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历史-城市:1891年以来深圳的变迁与重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PREFACE

城市、影像与叙事

陈向兵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中快速变迁着的不仅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状态。城市形象作为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精神则蕴含着丰富的符号元素与信息时代的重塑及符码编织,蕴含着城市的表意、甄选与深层次的内在机制。追寻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不仅需要我们自发对城市进行影像化塑造,还要注重其自身的内在意识。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一文中指出的,城市生活所创造的心理状态是由“快速转换的影像、瞬间一瞥的中断与突如其来的意外感”[1]所构成的,而影像更是满足了城市纪实与记忆的城市视觉的多样呈现方式。可以说,无论是为了记录抑或记忆,还是为了表达对城市的情绪与深层情感,影像都可以说是最适恰的方式。应当说,城市的动态变迁需要用一种包含人类关怀的方式来呈现,而影像本身也在呈现城市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拓展更多视觉呈现的可能性。

作为本书的前奏,“影像-历史-城市:深圳1891—2020”展览项目(由大乾艺术策划)通过展现深圳的历史、文化与记忆,凸显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青年与梦想、空间与想象、问题与思考……展览中每个选题都有侧重点,但关注点还是城市及其变迁与重塑——无论表达的是城市的身体还是城市的欲望,都是从影像、影像史及艺术家的个体感受出发的。影像作为人类视觉最为依赖、最为直接的感知方式,自发明以来就持守着视觉文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紧密的联系。“影像”并非简单的技术化产物,它与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以及生命与生存、思想与观念等均有不可忽略的紧密关联。展览项目正是出于对深圳的文化历程、深圳多样性的城市现代性等在影像层面的思考而开启的通向记忆、通向过去的可能性的一种尝试。在此,影像不仅仅作为记忆的技艺呈现历史,还成为一种借助通向过去的可能性来呈现现代城市变迁的历史观看和书写。说实话,关于深圳的城市影像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深圳有城市建制的历史较为短暂,将其作为从远古开始的历史对象来研究,相关史料不足;其次,深圳的城市变迁更多地表现为城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不断翻新,人们很容易将城市的风光摄影作为深圳变迁的主要面貌,从而忽略或者说遮蔽了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蕴含的复杂性。深圳记忆似乎总在不断更新的记忆中成长,甚至到了今天——我们这些已经在深圳生活20多年的人也很难以固定的物理面貌来界定深圳的形象。因此,要真正寻找到适合观看深圳的方法与视角、理解深圳的多重面向,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艺术家的敏锐思考与批评精神。前期的展览就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在这个展览中,关于深圳的城市影像不再是惯常的纪实摄影模式,而是以由主观情感发展、变迁所产生的影像为主,并在城市丰富的内涵下予以充分表达。这是这个展览独具匠心的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展览让“城市化”进程的观看视角成为一种个人化的反思,即对深圳快速发展中种种社会现象的反思,而深圳这一城市也由此逐步成为思考与反思的对象。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许多地方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和深圳一样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许多城市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许多原本颇具个性特点的城市变得模式化,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体变得无足轻重……在此展览中,许多富有实验性的影像形成了多元并举的探索路径,作为客体的城市——深圳,被这些影像的作者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光晕——他们眼里的深圳与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有着一种不可取代的联系,他们的影像作品里透露出这个城市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可以被世人感受到的城市脉络。这些影像作品排除了对深圳符号化的叙事、想象与言说,观看被以叠加的方式深入在光影的交织中。比如说,经由翁奋、杨勇、李燎、蒋志等艺术家的创作,这些作为当代艺术的影像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深圳思考及其可能性与合理性,表现出普遍的基于影像的文化视觉延展性——影像的意义不在于找出事物的普适性,而在于发掘认知生产时的独特性。在此,影像展将几个分散的主题构建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框架,以推动观者独立思考,并跟随影像艺术家敏锐有趣的创作探索完成对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重新感知。

作为展览的延续,《影像-历史-城市:1891年以来深圳的变迁与重塑》一书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有关深圳的当代摄影与影像观念与创作实践的对话文本,也是对“影像构建”[2]的有效延续,并以研究者的目光梳理了深圳当代摄影4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借助影像的视野思考深圳的历史与图像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简要的学术文本。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公众记忆、社会改革潮流、艺术机构的行为等议题,既是一种历史性描述,也是在对深圳当代影像的历史回顾中触及城市与影像关系的研究节点。尽管,深圳早期历史的照片看起来仍然是固守传统的档案,有明显的叙事倾向性。正如英国哲学家吉利恩·罗斯所言:摄影再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态度。但在描述变化着的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同时,背后的驱动是乡愁性的反城市主义的民族主义话语。[3]该书大量的关于深圳影像的论述,引发了我们对于深圳及其影像构建意义的思考。在这些论述中,影像不仅可以作为对世界的客观复制,也可以是主观引领下的创造性产物——记录当下深圳正在消逝的东西,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发现和审视的目光深入社会、环境、自然与人关系之中,直击影像的构建意义。因此,“照片的作用远远超出了重新界定日常经验中事物的范围(人、物、事件、我们肉眼看到的一切——尽管看到境况个个不同,而且往往是漫不经心地看)并且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前所未见的素材容量。现实也同样得到了重新界定——作为展示的一个项目,作为详尽调查的一份记录,作为监督的一个对象。”[4]

当然,从影像构建的层面来说,影像的重新构建有可能激发出原先难以想象的视觉经验,从而可以以一种陌生化的视角去观看和凝视我们的城市,也可以激发我们从更为开放的视角和更有想象力的层面重新认识影像作品作为史料的可能性——这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才能确定。当代摄影语境中的图像建构其实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同时也是属于大众的。在这个意义上,图像的开放性、现实的关怀性,以及面向大众的图像生产与传播,都可能使历史与当下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可以说,在微信时代的当代城市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影像已经成为一种介导,是社交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的各种行为都围绕其展开;它们不仅延展了城市的空间,还构建了一种新的时空关系。影像与城市的联系,也从表征、感知,进而发展成了一种参与。建筑学家凯文•林奇曾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我们不能将城市仅仅看成是自身存在的事物,而应该将其理解为由它的市民感受到的城市。”[5]可见,城市有生存、生活和生命、生态两个意义畛域和呈现方向。生存指向城市的物质基础,生活是百姓日常状态,二者都以个体存在为前提,麇集成城市的一般形态;而生命和生态从自然的角度观照城市环境,契合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对城市与人类关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延伸性探索。在《城市意象》中,凯文·林奇指出:当代城市摄影会透露出这个城市背后所隐藏的一些由它的市民感受到的城市。毋庸置疑,这既是影像史的一种叙事方式,实质上也是中国当代城市变迁史叙事中的应有之意。我们应该重视这种视觉经验所带来的“图像证史”的潜在价值,并更多地关注影像展及其相关出版物所引发的思考——不仅仅重视影像的纪实性描述,更多的是着眼于对社会、对人性、对环境的关注,传递一种关怀。这才是城市影像展研究的意义所在。

2021年5月18日于深圳大学美术馆