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听到一个新鲜的词——“民间艺术大师”
不久,我们的教室从羊圈搬到了新校舍,我也成了一名初中生。这个新学校在塬上,为此我们去学校,就像去镇子和县城那样,得要上山。先拐几道弯,过一个崾崄,在一个高塔附近,有几座土木结构的校舍,那就是我们的学校。由于上山的路呈环形,虽然骑车子很费劲,只要在屁股上使使劲,尚能骑得上去。所以,好多学生都是骑着车子上学。当然,遇到太陡的坡路,就下来推着车子步行。绕过坡路,就继续骑着车子走。如果步行,就会迟到。因为中学离我们青龙村至少五六里路程。
父亲为了给我买个自行车,在镇子上偷偷卖了点血,才凑够钱给我买到了自行车。奶奶知道后很生气,说你的身体这个样子,还去卖血。父亲说:“总不能让女女天天跑着去上学啊。”
为了支持我和弟弟上学,姐姐早早就离开学校了。我知道家里的困难,也看出家里人对我学习的重视,因此,在学习上,我很用功。我心里想,在小学,我常年是个“三好学生”,在初中,我也要努力巩固我这三好学生的地位,并且我要当到高中,当到大学!
就在我努力朝三好学生的目标奋进时,一天,在美术课上,刚从城里调来的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道:“我发现你们班里有两个同学很有天赋。一个是郭延平,一个是方秀秀。”
这个郭延平就在我的身边坐着,听说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和他的奶奶爷爷在一起生活。他的家庭是个老地主,在旧社会是个大户人家。开学时,老师在排座位时,不知道怎么就把郭延平排在了我跟前,我们坐在一个桌子上。有一次,我给我的美术作业本上设计了一幅图案,他发现后,惊奇地将我的东西看了又看,随后,他飞速画了一座山、一棵树,画得那样传神。没想到他有画画的这个才能,我也惊奇地将他的东西看了又看。从此,我对这个文静的男生有了印象。
现在,老师都提到了我俩,坐在同一桌子上的我和郭延平。老师说:“郭延平同学的国画画得不错,如果能坚持下去,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通过从咱们学校搞的一些美术活动上看,方秀秀同学的纸也剪得不错,听说她还会刺绣,绣的东西到底怎么样,艺术不艺术?我没见到。但从她绣的那几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上看,她对色彩的搭配很有把握。那几个字多数人都绣成单一的色彩,她却用五种颜色由浅到深,通过色彩,把这几个字的内涵体现了出来,说明这个同学很有艺术头脑。”
在谈到剪纸刺绣有关的民间文化时,王老师说道:“咱们这里本身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底蕴,古时称为‘北豳’,秦开疆拓土时,也称‘北地郡’。也就是说:周王朝正道就是从这里兴起的。同学们都见过那个周武王的庙吧,他就是周王朝的始祖,我们也称为周祖。因此,这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人类在20万年前就在此地生息繁衍。周先祖不炪、鞠躬、公刘祖孙三代在这里‘教民稼墙’,‘开疆拓土’,开创了农耕文化的先河。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如东汉哲学家王符、魏晋思想家傅玄、明文学家李梦阳就是出生在这里,为这里的远古文明和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黄河古像、齐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和挖掘,也证明这里的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民俗风情神奇而丰富!譬如民歌、道情、皮影、剪纸、刺绣,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等等。鉴于我们这个地方地域文化比较丰厚,方秀秀同学如果将来能在美术方面好好发展,是会有成就的,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民间艺术大师。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也离不开生活。咱们民间有好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就是没文化,如果你两个学好文化知识,将来考上大学,未来的发展路子肯定比生活在基层的民间艺人宽广一些。”
王老师这么一讲,我突然想到了奶奶,原来奶奶这么爱好剪纸和刺绣,是与我们这个地方文化有关!是我们的地域文化熏陶了她!她之所以能剪会绣,原来是个民间艺术大师!是一个不识字、没文化的民间艺术大师!原来我就是民间艺术大师的后代!
王老师说的这个词,让我感到新鲜,也使我热血沸腾。我想,我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要把奶奶的剪纸带进大学,要让更多更多的人看看奶奶的剪纸和刺绣。
过后,我把自己的理想说给了郭延平,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走上画画这条路。我是具有画画的潜力,但我发现我不太喜欢。爷爷说,人的兴趣支配人的发挥和创造。如果没兴趣,是不会有啥成果的。反正,走着看吧,我认为学好文化课,将来考上大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