按照传统,“三公”应该在朝廷里辅佐皇帝。东汉开国以来,“三公”带兵在外面打仗还是头一回,这种局面看起来十分微妙。

公元186年底,灵帝把张温召回了洛阳,原因不明。

张温一走,凉州前线的局势迅速失控。

公元187年初,叛军发生内讧,韩遂杀掉边章以及羌人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完全接管了叛军的领导权。接着,他把叛军整合起来,开始反攻东部郡县。首先攻打的是陇西郡。

陇西郡太守迅速倒戈,跟韩遂联合到一起,导致陇西郡直接失守。

当前的凉州刺史是朝廷新派来的耿鄙,这家伙才能有限,志向却不小,竟然想代替中央政府去剿灭叛军。

他临时组织起凉州各个郡县的军队,自己亲自带领,开向陇西郡,去阻挡汹涌而来的叛军。

但他忽略了这一点——凉州当地军队跟朝廷派来的政府军有重大区别,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度严重不够!

在当地军队看来,凉州叛军是他们的自家兄弟,东汉朝廷反倒是外人。

果然,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刚开进陇西郡,立即哗变。他们杀掉耿鄙和他的手下将领,在当地人王国的带领下,加入叛军,反过来向东攻打汉阳郡。

同时,耿鄙手下的将领马腾也反了,跟韩遂、王国联合起来,共同反攻朝廷军队,他们很快再次攻占凉州南部,杀回关中平原,四处劫掠。

张温拼尽全力收复的大片土地,又失守了。

朝廷惊慌失措,灵帝只好让张温当替罪羊,罢免了他的职位——尽管他半年前就被召回了洛阳,根本没有指挥前线军队。

但现在朝廷还能用谁呢?万般无奈之下,灵帝只好再度起用皇甫嵩,又让他去长安西边阻挡叛军。

皇甫嵩又带上董卓出发了。

凉州荒原上蹿出的野狼

从皇甫嵩到张温,再到皇甫嵩,朝廷讨贼的将领换了又换,但始终让他们带着董卓。

这一方面可能因为董卓实在有手段,能够搞定朝廷里的各方势力;另一方面,他在凉州战场的表现也确实不错。去年张温带领他们攻打金城郡榆中县的时候,董卓就在被叛军包围的情况下成功逃脱,成为六路兵马里面唯一全身而退的一支。

更重要的在于,董卓对凉州羌人的情况十分了解。

董卓本身是陇西人,虽然是汉人,然而他从小生长在胡汉杂居地带,沾染了许多胡人气息。少年时代的董卓曾经长期在羌人地区游历,结交过许多羌族豪强,在羌人中间很有声望。

所以从桓帝时代开始,董卓就脱颖而出,成为朝廷讨伐羌人叛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有趣的是,董卓自己的嫡系部队里面就有许多羌人士兵,董卓靠着自己的卓越才能约束住他们,驱使他们为朝廷作战,去讨伐他们的同族,反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在羌人叛军的威胁近在眼前,董卓当然就成为朝廷手里的一张王牌。朝廷每次发兵,都不忘派董卓去前线。但朝廷又对董卓和他手下的羌人士兵不放心,所以只让董卓当副将,另外派一个老臣当主将,去指挥董卓。

对朝廷的这点小心思,董卓看得清清楚楚,朝廷既想利用他,又不放心他,那么,他对朝廷当然也不必心慈面软。他本身又是极其凶悍的人物,所以不管在张温手下,还是皇甫嵩手下,他都表现得桀骜不驯,屡屡挑战上级的威严,也因此他跟当初的张温和现在的皇甫嵩,都闹了许多矛盾。

现在又一次去讨伐羌人叛军,皇甫嵩带着董卓开赴陈仓前线。陈仓是关中的西部门户,现在正遭受王国军队的围攻。

两人刚一出发就意见不合,董卓认为应该急速行军,立即救援陈仓。皇甫嵩却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陈仓城防坚固,能够挡住王国的进攻,我们不需要立即救援,只要等在附近,以静制动,等敌人军力疲敝以后再发起攻击。”

于是两人带着四万大军驻守在陈仓附近,看着叛军攻城。羌人叛军看到皇甫嵩的军队在附近,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算盘,心惊胆战,又不能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攻打陈仓,战斗力自然就打了折扣。

羌人叛军从公元188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连续攻城八十多天,始终拿不下陈仓,最后粮草断绝,士卒疲敝,只好仓皇撤退。

皇甫嵩这才指挥军队开始发起冲锋。

董卓又进言:“穷寇勿追,我们不能逼迫敌人太紧。”

皇甫嵩却不听他的,命令军队全力追击叛军,果然取得大胜,杀得敌人丢盔卸甲,斩首一万多级。

王国逃回去以后,遭到韩遂、马腾的责难,很快就被杀了。叛军的士气受到重大打击,高层也再一次洗牌。

洛阳那边听到前线捷报以后,欢欣鼓舞,皇甫嵩的声望进一步提高了。董卓却明显有受到排挤的感觉,因此怀恨在心。

经过这几年讨伐羌人的战争,董卓的势力进一步膨胀起来。他手里握着一支兵强马壮的嫡系部队,包含大量匈奴、羌胡等异族士兵,比纯粹的汉人军队更加凶悍。这支军队的存在,让朝廷心惊不已。

灵帝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要夺董卓的兵权。他先颁下圣旨,“提拔”董卓为少府(管理中央财政的机构)的官员,让董卓交出军队,回洛阳任职。

董卓当然不答应,他回复说:“臣手下有大量羌兵、胡兵,他们听说臣要回洛阳,都流着泪拉住臣的马头,坚决不让臣走。这些胡儿豺狼心性,一旦翻脸,后果难料。臣也不敢违拗他们,只好留下来,先宽慰宽慰他们再说。”

灵帝无可奈何。过了一段时间,灵帝又发下命令,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手下军队交给皇甫嵩,自己去并州赴任。

皇甫嵩讨伐黄巾以后,也只被任命为冀州牧而已,现在董卓被任命为并州牧,已经跟皇甫嵩平起平坐了。何况并州在凉州以东,也是抵抗胡人的第一线,并州牧是并州的最高长官,管辖着大量边防军,董卓到那边收编这些军队以后,依然有条件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这已经是朝廷能做的最大让步了,灵帝希望这样诱人的条件可以打动董卓。

可是董卓还是不上当,他回复朝廷说:“臣掌管这支军队十年,跟他们感情太深了,实在不能跟他们分隔,请求皇上让臣带着他们去并州,为国家戍守边疆。”

不等灵帝回复,董卓就带着这支多族混杂的队伍开向并州,驻扎在河东地区,他也不去当什么并州牧,而是在那边等着朝廷出乱子,好去趁火打劫。

到这一步,董卓虽然没有公开造反,但已经完全脱离朝廷掌控了。

这时候唯一能辖制董卓的人只剩下了皇甫嵩。有人劝皇甫嵩趁董卓违抗圣旨、名不正言不顺的时候讨伐他,除掉这个祸害。

可惜皇甫嵩虽然忠于汉室,但也没什么志向。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肯轻易行动,只是向朝廷上了一封不痛不痒的奏章,说明董卓的“罪行”。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也因此错过了除掉董卓的最后时机。

事实证明董卓的判断相当准确。他刚到河东不久,洛阳那边就传来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特大消息:灵帝驾崩,宦官与外戚的矛盾爆发,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平叛——东汉王朝彻底乱了!

昏君留下的祸患

灵帝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他掌权这些年,昏招迭出,彻底把东汉王朝带进了沟里。

东汉末年,朝堂上的主要矛盾是士大夫官僚和宦官的冲突。灵帝作为两大集团的领导,理应在中间调和,尽力维持双方势力均衡,但他不仅没这样做,反而一边倒地偏袒宦官集团。

在灵帝看来,宦官集团就是自己的外围势力,保宦官就是在保自己,而士大夫们拼命打压宦官,实际上是在剥夺他这个皇帝的权力。

所以在第二次党锢之祸过后,灵帝将错就错,继续偏袒宦官,禁锢士大夫。在公元176年,他甚至下令进一步扩大党锢的范围,把对士大夫阶层的迫害推进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到这一刻,东汉建国以来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彻底被破坏了,皇帝成了孤家寡人,被一群“妖人”围在中间,跟世家大族们隔绝开来。

更严重的是,皇帝身边这群“妖人”——也就是宦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先天缺陷。

这些可怜又可恨的阉人都来自社会底层,他们的亲朋好友往往也是社会底层的流氓无赖,一生跟贫困相伴。

宦官要在官场上立足,要替皇帝办事,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外围集团来支持自己。这个集团以宦官本人为核心,从他的亲朋好友开始发展,逐渐延伸出去,形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这张关系网内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士大夫阶层那样的家底,他们被提拔上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完成自己的财富积累。这些财富从哪里来?当然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

这种需求连宦官本人都无法制止。

于是,宦官集团和他们的外围势力成为一个嗜财如命的群体,他们拼命压榨百姓,闹得怨声载道,在老百姓中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民众把宦官集团看作一个祸国殃民的贪官集团,所以当宦官集团和士大夫发生冲突的时候,全国上下的舆论都一边倒地站在士大夫一边。

而灵帝偏袒宦官集团的做法,当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人们虽然不敢公开表示对皇帝的鄙视,但都在心里憋着一把火。

有人觉得这把火可以利用……

灵帝的皇后何氏本来是一个屠夫的女儿,后来被选进宫里做宫女。这个出身卑贱的女人命相当好,竟然被灵帝看中,为灵帝生下了皇子刘辩,母以子贵,她也就被封为贵人。

灵帝的后宫一向乌烟瘴气,在刘辩之前出生的皇子们都莫名其妙地夭折了,所以灵帝怀疑后宫有人在暗害各位皇子。刘辩出生以后,灵帝就把他偷偷送到宫外,寄养在道士史子眇家里,对外隐瞒他的身份,只称他为“史侯”。

当时正好灵帝的前一任皇后宋皇后受到宦官的诬陷,被打入暴室,监禁致死,灵帝便在公元180年立何氏为皇后。

何皇后心狠手辣,仗着灵帝对她的宠爱,在后宫大杀四方,把众位妃嫔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她自己的儿子为了躲避迫害,被送到宫外去了,她却忙着去迫害别人,不准后宫别的女人生孩子。

有一次,她听说后宫的王美人偷偷生了一个儿子,立即勃然大怒。

王美人十分可怜,她知道何皇后的厉害,怀上孩子以后感到大难临头,曾经试着服药想把孩子打掉,但没成功。她最终还是把这个孩子生了下来,这便是灵帝的第二个儿子,刘协。

刘协刚呱呱坠地,何皇后就派人送来一副毒药,毒杀了王美人。

灵帝听到消息以后,也是勃然大怒,想废掉何皇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才作罢了。

灵帝是个昏庸又懦弱的人,在这以后他仍然宠爱何皇后,只是为了防止何皇后迫害刘协,就把刘协送到自己的母亲董太后那里去,让董太后抚养。

何皇后恨得咬牙切齿,但没办法。

所以何皇后、刘辩和董太后、刘协,就成了两支敌对势力。

彪悍的何皇后当然不满足于在后宫大杀四方,她把自己的势力也延伸到了朝廷里面。

何皇后入宫以后不久,她的哥哥何进就被提拔到朝廷里当官,随着何皇后一天天受宠,何进也步步高升,终于成为朝廷里权倾一时的人物。

后来黄巾起义爆发,何进被任命为大将军,负责保卫京师。叛徒告密导致起义的消息泄露时,就是何进在洛阳抓捕黄巾军的成员。

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很大一部分功劳被归到何进身上,他也因此进一步受到灵帝信任。

除了何进以外,何皇后的另一个哥哥何苗也是朝廷里的大将,但他跟何进向来不和睦。

提拔何进是灵帝犯的又一个错误。当时宦官集团权焰熏天,根本不可能容忍有人来分他们的权力,何进如此迅速地蹿升,当然会引起宦官集团的嫉恨,以灵帝的昏庸,又不能在中间做调停人,双方的仇恨越积越深,于是桓帝末年宦官与外戚相争的一幕又重演了。

灵帝昏庸了一辈子,到晚年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何氏女目前是皇后,她生的儿子刘辩又是长子,那么按常理,当然该立刘辩为太子。

但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少帝王威仪,不适合当皇帝,所以想立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太子。

既然要扶立刘协,灵帝就该立即出手打压何进与何皇后,为刘协铺平上位的道路,但他一直犹豫不决,下不了手。

于是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灵帝既不立刘辩,又不立刘协,让太子之位一直空着。这边,何进、何皇后坐立不安;那边,董太后彻夜难眠。两支人马都在观望中苦苦煎熬。

就这样,灵帝还嫌麻烦不够大,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更做出一连串匪夷所思的诡异决定。

他提拔一个叫蹇硕的宦官,让他统领“西园八校尉”。这是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禁卫军,下面有袁绍、曹操等一干军事精英。通过这次任命,蹇硕掌握了京城里的一部分兵权,连何进名义上都是他的下属。

何进本来是朝廷里的最高军事统帅,灵帝现在的做法,简直是在故意挑起何进跟宦官集团的矛盾!

这还不算,灵帝还把蹇硕召到自己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眼泪汪汪地请求他辅佐刘协。

这就把两个皇子分别跟外戚和宦官集团挂到了一起,也把两个皇子间的争斗,跟外戚和宦官集团的争斗挂接到了一起!

埋下了这一堆地雷以后,公元189年五月,灵帝一命呜呼,丢下水火不容的两派势力。

一场惊天变乱即将揭开帷幕!

天下大乱的开端

灵帝刚一驾崩,蹇硕和何进的矛盾就爆发了。

蹇硕抢先出手,召何进进宫,暗中埋伏下刀斧手,准备先杀掉何进,再立刘协为皇帝。

不料蹇硕派去接何进的人跟何进有交情,把蹇硕的阴谋透露给了何进。何进大惊失色,赶忙飞奔到自己的军营,带领兵马控制了各个郡国在京城的人员,此后他称病,不再进宫。

何进在外面控制了局势,宫里的形势就明朗了。两天以后,刘辩由群臣拥立,即位为皇帝,被史书称为少帝,何皇后则顺利当上了太后。

这时候刘辩才十三岁,何太后临朝称制,跟何进共同控制着朝廷。

他们首先迫害董太后(灵帝的母亲)家族,逼死了董太后和她侄儿董重,董氏的势力被清除出了朝廷(这个家族跟董卓没有关联)。

可朝政大权还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宦官集团手里,何氏要完全掌权,必须要清除宦官势力。

何进想先从死对头蹇硕下手。

宦官集团有个严重的软肋:他们内部极不团结,甚至互相倾轧。

就在何进即将对蹇硕下手的时候,其他几个掌握大权的宦官不仅不帮蹇硕,反而落井下石,把他暗地里的计划透露给了何进。

何进立即出手,逮捕并且处死了蹇硕,也把他手下的禁卫军合并到了自己手下。

蹇硕是宦官里面掌握军权的人,他被除掉以后,宦官集团的实力明显受损。

这时候何进感觉自己看到了机会。

宦官集团这些年结了太多仇家,消灭宦官集团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呼声,谁出手,都会得到人们的一致拥戴。那么,凭什么不借着这股民意一举消灭这伙妖人,把朝政大权彻底拿过来呢?

诛杀蹇硕如此顺利,又让何进看清了宦官集团的外强中干。——这伙妖人就是一盘散沙,消灭他们应该很容易。

宦官集团的核心成员是以张让和赵忠为首的十二个中常侍(中常侍是皇帝身边的一种高级官衔),号称“十常侍”。何进便制订了把这伙人一锅端的计划。

但让他失望的是,当他把自己的计划报告给何太后的时候,遭到了何太后的否决。

何太后出于什么顾虑不同意这计划?因为灵帝初年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当初灵帝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一岁,朝政大权控制在窦太后和她的父亲窦武手上。跟现在的何进类似,当初窦武同样急着诛杀宦官,同样遭到窦太后反对。窦武却违抗窦太后的旨意,自作主张,对宦官集团发起攻击,结果遭到惨败,身死族灭,灵帝也从此落入了宦官集团控制之下。

可能是因为这个前车之鉴,现在何太后才坚决反对何进诛杀宦官。

可惜何进跟窦武类似,也把何太后的谆谆告诫抛到了一边,满脑子都是诛灭宦官以后自己独掌大权的风光场面。

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何太后。何进认为何太后已经被宦官集团“蒙蔽”了,把宦官看得比他这个亲哥哥还重要,这样下去,一旦何太后母子坐稳江山,宦官势力也就在新朝廷扎下根来,再要除掉他们就太难了,所以必须尽快动手。

为了逼迫何太后点头,何进和他手下的袁绍想了一个毒招——通知河东地区的董卓,请他进京帮忙威逼太后!

董卓接到何进发来的书信,正中下怀,这正是他要等的消息。

他马上打点兵马,浩浩荡荡开向洛阳,顺便还向何太后上了一封诏书,痛陈“十常侍”对国家的危害,声称要进京为国家除掉这群奸贼。

同时受到何进征召的还有东郡太守桥瑁、并州刺史丁原等人,他们从东部开过来,同样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洛阳附近四处放火,营造声势。

听到董卓大军开来的消息,何进又后悔了,派人到前面去阻拦董卓进京。董卓哪里肯听?他继续东进,一直开到了洛阳附近,何进派来的使节拦住他,双方大吵了一番,董卓才不得不停下来,驻扎在洛阳以西二十里的夕阳亭。

这时候洛阳皇宫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一开始,何太后听说各地的军队即将进京,吓坏了,终于松口,命令身边的宦官们都离开洛阳,回各自老家去——相当于变相免了他们的官。

宦官们忧心忡忡,这一去,就意味着他们告别了权力中枢,而且被人分隔开来了,以后肯定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他们要想办法抗拒。

宦官的首领是“十常侍”之一的张让,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便求这个女人去替他们这些宦官说情。这个女人找到自己的母亲舞阳君求情,舞阳君再进宫找自己的大女儿何太后。舞阳君出面一说,何太后又心软了,于是又下令,收回了之前的命令,让宦官们继续留在宫里。

何进得知以后,反复跟何太后争论,却总是争不出个结果,何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发起政变。

何进兄妹这样翻来翻去地拉锯,便错过了诛灭宦官集团的最后机会。接下来,轮到宦官们反击了。

当年八月的一天,何进进宫,再次跟何太后商量处置宦官的办法。以张让、段珪为首的宦官们却早已计划好,他们带着手下一些身强体壮的宦官,拿着兵器,偷偷埋伏在嘉德殿外面,等何进经过的时候,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过去。

张让等人含着眼泪责问何进:“天下大乱,也不能全怪到我们头上。当初太后被先帝责怪,差点被废掉(何太后毒杀王美人,引起灵帝震怒),多亏我们劝阻,才保全了太后。如今你恩将仇报,竟然想消灭我们这伙人,这还有天理吗?”

说完,张让等人不由分说,冲上去把何进砍成了肉泥,随后把何进的人头扔进尚书省,大叫:“何进谋反,已经被我们杀了!”

消息传到宫外,等在那边的何进手下们都疯了。袁术、袁绍、吴匡、张璋几员大将高喊着报仇,分头冲击皇宫大门,四处放火。宦官们则派人守住宫门,双方展开大战,一片混乱。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在乱军中被杀了,何氏外戚从此彻底倒台。

洛阳皇宫分为南宫和北宫,现在宦官们被堵在南宫。他们知道己方唯一的优势就是控制着皇帝和太后,于是他们回过头去劫持了何太后、刘辩、刘协及宫里的官员,然后从复道(建在空中的走廊)冲向北宫,准备从那里逃出宫去。

他们刚跑上复道,就听到尚书卢植在下面大喊“留人”。宦官们惊慌失措,何太后趁机挣脱,跳窗逃了出来。宦官们只好带着刘辩等人继续逃向北宫去了。

这时候何进的手下以袁绍地位最高。袁绍出身于著名的望族“汝南袁氏”,从他的高祖父开始,家族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高官,号称“四世三公”。他们家族在朝廷里的势力根深蒂固,十分有威势。

之前何进的许多政策都是跟袁绍一起谋划的,袁绍可以说是他的副手。现在何进被杀了,自然该袁绍出来主持大局了。他带领何进集团的将领们在洛阳城里大肆搜捕,把宦官集团的党羽挨个捉来杀掉,又捕杀了宦官集团的领袖之一赵忠,随后攻进北宫,跟宦官们展开激战。

袁绍和他的同僚们都打疯了,他们封住北宫大门,在宫里大开杀戒,见到宦官就杀,一个不留,一口气杀掉两千多人,连许多没蓄胡须的人都被错杀了。洛阳皇宫里面霎时间血流成河,许多无辜的宦官成了这场暴乱的牺牲品,困扰东汉王朝一百年的宦官问题就这样意外解决了。

当时却没人想到,宦官势力是皇权的外壳,宦官被集体处决以后,皇权就暴露在了各路野心家面前,再也没人来保护它了。

宦官、外戚、士大夫是东汉后期三支最主要的政治势力,现在三股势力拼到了同归于尽的结果,东汉王朝的上层建筑也就轰然坍塌了,从此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各方势力整合起来,东汉王朝无可挽回地迎来了分崩离析的命运。

袁绍他们忙着杀无辜的人,不想却让主犯逃掉了。张让、段珪几人挟持着刘辩、刘协,趁着夜色逃出北宫,逃向了洛阳以北的黄河渡口小平津。

当时同行的只有数十人,满朝文武基本都没能跟过来,又没有车马,只能步行。刘辩、刘协已经饿得眼冒金星了,却没法休息,被张让等人挟持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小道上。郊外漆黑一片,草丛中虫蛇潜伏,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哪里吃过这个苦?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直到后半夜才走到黄河边上。他们没法渡河,被困在了那里,张让等人急得抓耳挠腮,命人四处去找渡船。

这时候洛阳城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人们都知道了皇帝被劫持的消息,全体官员分头寻找皇帝,却毫无头绪。只有卢植和闵贡追到黄河边,才终于找到了刘辩他们这群人。

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的罪行,拔剑接连砍倒几人,剩下的宦官个个吓得面无人色。这些可怜又可恨的阉人,走投无路,最后只好转身投进了黄河。

据说,张让等人投河之前,伏在刘辩面前大哭说:“我们难逃一死了,天下即将大乱,陛下务必保重!”当时没人把他们这些话当回事,天下人后来才知道,这些话有多么沉重!

卢植和闵贡扶着刘辩和刘协,借着萤火虫的微光,缓缓向洛阳方向走去。他们走到一户农家,弄到了一辆破车,扶着刘辩坐上了车;后来又找到几匹马,路上又遇到各路官员零零散散地赶了过来,马匹越来越多,大家才走得快了一些。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行人终于走到了北邙山(洛阳以北,黄河以南的山)附近。忽然听到马蹄声响,只见远处一大群士兵打着火把过来,众人吓得心胆俱裂,小皇帝刘辩几乎从车上跌落下来。

随着距离越走越近,大家终于看清了,来的原来是董卓的兵马。

董卓,野心家与糙汉子

董卓驻扎在洛阳城外,头天晚上他听说城里发生变乱,知道机会来临,马上带人冲向城里。他又听说小皇帝流亡到了北邙山一带,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那里,天明时分正好撞上刘辩他们那群人。

大家看到董卓来了,心里都是“咯噔”一下。目前皇帝的外围势力已经被剥除干净了,这样的大军阀来到皇帝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制衡他,意味着以后一切都得由他做主了。而董卓是什么样的人,来这里是为了什么,朝廷里这些官员都心知肚明。

前面开道的官员们赶忙喝道:“皇上在此,请将军避让!”

董卓瞪了他们一眼,大骂:“为了救你们,我一夜行军三百里,还避什么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头?”说着,他勒马停到小皇帝刘辩面前,简单地行了个礼,便问昨天宫变的具体情况。

刘辩早已没有了任何威严,看到董卓气势汹汹的样子,他吓得牙齿打战,连话都说不清了。董卓只好转头问刘协。

刘协虽然比刘辩小几岁,却丝毫不紧张,一五一十地向董卓说了昨天宫里发生的事。董卓听完,满脸笑意地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董卓带着刘辩等人回到洛阳皇宫里,随后清理战场,安顿宫人,重新任命官员,忙了许多天,才勉强恢复了城里的秩序。

董卓手下是强悍的凉州兵,洛阳城里各路将领都对他们十分忌惮,不敢造次。他又有“救驾”的功劳,掌握朝政名正言顺,人们更不敢随便挑衅他。即使袁绍那种大权在握的武将,都只能委曲求全,先巴结着董卓再说。

于是董卓便反客为主,带着自己的兵马在洛阳城里公然住了下来。

不过城里的人们并不知道,董卓这次带来的兵马其实不多,也就三千来人,根本不足以镇住整个洛阳。

董卓便想了个计策,隔两三天就派军队半夜潜出城去,第二天早上打着“董”字旗,浩浩荡荡地从城外开回来,然后对城里百姓宣称:“西凉援军来了!”这样反复很多次以后,大家都以为董卓的兵马越来越多,就更不敢小看他们了。

同时,何进兄弟两人被杀以后,手下大批兵马群龙无首,董卓趁机把他们兼并了过来,声势一下便壮了很多。

现在董卓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并州刺史丁原。

丁原之前受到何进征召,带兵来到洛阳。跟董卓一样,他也想看看情况再做打算。不想董卓抢先一步控制住了小皇帝,现在整个朝廷都是董卓说了算,丁原的处境就挺尴尬了。

丁原带领的是并州兵,并州跟匈奴和鲜卑的地盘接壤,也是东汉王朝抵抗侵略的第一线,所以并州兵的精良不亚于凉州兵,丁原也就格外受到董卓“关照”。

丁原手下有许多并州本地的猛将,例如张辽、吕布,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吕布目前是丁原的主簿,丁原对他特别信任。但在吕布和那些并州兵看来,丁原已经输掉了跟董卓的竞争,被朝廷百官排挤到了一边,再跟着他,还能捞到什么好处呢?

董卓看准机会,便挑唆吕布等人反叛。吕布等人果然杀掉丁原,投靠到了董卓手下,也把整个并州军队带过来了。

董卓收吕布为义子,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又让他顶替丁原的位置,替自己管辖并州兵。

这样一来,在军事上,就再也没人可以挑战董卓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住皇帝。

董卓想的办法简单又粗暴——废掉小皇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从此自己便是霍光、伊尹一类人物了,可以轻易架空新皇帝,然后再慢慢考虑篡权的事。

他说干就干,开始强逼朝廷百官同意自己的想法。

当前在朝廷里唯一能跟董卓抗衡的人,只有袁绍。袁绍依靠着雄厚的家族背景,以及在何进嫡系部队里的威望,在朝廷里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但袁绍这人做事常常不经过脑子:之前就是他撺掇何进召董卓进京;何进被杀以后,他又气昏了头,在皇宫里展开大屠杀,明明白白地把自己放到了皇家的对立面;他还放跑了张让等人,把小皇帝送到了董卓手上。

董卓刚进洛阳,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袁绍手下的将领就曾经劝他果断发动攻击,灭掉董卓。但袁绍没那个胆量,错过了最后的机会,只能眼看着董卓一步步稳扎稳打,最终把朝廷控制住了。

董卓想要先逼袁绍点头,就主动对他提起想废掉小皇帝的想法,袁绍当然不同意,两人当面争到脸红脖子粗。最后袁绍把心一横,握住自己的佩刀,对董卓大吼:“董公以为天下的强者,只剩你一人了吗?”说着,转身大步出门去了。

回去以后,袁绍不敢久留,把自己的官员符节挂在城门上,连夜逃出了洛阳,到东部的冀州避难去了。

袁绍逃走以后,董卓在朝堂上对官员们说:“皇帝暗弱,不足以为天下主,如今我想立陈留王为新皇帝,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都知道董卓行事粗鲁,但他如此急吼吼地要废立皇帝,还是把许多人吓了一跳。可董卓大军就驻扎在旁边,谁敢跟他作对呢?满朝公卿只有卢植站出来,公开反对董卓的提议。

董卓勃然大怒,当场要杀掉卢植,幸好被众人劝了下来。随后卢植也只好逃出洛阳,回他的老家幽州去了。

袁绍、卢植都逃走以后,朝廷里面已经没有人敢反对董卓了。公元189年九月,在董卓的主持下,皇帝废立仪式在崇德前殿举行。

满朝公卿垂头丧气,看着董卓的人把小皇帝刘辩从宝座上架下来,把瑟瑟发抖的刘协扶了上去。刘协便是东汉的最后一任皇帝,史称汉献帝。

朝堂之上,率兽食人

董卓随后宣布:“何氏迫害董太后,以致董太后被幽禁而死,有违孝道,不堪再为太后。”因此废掉何太后,迁入冷宫,不久便派人毒杀了她。

为了斩草除根,董卓对已经凋零的何氏外戚再次发起打击,甚至把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都杀了,何氏外戚的势力从此被铲除得干干净净,留下的空缺当然都由董卓的人来填补了。

董卓因此接过了宦官和外戚两大集团留下的权柄,成为大汉王朝最高权力的掌控者。

董卓是个粗人,不过跟人们对他的印象相反,他对文人士大夫表现出明显的好感。他扶立献帝上台以后,立即“请求”献帝拨乱反正,彻底为当年的“党人”正名。

从二十一年前窦武、陈蕃被杀开始,以党人为首的士大夫阶层受到朝廷冷酷无情的压制,成为帝国的弃儿,现在他们的命运终于迎来了彻底转机。在董卓的推动下,朝廷宣布:为窦武、陈蕃以及一切受压制的党人平反,恢复他们的官职和爵位;以国家的名义,哀悼当年的死难者,并且提拔他们的子孙担任朝廷官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到这时才终于画上了句号。

消息传出来以后,天下的士大夫们一片狂欢,被压制了整整一代人的他们终于得到了公平对待,无数个曾经煊赫的家族终于重新走上政坛,准备跟董卓这个糙汉子合作,共同执政。

董卓对士大夫实在不错,在他的运作之下,受到党锢政策打压的士大夫们,被大量重新起用,回到朝廷里担任高官,其中许多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也就是所谓的“名士”,而名望最高的蔡邕则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之一。董卓原来的亲信们,反倒官职较低。

为了全方位笼络士大夫,董卓甚至表示,不追究之前逃走的袁绍等人的责任,还授予他们官职。袁绍的叔叔袁隗也就继续担任朝中高官。

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董卓似乎是一个温和的、深明大义的统治者,他顺应民意,把宦官和外戚夺走的权力又夺了回来,交到了士大夫手上,把东汉王朝重新扶上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正确道路上来。

从董卓的主观意图来看,他也确实有认真治理国家——然后篡位——的愿望,并且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那么继续这样走下去,东汉王朝似乎会以和平方式完成权力交接,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朝代。

可惜董卓犯了三个重大错误,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首先,他没能约束自己手下的军队。

凉州军是胡汉夹杂的军队,对东汉王朝的认可度非常低,他们到洛阳可不是来帮忙维持治安的,而是来抢夺财宝和美女的,国家安危、老百姓的感受根本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凉州军军纪败坏,从进入洛阳开始,他们就四处打家劫舍,如同一群土匪,给老百姓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

对于这一切,董卓看在眼里,却不去制止——也制止不了。

而且董卓本人也匪性十足,他治国的方式简单粗暴,对不服从自己的人毫不犹豫地用武力压制。甚至有官员因为拜见董卓的时候忘了解下佩剑,就被当场打死。朝堂之上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依靠儒家士大夫执政,却处处野蛮执法,还纵容手下军队欺男霸女,这样的领导班子怎么可能稳定呢?士大夫们敢怒而不敢言,心里都把董卓和他的军队看作闯入洛阳的匪帮,而不是合法的执政者。

所以董卓一直就没能在洛阳站稳脚跟。

其次,他太急于夺权了,吃相过于难看。

篡权夺位是一项宏大工程,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持续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奋进,需要一直假装忠于旧统治者,到时机成熟才可以露出本来面目,去摘取胜利果实。

可董卓一点儿也等不及,从强行废立皇帝开始,他就把自己篡权夺位的计划摆到了明面上来。

扶立献帝上台两个月以后,董卓就给自己加封相国,给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超规格待遇,犹如当年的霍光。

他在几个月之内把别的乱臣贼子几十年的工作都做了。这样相当于明抢皇位,怎么能得到大家支持呢?

董卓总爱把自己比作霍光,可是霍光是汉武帝亲自指定的辅政大臣,他的权力来得光明正大。即使这样,霍光也小心谨慎,他辅佐汉昭帝十三年,也没敢表露出任何篡权的企图。直到昭帝驾崩以后,霍光才终于踩到了皇权之上,废除了“昏君”刘贺,拥立了“明君”汉宣帝,算是走出了篡权的关键一步。但即使这样,终其一生,霍光也没敢再进一步。

而董卓只是凉州山沟沟里蹿出来的土匪,偶然在郊外捡到落难的皇帝,胡乱弄到“救驾”的名声而已,他的地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纯粹是靠凉州军的武力维持的,人们表面上顺从,心里从来不服他。

最后,董卓强行废掉皇帝,又对被废以后的刘辩和何氏外戚十分凶残,这直接让天下人有了反对他的法理依据。

自古以来的阴谋家,在篡位的时候,都要有一番惺惺作态的表演,假装对皇位完全没有兴趣,让原来的统治者和满朝文武“求”着他接手皇位。

董卓却不屑于这样的表演,他直接把小皇帝刘辩赶下台,明目张胆地踩到皇权之上。

东汉王朝虽然衰落了,但皇权在人们心里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这样公开践踏皇权,都会引来天下人的严重反感。

更恶劣的是,董卓不仅不优待被废的刘辩母子,还对他们进行严厉迫害。他囚禁刘辩,毒杀何太后,清洗何氏外戚的势力,甚至还去盗掘灵帝的陵墓!这一连串操作,惹得天怒人怨,把他自己明确摆到了乱臣贼子的位置上。

在天下人眼里,董卓连权臣都算不上,他就是一个靠武力霸占着朝堂的魔王而已。他完全站在汉家社稷的对立面,是每一个大汉子民的敌人。这样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最黑暗的时代已经来临,朝堂之上率兽食人,汉家社稷岌岌可危,现在不反击,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