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朱氏文化研究文集(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研究《朱子家训》的意义:从做人要“靠谱”说到家训家规——以朱氏先贤祖训为例

项强

如今“靠谱”一语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不时听说,成了热词。我们无论是在平时和他人的议论闲聊中,还是在一些正式场合的讨论交谈中,大家说到某某人及其所做的事时,常会有意无意地以其人或其事是否“靠谱”加以评价。而实际上,对一个人的立身行事,民间历来就有“靠谱”或“不靠谱”之论。那为什么要这样说,到底什么叫“靠谱”,什么叫“不靠谱”?这个“谱”,又是什么意思?

据百度百科解释,“靠谱”之说原是北方方言,表示可靠、值得相信和托付的意思,为当今流行词汇。窃以为,此解释流于表面,未讲出其内涵实质,特别是这个所靠之“谱”原意何指,未加说明。作为一个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正积极参与地方谱牒文化研究的退休老者,我对此加以探研考究,将“靠谱”这个早已流行南北各地、耳熟能详的俗语,从家乘谱牒及内含的家训族规等中华传统文化角度予以解读,并举古今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朱子家训》为例,拓展新时代道德风尚、精神文明建设话题,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有识之士。

大家常说的“做人要靠谱”俗语中所谓的“谱”,即家谱(或称宗谱、族谱、家乘等,统称谱牒),那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平民草根特色的史籍,早为众所周知。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是从古至今,所有中国人都不断追问思索的永恒话题。正是家乘谱牒,慎终追远,守护了家国民众的历史记忆,给一代代后来人解答了这些问题,亿万老百姓得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延续家族的血脉,发展民族的光华。因此,人们常说:有了家谱,做人才“靠谱”,我们才能活出一个兴盛家族的精气神,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才能历久不衰,延续至今。

“人必有家,家必有谱,谱必有训。”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繁衍发展的历史记录,它浸透着所有宗亲族人的心血、性情和品格。一套完整的家谱包含有姓氏源流、祖先像赞、世系世表、家训族规、家族迁徙、人物传记、艺文著作及序跋题词等等内容,其中祖训家教、宗约族规为必备谱文,极受重视,被各个家庭宗族奉为教育子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振兴家声的宝典。一个家庭或家族,除了子孙人丁的繁衍,还需要文明智慧的传承。所以,每次修谱,族贤尊长都必定会郑重其事地在家乘谱牒上记载录入祖先的遗训教诲及优秀族人受教成长、建功立业的世德懿行,以光前裕后,昭示来者。那些代代相传的家教箴言,看似古板烦琐,却是全体族人遵循服膺、共同践行的修身典则和治家良策,成为人生在世道上踏实前行、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柱和光明路标。如此,人们依靠这个信念支撑立身处世,是谓“靠谱”。

记载于家谱中的祖训族规充满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和宗族得以立足社会,家道兴盛,并长久繁衍发展的精神命脉。家训表达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制定的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这些训规都是中华先贤们对子孙后代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而形诸文字的极富哲理、行之有效的家教方式。家教美德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便形成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风尚,即家风。因而历代名门望族皆以“世守家风”为第一要务。从古至今,各家各族均“治家有法度”,常以家诫庭训和宗约族规“述家风,陈世德”,诫勉家人子弟和宗亲族人,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注:提撕,教导、提醒。引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传世家谱均“落笔绰有家风”,其中的家训族规即是先人祖辈、族贤尊长为后代子孙族众规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在言谈中常说的做人做事要“靠谱”,主要指的就是人的言行要符合谱牒中所记载的,并为所有家庭和家族成员认同遵循的家训家规。

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训作品,数量多、历史久、影响大,不仅是家乘谱牒的必要内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名门望族之一,朱氏宗族的各支家谱均收录记载多篇祖训族规,其中就有两篇《朱子家训》,一为宋代福建大儒朱熹所作,二为明末清初江苏学者朱用纯所作。朱熹所作“朱子家训”,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紫阳”是朱熹的别号。朱用纯所作“朱子家训”,原名为《朱柏庐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别号。这两篇都是在中华诸多传统家训著述中言简意赅、熠熠生辉的经典之作,其通俗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宝贵的做人行事道理,被世人推崇为“人生法典”。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朱氏联合会公布了一篇朱熹遗作《朱子家训》。这篇家训原载于明代后期福建地区一部朱氏宗谱中,其因久藏朱氏家族内部,一般不对外族和外人宣示而世人知者不多,但其价值极高,一经公布于众,即引起广泛重视。朱熹《朱子家训》只有短短的317字,却道出了人之所以为人及立身处世之大法。

除《朱子家训》外,朱熹还就日常家教中对子孙的具体行为加以训规,另编撰有一篇千言《童蒙须知》(又名《训学斋规》)。开篇云:“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以至洒扫涓洁、读书写字,一切琐细之事,皆所当知。”朱子将此作为《家训》之补充细则,分列条目,一一详述。故其后世编修的《朱氏宗谱》中均收录记载有这篇训诫长文,共计五条,名曰“文公家训”。另还有“家规十六则”,为敦孝悌、务耕读、崇节俭、戒赌博、惩游惰、禁词讼、谨祭祀、修谱牒、志坟墓、重祠宇、训子孙、睦宗族、择婚姻、怜孤寡、禁胥吏和摈下流。

在宋代朱熹所著《朱子家训》公布于众而广为人知之前,世人甚至朱氏家族成员更多关注熟知并收录载入朱氏家谱的是后一篇,明代朱用纯(据传也是朱子后裔)所作的《朱子家训》,即《朱柏庐治家格言》。此篇《朱子家训》曾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同列为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因而家喻户晓,流传极广,经久不衰。

《朱子家训》前后两篇,均以“修身”“齐家”为家诫庭训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原则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精髓。但两文亦有不同之处,除作者同姓却不同名和著作时代不同外,文章内涵和层次亦有所相异。正如朱子文化研究专家朱杰人教授所言:“如果打一个比方,(朱熹)《朱子家训》是宪法,而(朱柏庐)《治家格言》则是一个具体的条法,如刑法、如民事法。”朱教授并具体解说,两篇家训“似有互为羽翼的关系,即:《治家格言》是《朱子家训》的阐发和延伸,它把《朱子家训》的哲理形象化了。如果把《朱子家训》比作纲,那么《治家格言》就是目”。因此,这两篇均被载入谱牒和史籍的《朱子家训》,各有千秋,相互辉映,在中华传统家教家风文化中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使得它们从朱氏家族内部的祖训家教圣经,扩展成为中国百姓共享的修身治家宝典,可谓全体民众做人行事“靠谱”的共同准则。

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先贤遗训古为今用。优秀的家训家规蕴含着传统道德规范、道德感情、道德原则、道德品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因此,历来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是“靠谱”还是“不靠谱”,很大程度上,就是以这“五常”“八德”为标准。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和根脉。我国独特的家训家规文化在千百年的传衍继承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国风,进而弘扬发展并浓缩精髓成为12个词24字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而,世人所尊崇的“靠谱”,不仅是古人的必做功课,也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想起2017年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各地各界2000多人进行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身边有“不靠谱”的人,这是很令人震惊和深思的社会问题。而其中很多人缺乏诚信爱心,尤为“离谱”。如今,物质经济发展了,精神道德却滑坡。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抛弃了“根”和“本”,忘却了老祖宗的庭训教诲,丢失了中华传统美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凡涉及做人处事时,“诚信”两字都是大家众口一词崇尚且高举的道德标准。《朱子家训》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即是先贤们强调的为人处世应诚信自律的基本信条,因而诚信之德也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更凸显其极端重要性,它既是对中华先哲圣贤谆谆教诲训导的尊崇和弘扬,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还有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共同的基本行为规范,因而也是衡量评判一个人是否“靠谱”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当下社会,“靠谱”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通过学习弘扬中华历代老祖宗言传身教并记载于谱牒史籍中的优秀家训家规,进而践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干干好,积极向善向上,方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即真正靠谱的人。

作者简介:项强,男,1950年生,江苏丹阳人,大专学历。新版《云阳导墅项氏族谱》主编。现为镇江市新四军暨茅山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员、丹阳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丹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