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烟波浩渺、通漕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橹帆脉动,城邑繁生,川流不息的运河水滋润着两岸万顷田园,养育着泱泱中华近半数的人口。

徐州是汴、泗、黄、运四河交汇地,是京杭运河中段货运的重要枢纽。柳泉镇与大运河的关系密切,不仅是因为运河从柳泉镇附近流过,更因为此镇有一名泉,明代嘉靖年间得名的“母猪泉”,水量充沛,是大运河补水的重要水源之一。

胡轩涛的老家,就在徐州铜山柳泉镇。

柳泉也是铜山境内的大镇,紧靠运河,又在津浦铁路上,交通颇为便利。此地素来物产丰饶,人烟稠盛,与周边集镇相比,算得上是富庶之地。胡家从胡轩涛的曾祖父开始办酒坊,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胡氏酒坊在铜山周边几个县已经颇有名气。此后,胡家又开了私塾和百货店。至胡轩涛父亲这一辈,家族生意依然红红火火。轩涛的父亲和几个叔叔,沿承为人忠厚、乐善好施的祖训,在当地颇具声望。到胡轩涛这一茬,大姐胡轩莺虽然没有到外地上学,但识字不少;胡轩涛和胡轩宇弟兄两个,一个先读书,接着从戎,最后入官府从政,一个正在南京念大学。厚实的家底、良好的家风加上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知书识礼,使得胡家在当地令人仰慕。十多年前,轩涛的姐姐轩莺出嫁了,夫家就在柳泉北边不远的西堡。轩涛父母因为身体原因,家中大事小事就交由姐姐轩莺来打理。这样轩莺丈夫赵林生和女儿就长住胡家,一来方便照顾父母,二来帮着父母打点生意。

胡轩涛在徐州待了两天,见了早年要好的朋友,第三天才乘坐马车回到了柳泉镇。

刚拐进巷口,胡轩涛就看见自家门前熙熙攘攘地站了不少人。快步走近细细打量,他顿时惊呆了。左邻右舍看见来人是他,赶紧让开一条道。胡轩涛疾步快行,急急跑进了屋,首先看到的竟是大姐的遗像放在正堂之上。里屋内,他看见母亲躺在床上伤心欲绝,姐夫赵林生、妻子吴瑶还有几个孩子都围坐在母亲的床前。看到突然出现的胡轩涛,吴瑶和三个孩子顿时号啕大哭起来。胡轩涛赶紧上前,拉着母亲的手大声呼喊。过了好一阵子,母亲才缓缓睁开眼睛,瞥了大儿子一眼后,又无力地闭上了。经过打听,胡轩涛得知,前天天刚擦黑,一伙蒙面劫匪冲进家中抢劫,父亲奋身阻拦,恼羞成怒的劫匪举起了铁棍。危急时刻,轩莺抢在父亲前面,意欲护住父亲。最后,劫匪的铁棍重重砸向了轩莺的后脑勺……经过一阵简单救治,血柱虽然止住了,但轩莺剧烈呕吐,在医生赶到之前就断了气儿。赵林生当天回自己家探望父母,得到岳父家遭劫的消息,第二天天没亮就往柳泉镇赶,看到可怜的妻子已经撒手人寰,顿觉天塌地陷。

屋子里一片沉寂。父亲带着一主事来到家里,看见呆坐在床前的儿子,没有搭话。瞥了一眼躺在棺材里面的女儿,父亲老泪纵横,哽咽不止。胡轩涛缓缓走到父亲身边,正欲弯腰安慰父亲,没想到父亲倏地起身就出了大门。轩涛知道父亲对自己辞去公职大为光火,但这个时候,也不好多做解释。

两位叔叔拉着胡轩涛坐了下来,开始商量后事的安排。

第二天,得到大姐噩耗的胡轩宇,也从南京赶了回来。

轩宇刚刚二十三岁,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一身咖啡色西服,脚上是棕色皮鞋,手中拎着一只藤编的黄色行李箱。一进门,轩宇扔掉手中的箱子,“扑通”一声就跪在黑棺前痛哭起来。轩宇从记事起,大姐轩莺就像母亲一样疼爱着他……

安葬完大姐,在胡轩涛父亲的主持下,家里对里外事项各自分工做了调整。家里生意由三叔和姐夫赵林生负责打理,外甥女跟着她的外公外婆读书。弟弟胡轩宇自从回到家里,就没有回南京,也闭口不谈自己的去向,这让大哥胡轩涛感到困惑不解。

这天晚上,父母睡下后,胡轩涛在自己房间内正准备休息,门外传来弟弟轩宇的声音:“大哥,睡觉了吗?”

“小宇,有事吗?”轩涛问。

“大哥,我睡不着,想和你聊聊。”

旁边的妻子用胳膊捅了捅他:“出去吧,小宇可能有事。”

胡轩涛应了一声:“那我马上出来。”

轩涛出了屋,看到弟弟直直地盯着自己,问:“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大哥,没啥大事,咱俩到外面走走好吗?”

轩涛瞅了一眼弟弟,说了声“管”,便又进了里屋,穿上棉衣,随弟弟出了大院的门。

二人朝镇口走去,胡轩涛心里能猜出,这么冷的晚上弟弟把自己叫出来,肯定是有事,而且这事在轩宇心里已经思虑良久。

“大哥,我的学业基本上结束了,现在南京没法回,乱得很。日本人上个月在城里大肆屠杀,整个南京城成了一座鬼城。我们学校被迫搬到城外,散布在句容、芜湖、马鞍山等地,大部分学生也都各自回家了。”轩宇先开了口。

“这个事我听说了,你有什么打算?”轩涛眼下最担心的就是弟弟的去处。

轩宇停下脚步,问轩涛:“大哥,你和大嫂从济南回来,看现在这个架势你是不想再回去了。我问你,后面你是咋打算的?”

“我咋打算呢?唉!说起来也头疼啊!”轩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稍微停顿后,接着说,“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都成了这个样子,在哪儿不都一样,还能咋着?我这段时间也在为这发愁呢。徐州是南北交通要地,日本人不会不知道。看这个局势,日军很快就会到我们这儿。现在问题是,日本人来了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安生日子是不可能啦,当亡国奴更不可能,谁愿意当?”

“大哥,你过去在军队里干过,想过再回去吗?至少手里有枪,才不用担心日本人哪。如果你去军队,我也想跟你去。”轩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弟弟的话,轩涛摇了摇头:“小宇,日本人能从北边一路打过来,就能想到咱们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啦。”

兄弟俩继续朝前走,轩宇说:“大哥,要不咱自个儿组织队伍,不能就这样等着日本人来欺负咱们吧?”

一句话,把轩涛说愣住了。他停下脚步看向轩宇:“小宇,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再说,组织队伍有那么容易吗?不但要有人,还要有枪,不是随随便便说着玩的!还有,父母年龄也大了,老宅也搬不走,这些都是问题呀!”

“大哥!”轩宇嗓门大了起来,“国家都没有了,咱能守得住这点家产吗?你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今天咋变得畏手畏脚了?”

“扑哧”一下,轩涛笑了起来,扭脸看着轩宇,“小子,长大了嘛,敢批评起我来啦。说吧,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虽然轩宇自懂事起,和大哥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从父母和大姐口中,对大哥耿直豪爽的性格和乐善好施的操行还是知道不少的。过去很多年,大哥不但对整个家族照顾有加,对左邻右舍也多有帮助,为此,轩宇特别敬重大哥。

听到大哥这么一句话,轩宇就急切地把自个儿的想法一股脑儿地端了出来。

“大哥,不瞒你说,前年我就加入了共产党。我们组织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全民平等,没有外辱,没有黑暗。日本侵略中国,是我们首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倡导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抗战的。去年发生的西安事变,也是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达成了国共两党一致对外的协议。依当下时局估计,可能过不了多久,徐州也就会成为抗战的最前线。大哥,我认为咱们应该组织起一支武装,和日本人斗,响应共产党全民抗战的号召。”

在轩涛心里,弟弟从小文文静静,喜欢独立思考问题,今天找自己,无外乎为当下时局和民族命运忧虑,想找人聊聊,倾泻自己胸中的愤懑而已。他没有料到,弟弟已经加入了共产党,更没想到这么一个文弱书生竟然有组织武装的想法。虽然颇感惊讶,但轩涛心中暗暗感叹,弟弟长大了,成熟了。对弟弟的问题,轩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句:“小宇,你看这支队伍怎么成立,都招些什么样的人啊?”

“大哥,我的同学中,很多人都在自己家乡拉起了队伍。只要是品行好、胆子大、身体壮的都可以!大姐是咋死的?恶人都能结队拉杆子,难道我们为了保平安就不能成事吗?大哥,你当过兵,又认识那么多人,这可是你的优势啊!我们兄弟俩先组织起来,我就不相信成不了事。”轩宇越说越激动,两只胳膊在寒风中有力地挥舞着。

面无波澜的轩涛,静静地看着弟弟。等轩宇的话说完后,他开口问道:“小宇,看样子你已经胸有成竹了。你这边准备到什么程度了,不妨说来听听。”

“大哥,在徐州、宿迁这一大片,我有不少朋友和同学,我们早已商量好了,就是要组织一支武装,先在一个地方支撑下来,然后慢慢往外扩展。刚开始,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像枪支弹药,就是不小的困难。大哥,你在军队里待了好几年,应该有经验,看看你能找到谁,只要他抗日就行,大不了我们和他联合起来一块干。”

轩涛盯着弟弟轩宇好大一阵,一言不发。

“大哥,快说话呀。”

胡轩涛握紧右手,朝弟弟胸口“咚咚”擂了两下:“小宇,你知道吗,大哥和你想到一起去了。我正琢磨着过两天和你说这事呢。”

其实,轩涛早有打算,他清楚自己今后要干的是刀尖上舔血的事儿,心中自然会顾虑重重,毕竟父母还是希望轩宇能在政府里找个体面的工作,娶妻生子,过安生日子。如果这个大家庭将来由轩宇操持,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但他没有料到,弟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

轩宇激动地说道:“真的?”

“小宇,大哥和你说过瞎话吗?”

“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一起干!”

“好!我去找李明扬。”

轩宇惊喜地问:“李明扬是谁?”

“李明扬是徐州隔壁萧县人,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思想开明,胸怀民族大义,听说早期他掩护和帮助过不少共产党的人。他现在是徐州行政督察专员,还兼着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手里有两个团,但不是正规军。我和他手下的一个营长关系不错,这件事我可以先通过他了解一下。我最近琢磨着先组织起一支队伍后,再去找他会更好,具体能到哪一步,现在我还不敢说。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还没理出个头绪。”轩涛说道。

“啥事?大哥你说。”轩宇问。

“铭亮还小,但铭君和小玲子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不读书不行。我想让你大嫂带着仨孩子到徐州城里住。由你大嫂照顾他们,我们俩就能脱开身,专心做事。过完春节,我就准备把这些事安排好。”

听罢大哥的话,轩宇显得十分兴奋:“哎呀,原来大哥早就有打算了。大哥,那咱们就尽快行动吧!”

“这个事,先不要让父母知道,更不能跟你大嫂说。”思考片刻,轩涛提醒道。

“嗯。”轩宇郑重地回答。

弟兄两个反身朝家走去。

轩涛轻手轻脚回到自己房间,正准备上床休息,忽然听到从轩宇房间里传来委婉低沉的口琴声。

吴瑶忍不住问:“小宇好像有心事,刚才你弟兄俩出去都谈了啥事呀?”

“大姐刚走,小宇心里难过,外加他过去又和大姐的感情特别深,心里一下子抹不过来。刚才,我们俩谈了大姐身后的一些事咋安排。唉!”说完,轩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妻子安慰道:“你经常多和小宇聊聊,不管多难,这日子还得往下走。”

“管,早点睡吧,明天我还有事呢。”

“嗯!”妻子应了一声。

利用春节走亲访友之际,弟兄两人分别行动,把这个想法悄悄散播开来。胡轩涛利用家里酒坊面积大,便于谈事的优势,把大家聚拢到酒坊,不动声色地商议如何组建队伍。

外面的局势,一天天在恶化,日军顺着津浦铁路一路南行,已经打到了徐州附近的滕县。国民党军处处抵抗,无奈节节败退。外寇侵凌,国难当头。胡家二兄弟的提议,得到了众多热血男儿的响应。很快,两百多人围拢至他们身边,誓死抗日。虽然手里没有一杆枪,皆为清一色的大刀长矛,但在胡家两兄弟的带领下,御寇保家的热情渐渐地在柳泉镇周边积聚起来。

春节刚过,胡轩涛把妻子吴瑶和三个孩子送到徐州自己旧部附近,租好房子并安排了两个孩子就近入学。在和朋友聊天时,他得知去年年底,中国军队就和日军进行了几场大战,由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退缩自保,日军在山东步步进逼,占领济南、泰安后,直逼滕县一带。自此,山东南大门、徐州北大门完全暴露在了日军面前。

心事重重的胡轩涛在徐州再也待不下去了,匆匆赶回了柳泉镇。

此时的柳泉镇还是一片祥和景象。胡轩宇不在家。从父母那里,轩涛得知,弟弟已经有三四天没和父母打照面了。胡轩涛就找到几个朋友,和大家通报了自己得到的消息。众人听了,都心事重重,预感到局势危急,风雨欲来。

在家中,胡轩涛像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睡睡,父母的心也算是安定了许多。

两天后,胡轩宇回到了家中。一见到大哥,轩宇就把大哥叫到一边,将一个手提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大哥,你啥时候回来的?我也去了一趟徐州城。这次去,我搞了两把手枪和几十发子弹。”说话间,轩宇打开手提箱,在几件换洗的衣服下面拿出两把德国造快慢机,递给大哥一把:“大哥,你来教教,我不会使。”

轩涛接过手枪,“咔咔咔”几下,麻利地拆解、组装,动作一气呵成,又在手上反复掂量了几次,两眼放光道:“好枪!从哪里弄的?”

“其实我早就在忙这个事了,这枪是我同学姨父在徐州当警察,在一次抓土匪时缴获来的。我给了他两百大洋,钱是咱娘偷偷给我的。”轩宇解释道。

“那你给老人咋张口的?”轩涛忍不住问。

“我就说我上学还需要钱。你放心,没说咱俩的事。”

轩涛“噢”了一声。谈到北边的形势时,轩宇说:“我都知道了,大哥,那下面咋弄?咱俩不能没事就在一起瞎摆乎。最关键的,咱得赶快把队伍拉起来呀。”

轩涛晃晃手里的枪说:“是啊,拉队伍最缺的就是这个,但现在光有枪还不行啊!”

“你不是准备找那个叫李明扬的吗?我听同学姨父说,李明扬这个人很有正义感,他手底下有千把号人。我还听说,此人现在也在急着扩大队伍,他那里的军队有编制,带响的家伙肯定少不了。不行的话,我们就投奔过去,反正都是为了抗日。你说呢?”

轩涛思考片刻后,说:“这样,你先去召集几个品行好、身体壮实的,但要可靠,先谈谈自己的想法,再看他们什么意见。如果没有什么问题,这几个人就是将来队伍里的骨干。我明天再去徐州一次,找李明扬手下的那个营长,探探李明扬的想法。”

“好的,我明天就去找他们,听听大伙的意见。”

接下来,轩涛把手枪的结构、击发与保养的要领,认真仔细地讲解了一遍,轩宇很快熟记在心。最后,两人各自揣上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