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诠(普及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40)章 反弱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参考译文】

万事万物向本初状态复返回归,是合乎道的运动。柔弱,是合乎道的施行方式。天下之物皆因为“有”而得以存在,“有”又是从“无”分化出来的。


【诠言】

普世本《道德经》多把经文里的虚词去掉了,让人读起来气息不是很顺畅。从行文逻辑的连贯性来看,将本章放到第六十九(25)章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之后似乎更好些。

反也者,道之动也。

这个“反”字呢,有的版本也写作往返的“返”(如郭店楚简本),加了一个走之底。那么,无论有没有走之底,这个“反”字到底是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从两个角度,或者说两个层次去理解。

第四十六(2)章说: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这就是说,万事万物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相互分离又相互依存的。这种使矛盾的事物能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和规律,就是“反”。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老子》这部书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这个基本的哲学规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聃并不宣扬诸如“阴阳互根”的思想,他认为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根,而不是相互为根。

“反”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走之底这个“返”,就是“复返、回归”的意思。在第六十(16)章,老聃说:

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

第六十九(25)章又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万事万物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都要向其根本状态,也就是初始状态回归,也就是返本、返无、守母,只有这样才是合乎“道”的。

河上公注曰:

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也。

万事万物都不能无休止地朝一个方向直线发展,否则就会衰亡,这正如第二(39)章的“天毋已清将恐裂”“神毋已灵将恐歇”,等等。在第十五(52)章中,老聃也讲了“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所以,在事物发展到极点前,应该向初始状态回归守母,以避免衰亡。

所以,“反也者,道之动也”,可以理解为:使万事万物既对立又统一,既分离又依存,是道的动作方式;万事万物向本初状态复返回归,是合乎道的运动。历来有人依据第八十(36)章的“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反也者,道之动也”解释成一种权谋迷惑之术,这从现实社会应用的层面看,无可厚非,但只能算是以假修真,是不合老聃本义的。

弱也者,道之用也。

这一句,重点也是要理解“用”的含义。现代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用”有作用、使用、利用等含义,《老子》中也有“用”字是这些含义。可是,在这里,“用”是什么意思呢?这一句我们能解释成“柔弱是道对万事万物作用的方式”吗?如果你不能确定,可以换一个角度反问:老聃敢确定“道”对万事万物发生作用的方式只有“柔弱”吗?

《说文解字》对“用”的解释是“可施行也”,老聃在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弱也者,道之用也”可理解为:柔弱,是合乎道的施行方式;或者换个说法:柔弱这种施行方式,是合乎道的。

古往今来,太多的人都把“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这两句话理解错了,至少是理解得太狭隘、太肤浅了。我们不得不注意啊。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王弼的解释比较好,他说: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

也就是说,天下万事万物本来是浑然不分、大一笼统的,不能参照、不能区分;后来浑然一统的状态逐渐分化,就有了形、名、用、声、色等等各种各样的特征和属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下万物皆是因为“有”才从浑然一统中区分出来的。那种浑然一统、没有任何特征、不能作任何参照和区分的状态,就是“无”,就是“一”。能够对比、能够参照,就是“有”了。所以说,“有生于无”。“无”是根,是母,是本;“有”是“无”分化的万事万物、万状万象。“有”要避免衰亡,就要向“无”这个本初母体复返回归,正所谓“反也者,道之动也”。王弼所谓“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从现实社会应用的层面,可理解为不要太贪心,什么都想拥有,最终什么都得不到。但他的本义,是想表达大有归无,一无囊括所有。

老聃哲学思想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明确认定了“有和无”这一对哲学范畴,系统阐述了“有”和“无”之间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有”是个别的、暂时的,“无”是一般的、永恒的,一无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